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刑法论文 >

论缓刑中的刑期折抵

发布时间:2022-07-11 12:07
  缓刑中的刑期折抵涉及报应刑论与预防刑论间的对立、应然正义与实然需求间的冲突。缓刑需要但却无法直接适用刑期折抵制度。缓刑中的刑期折抵问题必须区分为原判刑期的折抵问题和缓刑考验期的折抵两部分,前者具有必然性,后者具有变通性。先行羁押期是对原判刑期的预支,以原判刑期为基础的刑期折抵是结算,缓刑考验期是对剩余刑期的变通支付。先行羁押期—原判刑期—缓刑考验期体现的是"预支"—"结算"—"支付"的动态关系。缓刑中刑期折抵的原则是:"先抵后行"、"先抵后并"、"先抵后缓"。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缓刑折抵的应然之维:公平正义的理念要求缓刑折抵
    (一)相对报应刑论决定了原判刑期折抵的必然性
    (二)惩罚属性决定缓刑考验期具有折抵必要性
二、缓刑折抵的实然之维:缓刑无法直接适用刑期折抵制度
    (一)基于预防刑论的缓刑制度与刑期折抵制度难以兼容
    (二)缓刑的法律属性决定了其不能直接与先行羁押期折抵
三、先行羁押期与原判刑期的折抵:基于报应刑论的“预支与结算”
    (一)先行羁押是对刑期不得已的“预支”
    (二)原判刑期折抵是必须进行的“结算”
    (三)“先抵后并”是缓刑并罚的折抵原则
四、先行羁押期与缓刑考验期的折抵:基于预防刑论的“结算与支付”
    (一)缓刑考验期从属于原判刑期
    (二)先抵后缓:原判刑期折抵优先、考验期折抵后确定原则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略论缓刑考验期的折抵[J]. 周东瑞,杜开林.  人民司法. 2009(21)
[2]刑期折抵的理论定位[J]. 石经海.  现代法学. 2008(02)
[3]论刑期折抵的若干问题[J]. 石经海.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2004(06)
[4]刑罚价值理论比较研究[J]. 赵秉志,陈志军.  法学评论. 2004(01)
[5]缓刑的刑罚谦抑性考察──兼缓刑的发展趋势探究[J]. 段晖,周卫军.  当代法学. 2001(07)

博士论文
[1]我国缓刑适用研究[D]. 佘博通.吉林大学 2014
[2]中国缓刑制度研究[D]. 冯全.中国政法大学 2009
[3]刑罚目的及其实现[D]. 徐久生.中国政法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6581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falunwen/36581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a46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