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诉讼罪疑难问题探析
本文关键词:虚假诉讼罪疑难问题探析
【摘要】:《刑法修正案(九)》第35条增设了虚假诉讼罪,虽然虚假诉讼罪是一个新增的罪名,但是虚假诉讼行为早已存在于司法实践当中,而且呈愈演愈烈之势,有些心思不正之人通过伪造证据、串通证人等方式提起虚假诉讼,谋求不正当的利益,俨然把诉讼当成他们谋求利益的手段,把法官看作他们利用之下的工具,这无疑严重损害了司法的公信力和他人的合法权益,因此《刑法修正案(九)》新增该罪名显得尤为必要。可以预见,虚假诉讼罪入刑可以起到预防或抑制虚假诉讼行为的发生的作用,但是为了更好的发挥该罪的作用,为了在司法实践中更加准确地适用,我们有必要对虚假诉讼罪的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研究,这也是本文所要研究探讨的问题。本文是对于虚假诉讼罪的研究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首先,论述的是虚假诉讼罪的概念及犯罪构成,从虚假诉讼罪的客观方面、主观方面、主体这三个要件上进行分析论证,从而对虚假诉讼罪的概念及犯罪构成有一个清晰的界定。笔者认为,虚假诉讼罪只能适用于民事诉讼领域,其行为方式不限于“恶意串通型”,也包括“单方欺诈型”,虚假诉讼罪的行为表现方式上包括伪造证据、虚构事实、串通证人等,但不包括隐瞒真相,并且虚假诉讼罪不限于财产性案件,不应以“非法占有目的”为构成要件,另外“被动应诉者”不能成为本罪的犯罪主体。由此可以概括出虚假诉讼罪是指行为人通过伪造证据、虚构事实等行为方式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的行为。其次,虚假诉讼罪入刑以前对于虚假诉讼行为如何定性存在四种观点:诈骗罪说、其他犯罪说、独立罪名说、无罪说。本文对各种学说的观点进行了论述和评析,笔者认为,虚假诉讼行为以诈骗罪认定具有不可弥补的缺陷,而其他学说也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瑕疵,所以独立设立罪名对虚假诉讼行为进行规制是比较合理的。再次,研究虚假诉讼罪犯罪停止形态的相关问题,这部分的内容在以往的理论研究中很少涉及,但是犯罪停止形态又是我们在司法实践中不可回避的,所以对该部分的内容进行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对犯罪停止形态的认定关键在于对“着手”和“完成”的认定,而“着手”和“完成”的认定应该分两种情形,第一种情形是指“先捏造事实后提起诉讼”,第二种情形是指“先提起诉讼后捏造事实”。在第一种情形下,“着手”是以“立案”为标准,在第二种情形下,“着手”是以“捏造事实的提出”为标准。而“完成”的标准,在两种情形下认定的标准都是一样的,即“在诉讼的过程中向法官主张了捏造的事实”。最后,对《刑法修正案(九)》第35条进行评析。法条的内容上存在自相矛盾的地方,另外虚假诉讼罪的法定刑偏轻。通过这四个方面的研究,能够比较系统完整的囊括虚假诉讼罪所涉及的问题,界定虚假诉讼罪的概念及犯罪构成,明确虚假诉讼罪与其他犯罪的界限,同时,该罪的犯罪停止形态问题的研究也能为司法实践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虚假诉讼罪 三角诈骗 恶意串通 恶意诉讼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24.3
【目录】:
- 摘要2-4
- Abstract4-8
- 导言8-14
- 一、问题的提出8-9
-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9
- 三、文献综述9-12
- 四、主要研究方法12
- 五、论文结构12-13
- 六、论文主要创新和不足13-14
- 第一章 虚假诉讼罪的概述14-21
- 第一节 虚假诉讼罪的客观方面14-18
- 一、虚假诉讼罪应当限于民事诉讼领域14-16
- 二、虚假诉讼罪的行为方式16-18
- 第二节 虚假诉讼罪的主体18-19
- 第三节 虚假诉讼罪的主观方面19-21
- 第二章 虚假诉讼行为的定性21-37
- 第一节 学说概述21-26
- 一、诈骗罪说21-23
- 二、其他犯罪说23-24
- 三、无罪说24
- 四、独立罪名说24-26
- 第二节 虚假诉讼行为定性之评析26-34
- 一、对“诈骗罪说”的驳斥26-30
- 二、对“其他犯罪说”的驳斥30-32
- 三、对“无罪说”的驳斥32
- 四、“独立罪名说”更具合理性32-34
- 第三节 虚假诉讼罪与恶意诉讼的界定34-37
- 第三章 虚假诉讼罪停止形态的认定及处罚37-43
- 第一节 虚假诉讼罪是行为犯37-38
- 第二节 虚假诉讼罪停止形态的认定标准38-41
- 第三节 虚假诉讼罪停止形态的处罚41-43
- 第四章 对《刑法修正案(九)》第35条之评析43-47
- 第一节 法定刑设置不合理43-45
- 第二节 该条第一款的规定存在逻辑错误45
- 第三节 该条第三款的规定有适用诈骗罪之嫌45-47
- 结语47-49
- 参考文献49-52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52-53
- 后记53-5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荣梅;;虚假诉讼刑法规制思辨[J];学理论;2009年25期
2 李翡;;虚假诉讼行为探析与整治[J];法制与社会;2010年01期
3 尉兰琴;;试论虚假诉讼[J];陇东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4 赵赤;李燕山;;论虚假诉讼的刑法规制[J];江汉论坛;2010年02期
5 胡蓓;;论虚假诉讼的刑事可罚性及司法应对[J];法制与社会;2010年14期
6 薛玮;;当前民间借贷虚假诉讼案件的认定与防范[J];法制与社会;2010年15期
7 毕慧;;论民事虚假诉讼的法律规制[J];浙江学刊;2010年03期
8 范水清;;浅谈如何防范打击虚假诉讼[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10年11期
9 梁婷;;民事虚假诉讼现状及其规制[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10 郭亚琼;;浅议虚假诉讼的法律规制[J];知识经济;2011年1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董小军 本报通讯员 陈海滨 舒沁;警惕虚假诉讼的欺诈[N];宁波日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袁定波;修正刑法解决对虚假诉讼制裁问题[N];法制日报;2009年
3 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人民法院 李霞;虚假诉讼现象亟待引起重视[N];人民法院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余建华 孟焕良;浙江 刑罚之剑指向虚假诉讼[N];人民法院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蒋萍 通讯员 吴禄婵;虚假诉讼可能涉及十宗罪[N];文汇报;2010年
6 媒体评论员 刘英团;以刑事制裁应对“虚假诉讼”[N];人民法院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白龙 张烁;多管齐下严打虚假诉讼[N];人民日报;2010年
8 黄廷旺 纪明龙;虚假诉讼的成因与防范[N];江苏经济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鲁晟;虚假诉讼:民事到刑事的嬗变[N];民主与法制时报;2010年
10 记者 刘慧静 通讯员 蒲华峰;虚假诉讼 缘何愈演愈烈[N];舟山日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昕;虚假诉讼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2 谭慧;虚假诉讼成因与对策研究[D];贵州大学;2009年
3 许勤;从司法角度看虚假诉讼的刑法规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项卫兵;虚假诉讼行为的刑法规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郝元元;民事虚假诉讼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6 王s,
本文编号:5604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falunwen/5604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