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刑法论文 >

环境污染罪的司法认定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5-03-31 21:28
  《刑法修正案(八)》对污染环境罪的修正大大降低了本罪的入罪门槛,但学术界对本罪的法益认定、主观罪过问题等司法认定上都没有达成共识,从而增加了本罪在司法实践中正确适用的难度。因此从司法认定的角度进行研究是具有实践意义的。本文将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从四部分进行具体研究。第一部分从立法沿变、特征两方面对污染环境罪进行了总体概述。污染环境罪的立法沿变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在1979年到1997年这一时期我国对于污染环境犯罪立法较为笼统,直至1997年《刑法》修订时对环境类犯罪进行了系统梳理,到最后2011年刑八修正案才真正回归到环境本质进行立法。污染环境罪具有行政依附性、行为方式的隐蔽性、危害结果的严重性及持续性等特点。第二部分对污染环境罪的构成要件从学术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对于污染环境罪保护法益的认定,学术存在着单一客体还是复杂客体、以公共安全为本还是以环境本身的争议,在主观罪过形式方面也有着故意说、过失说和双重罪过说的不同看法。污染环境罪是回归环境本质的刑事立法,应以环境为直接保护的法益,公共安全是衍生的保护法益,因此本罪的保护法益应为复杂客体,而行为人在实施污染环境行为时并没有希...

【文章页数】:3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污染环境罪的立法沿革及其特点
    1.1 污染环境罪的立法沿变
        1.1.1 较为简单笼统的环境犯罪立法时期
        1.1.2 系统进行环境犯罪立法时期
        1.1.3 回归环境本质的环境犯罪立法时期
    1.2 污染环境罪的特点
        1.2.1 行政依附性
        1.2.2 行为方式的隐蔽性
        1.2.3 危害结果的严重性及持续性
2 污染环境罪构成要件的司法认定
    2.1 保护法益的界定
        2.1.1 污染环境罪保护法益的观点之争
        2.1.2 污染环境罪保护法益的认定
    2.2 主观罪过形式的认定
        2.2.1 本罪主观罪过形式的观点分歧
        2.2.2 本罪主观罪过形式的认定
    2.3 严重污染环境的认定
        2.3.1 相关司法解释规定“严重污染环境”的情形及特征
        2.3.2 兜底条款“其他严重污染环境情形”的认定
3 污染环境罪认定的相关原则适用分析
    3.1 严格责任原则的适用
        3.1.1 严格责任原则适用上的肯定说与否定说
        3.1.2 严格责任原则适用于污染环境罪认定的理据
        3.1.3 适用严格责任原则应予注意的问题
    3.2 因果关系推定原则的适用
        3.2.1 因果关系推定的不同观点
        3.2.2 因果关系推定原则的具体适用
4 污染环境罪与类似罪名的司法认定
    4.1 污染环境罪与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区分
        4.1.1 两罪侵犯的客体不同
        4.1.2 两罪的客观方面不同
        4.1.3 两罪的犯罪主体不同
        4.1.4 两罪的主观罪过形式不同
    4.2 污染环境罪与危险品肇事罪的区分
        4.2.1 两罪侵害的客体不同
        4.2.2 两罪的客观方面不同
        4.2.3 两罪的犯罪主体不同
        4.2.4 两罪的主观罪过形式不同
    4.3 污染环境罪与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罪的区分
        4.3.1 两罪侵害的客体不同
        4.3.2 两罪的客观方面不同
        4.3.3 两罪的犯罪主体不同
        4.3.4 两罪的主观罪过形式不同
5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本文编号:40384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falunwen/40384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bf3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