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刑法论文 >

论家庭暴力犯罪的刑法规制

发布时间:2017-08-09 00:23

  本文关键词:论家庭暴力犯罪的刑法规制


  更多相关文章: 家庭暴力 家庭暴力犯罪 刑法规制


【摘要】:于2016年3月1日刚刚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使得原本被人们忽视的家庭暴力迅速进入公众的视野,打破传统“法不入家门”的旧观念,家庭暴力开始进入法律规范的领域。本文锁定家庭暴力犯罪的性质有别于家庭暴力,从而将文章限定在刑事领域对这一犯罪行为进行讨论。基于家庭暴力犯罪严重的社会危害性与人身伤害性,用刑法规制家庭暴力行为的必要性与紧迫性也由此可见。文章对现行刑法中有关规制家庭暴力犯罪的罪名进行大致概括、分析、对比后,总结出本文欲讨论的问题与焦点:第一,家庭暴力行为的入罪界限;第二,家庭暴力犯罪的诉讼模式;第三,家庭暴力致死的定性问题。通过分析上述问题后,再结合美国、日本等其他国家与地区在规制家庭暴力犯罪行为时的做法与经验,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完善建议。本文通过对国内外规制家庭暴力犯罪行为方法的研究,针对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现状提出以下建议:第一,明确家庭暴力行为的入罪模式,建议进一步明确虐待罪的持续性、伤害次数等问题,以便在司法实践中有据可依;第二,完善家庭暴力犯罪的诉讼模式。现阶段,我国已将遭受家庭暴力犯罪行为侵害且缺乏自诉能力人群的诉讼主体扩大至近亲属、公诉机关,[1]笔者建议在此基础上将虐待罪逐渐过渡为公诉模式;第三,家庭暴力致死需要合理的罪名体系来规制,行为人适用不同罪名所受到的刑罚也相应不同,因此建议适度设定刑罚尺度,以此减少同案不同判的情况;第四,介于家庭暴力犯罪对家庭乃至全社会的危害性都不容小觑,同时也是对我国传统道德的威胁,因此建议适当加大有关家庭暴力犯罪的刑罚力度,用我国法律中最为有力、最为有效的“手”,来规制这一犯罪行为。笔者借鉴前人的理论成果、查阅国外的理论著述、综合我国的实践经验,针对我国现有法律规定提出相关建议,旨在遏制家庭暴力犯罪这一社会恶瘤,一改家庭暴力行为是“内部事务”、外人不好干涉的传统观念,从而增强法律威信,切实保障人权。
【关键词】:家庭暴力 家庭暴力犯罪 刑法规制
【学位授予单位】:新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24.3
【目录】:
  • 摘要2-3
  • abstract3-7
  • 引言7-8
  • 一、家庭暴力犯罪概述8-14
  • (一)家庭暴力行为的界定8-10
  • 1.国际社会对家庭暴力的定义8
  • 2.我国对家庭暴力的法律界定8-10
  • (二)家庭暴力犯罪的界定10-12
  • 1.家庭暴力犯罪的概念10-11
  • 2.家庭暴力犯罪的特征11-12
  • (三)以刑法规制家庭暴力犯罪的必要性12-14
  • 1.家庭暴力犯罪具有严重的危害性12-13
  • 2.以刑法规制家庭暴力行为的应然性13-14
  • 二、规制家庭暴力法规范的梳理14-16
  • (一)法律规制家庭暴力行为的制度沿革14-15
  • (二)家庭暴力犯罪的相关重点罪名解读15-16
  • 1.虐待罪15-16
  • 2.故意伤害罪16
  • 三、家庭暴力犯罪刑法规范的不足16-20
  • (一)家庭暴力行为定性标准缺乏统一性17-18
  • (二)家庭暴力犯罪的诉讼模式单一18-19
  • (三)刑罚惩处力度的不足19-20
  • 四、完善家庭暴力犯罪的刑法思考20-28
  • (一)境外对家庭暴力行为的刑法规制与启示20-23
  • 1.美国对家庭暴力犯罪的刑法规制20-21
  • 2.英国对家庭暴力犯罪的刑法规制21-22
  • 3.我国台湾对此类犯罪的刑法规制22-23
  • (二)刑法规制家庭暴力犯罪的立法建议23-26
  • 1.明确虐待罪的入罪标准23-24
  • 2.完善家庭暴力犯罪的诉讼模式24-26
  • (三)家庭暴力致死的解决机制26-27
  • 1.合理确定家庭暴力致死的罪名体系26
  • 2.适当设定家庭暴力致死的刑罚尺度26-27
  • (四)加大刑罚的惩罚力度27-28
  • 结语28-29
  • 注释29-31
  • 参考文献31-36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清单36-37
  • 致谢37-3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学才;涉枪暴力犯罪的特点、成因与对策[J];辽宁警专学报;2000年01期

2 葛修路;暴力犯罪的社会原因浅析[J];枣庄师专学报;2000年01期

3 李连博;对女性暴力犯罪的思考[J];广西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4 展万程;论暴力犯罪[J];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4期

5 王勇哲;我国暴力犯罪活动的趋势和对策[J];山东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2期

6 王冶英,林宁;预防、遏制暴力犯罪的思路与对策[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1年10期

7 杨维根;上海市暴力犯罪的发展趋势与控制对策[J];犯罪研究;2001年05期

8 王亚莉;试析我国暴力犯罪的基本理论与防控构想[J];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9 林宁;当前严重暴力犯罪特征、成因及对策刍议[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10 刘张洛;浅谈高校暴力犯罪的防范[J];鹭江职业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建学;;暴力犯罪行为的特点、控制和矫治[A];行为法学在中国的崛起[C];1993年

2 王彬;李宝花;胡峻梅;胡泽卿;林勇;;精神障碍患者涉嫌暴力犯罪的特征分析[A];中国法医学会第三届全国司法精神病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3 宋欣;周欣;洪云;付立民;谢天壬;赖万中;陈学锋;邹娜;胡铭;朱显有;马龙虎;古源;秦新华;;未成年人暴力犯罪的生物学及其他危险因素的调查分析[A];中国优生优育协会第三届学术研讨会专辑[C];2003年

4 曹水金;;4例攻击性爆炸杀人案分析[A];全国第六次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5 马涛;;论暴力犯罪的媒体诱因及其对策反思——规避模仿示范效应的新路径[A];犯罪防控与平安中国建设——中国犯罪学学会年会论文集(2013年)[C];2013年

6 杜立;;未成年被害人研究应引起重视[A];犯罪学论丛(第二卷)[C];2004年

7 陈屹立;张卫国;;惩罚和严打对犯罪的威慑效应:基于中国数据的实证研究[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C];2008年

8 杜雄柏;王广聪;;青少年暴力犯罪的生成机制——基于湖南省X市32个寻衅滋事案例的实证研究[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9 李s,

本文编号:6427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falunwen/6427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54d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