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刑法中原因自由行为研究
本文关键词:论刑法中原因自由行为研究
【摘要】:在司法实践中,犯罪行为人自陷于精神障碍状态,并在此状态中实施引起危害结果的行为,这种现象屡见不鲜,也因其具有恶劣的社会影响引起了公众的关注。这种行为就是原因自由行为,刑法学界也对原因自由行为行为理论有着非常热烈的讨论,因为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具有非常重大的社会意义。按照我国《刑法》第18条第4款的规定,无论主观上故意或者过失,也不论心神丧失或者耗弱状态,都必须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但是这款立法并不足以解决法律实务中所遇到的困难,因为这种现象背后并不只如上述条款规定的那样简单,背后的的刑法理论非常复杂。时至今日,随着原因自由行为引发的犯罪现象不断增加,原因自由行为走向刑事立法已然成为刑法学术界和实务领域的必然趋势。把大陆法系刑法中原因自由行为的概念重新界定后才能更加融入到我国的刑法中来,把这种概念性的分析作为前提,以行为理论和因果关系理论作为基础研究原因自由的行为的可罚性。立足我国立法现状,合理借鉴国外的立法模式,以一种合理方式融入到我国的刑法体系之中,这对于对我国原因自由行为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除引言和结语外,共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原因自由行为概述。首先,该部分通过对原因自由行为概念学说进行解读,对原因自由行为做出明确的的界定,指出了否定说的不足,从而指出原因自由行为可罚性肯定说的合理之处。其次,该部分分析具体的特征,更加准确地把握其行为性。最后,该部分列出了原因自由行为的类型,对其主观罪过形式和责任能力状态进行了具体的阐述。第二部分,原因自由行为的可罚性理论依据。刑法理论界出现了很多的学说来调和原因自由行为与责任主义矛盾,也是为了使原因自由行为的可罚性为大家所接受。该部分对诸学说的观点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主要有责任维持模式论、责任修正模式论和责任例外模式论三条主线。针对每一种学说本文进行了评析,笔者认为责任例外模式论更为合理。第三部分,原因自由行为的国外立法及借鉴。首先,该部分介绍了国外相关国家对原因自由行为的立法概况及相应的评价、分析,主要以大陆法系国家如德国、意大利和日本为主要阐述对象。其次,该部分对国外立法概况进行了总结,依照对行为人主观罪过形式和责任能力状态的不同规定,概括出了六种主要模式,以期对我国的司法实践和立法提供很好的借鉴。第四部分,我国原因自由行为的立法现状和立法探索。该部分全面审视了我国大陆和香港、澳门及台湾地区原因行为理论立法现状,也介绍了我国大陆地区原因自由行为立法的学说,主要有依靠司法解释、总则式和分则式三种学说意见,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了原因自由行为的立法建议,即总则和分则结合的模式,更好地解决原因自由行为的困境。
【关键词】:原因自由行为 可罚性 责任主义 立法模式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24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引言10-12
- 一、原因自由行为概述12-20
- (一)原因自由行为的概念12-13
- 1.原因自由行为含义的争议12-13
- 2.笔者观点13
- (二)原因自由行为的特征13-15
- 1.行为人存在自陷精神障碍的行为14
- 2.行为人陷于精神障碍是由于自己的过错造成的14
- 3.责任能力与实行行为相分离14
- 4.原因自由行为的双重行为14-15
- 5.行为人精神障碍状态的暂时性15
- 6.行为人刑事责任的完全性15
- (三)原因自由行为的分类15-20
- 1.故意和过失原因自由行为15-17
- 2.心神丧失型和心神耗弱型原因自由行为17-20
- 二、原因自由行为可罚性的理论依据20-28
- (一)理论依据的诸学说之争20-24
- 1.责任维持模式论20-22
- 2.责任修正模式论22-24
- 3.责任例外模式说24
- (二)对诸学说之评析及本文的主张24-28
- 1.对于诸学说之评析24-26
- 2.本文的主张26-28
- 三、原因自由行为的国外立法及其借鉴28-34
- (一)国外的立法概况28-31
- 1.大陆法系国家的立法概况28-31
- 2.英美法系国家的立法概况31
- (二)国外立法的借鉴31-34
- 四、原因自由行为的国内立法现状和立法探索34-38
- (一)我国原因自由行为的立法现状34-35
- 1.大陆地区的立法现状34
- 2.港澳台地区的立法现状34-35
- (二)我国大陆原因自由行为的立法探索35-38
- 1.不同主张35-36
- 2.对不同主张的评析及本文的主张36-38
- 结语38-40
- 参考文献40-42
- 后记42-4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家林;也论原因自由行为——与齐文远、刘代华先生商榷[J];政法论丛;2000年01期
2 陈家林;;也论原因自由行为——与齐文远、刘代华先生商榷[J];法学家;2000年06期
3 马松健,陈庆安;原因自由行为的理论出路[J];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4期
4 钟连福;原因自由行为主观方面探讨[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5 李传学;;浅谈原因自由行为理论中的几个问题[J];山东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0期
6 吴刚;崔现伟;;原因自由行为探微[J];邢台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7 陈立成;;再谈原因自由行为与相关精神疾病的司法精神医学鉴定[J];上海精神医学;2007年06期
8 苏秦;;德国刑法原因自由行为理论的综述[J];沧桑;2011年02期
9 李珩嘉;;我国原因自由行为的立法思考[J];文史月刊;2012年08期
10 李伟;;过失的原因自由行为[J];商场现代化;2012年2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汪志良;;论原因自由行为与相关精神疾病的司法精神医学鉴定[A];2006年浙江省精神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河北省高碑店市人民检察院 杜林 徐美华;刑法中应引入“原因自由行为”规定[N];检察日报;2012年
2 湖北省襄阳市人民检察院 吕昊;醉酒后犯罪的主观恶性比较[N];检察日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丽;论原因自由行为[D];贵州大学;2008年
2 林培晓;论原因自由行为[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3 周树群;浅论原因自由行为[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4 高倩婧;论原因自由行为的着手[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1年
5 付想兵;论原因自由行为[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6 葛朋飞;原因自由行为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7 郝庆富;刑法中的原因自由行为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8 李亚飞;论原因自由行为[D];山东大学;2006年
9 何宜瞳;原因自由行为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09年
10 李耀;原因自由行为着手理论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5584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falunwen/5584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