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刑法论文 >

论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中的特殊虚开行为

发布时间:2025-02-10 19:49
  增值税专用发票(以下简称“专票”)拥有着抵扣凭证、交易凭证、纳税凭证等多重性质。笔者在研究生阶段掌握了大量税法方向的知识,对于增值税计税一般原理有着基本的了解。笔者认为,刑法所规定的四种虚开行为无法完全包含实践中纷繁复杂的情况,实践中存在着大量性质不清但类似于虚开的行为。因此,笔者根据司法实践中出现的几种特殊的虚开行为,从刑法的基本原理以及基本的形式逻辑进行分析,以进一步确定这几类特殊虚开行为的基本刑法定性,从而进一步厘清“虚开”行为的基本内涵以及外延。本文一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特殊虚开行为的概念、特征等后续论述的基础。特殊虚开行为的产生一方面源自于刑法条文以及相应司法解释规定的不明确性,另一方面源自于行为人自身趋利避害的基本心理特征。行为人出于这种心理特征,使得其行为游走于刑法罪名的边缘。特殊虚开行为符合了刑法所规定的虚开行为的外观特征、形式特征,而对于该类行为是否最终应当定性为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则需要动用相应的法律工具进行进一步解释。第二部分阐述了真实交易下如实代开行为的概念、特征、定性等。不同于“虚开”强调虚开与接受虚开双方关系,代开更加强调“要求代开-代开-接受代开...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价值与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主要研究方法
第一章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的特殊虚开行为之综述
    第一节 特殊虚开行为之基本内涵
    第二节 特殊虚开行为之产生原因
    第三节 特殊虚开行为的基本特征
第二章 真实交易情况下如实代开行为的刑法性质
    第一节 代开与虚开的刑法语义考量
        一、代开与虚开的基本语义
        二、代开与虚开的概念存在交叉关系
    第二节 如实代开行为的定性争议
    第三节 如实代开行为的基本刑法定性
        一、偷逃税款目的是区分该行为罪与非罪的必要条件
        二、如实代开行为的刑法定性
第三章 “对开”、“环开”等额专票行为的刑法性质
    第一节 “对开”、“环开”等额专票行为的基本概述
        一、出于简化销售退回程序目的的“对开”、“环开”行为
        二、出于保留一般纳税人资格目的的“对开”、“环开”行为
        三、出于提高销售额目的的“对开”、“环开”行为
    第二节 “对开”、“环开”等额专票行为的刑法性质评析
        一、理论聚讼
        二、“对开”、“环开”等额专票行为的评析
    第三节 几种同“对开”、“环开”等额专票相似行为的刑法定性
        一、“对开”、“环开”不同金额专票行为的定性
        二、“对开”、“环开”相等金额专票以偷逃税款的行为定性
第四章 被动接受虚开的专票的行为
    第一节 被动受票行为的基本概念厘正
    第二节 被动受票行为中类型化区分的沿革与困境
        一、相关法律文件对于被动受票行为区别认定
        二、相关法律文件对于被动受票行为认定的困境
    第三节 被动受票行为的刑法定性——以善意、恶意、瑕疵受票为视角
        一、善意、恶意、瑕疵受票的认定标准
        二、被动受票行为的处理原则
第五章 税务人员“高开低征”专票行为的刑法性质
    第一节 “高开低征”行为的基本概述
        一、相关法律文件对于“高开低征”行为的定性争议
        二、理论界对于“高开低征”行为的定性争议
    第二节 “高开低征”行为刑法定性之考量
        一、税务机关工作人员能否成为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适格主体
        二、“高开低征”行为之刑法定性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科研成果
后记



本文编号:40329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falunwen/40329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9e6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