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刑法论文 >

以间接正犯为研究对象探讨教唆犯的性质

发布时间:2017-08-24 20:37

  本文关键词:以间接正犯为研究对象探讨教唆犯的性质


  更多相关文章: 正犯 共犯 教唆犯 教唆错误


【摘要】:教唆罪是我国刑法明文规定的共犯类型之一,但其相关问题无论在实践或是理论研究中都仍存在许多争议。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教唆罪的成立应以教唆产生犯意为必要,然后分析教唆过程中发生的错误可以援引"间接正犯之错误"予以论证,最后阐述身份犯成为间接正犯应由立法提供根据,以期读者对教唆犯的概念有更明确的理解。
【作者单位】: 华侨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正犯 共犯 教唆犯 教唆错误
【基金】:华侨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育计划资助项目“论刑罚负效益——以典型再犯罪案例为视角”(项目编号:1400209006)
【分类号】:D914
【正文快照】: 一、教唆犯释义教唆犯是指故意唆使并引起他人实施符合构成要件的违法行为的一种狭义的共犯形态。教唆犯不属于正犯概念,也区别于帮助犯,但无论是在实践中,还是在理论研究方面,教唆犯与间接正犯等概念之间仍存在许多模糊的边界。根据我国台湾省陈子平教授的解释可知,间接正犯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黎宏;姚培培;;间接正犯概念不必存在[J];中国刑事法杂志;2014年04期

2 蔡圣伟;;论间接正犯概念内涵的演变[J];刑事法评论;2007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小丹;周迪;;以间接正犯为研究对象探讨教唆犯的性质[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6年05期

2 王兵兵;;间接正犯概念的否定性清理[J];江西警察学院学报;2016年01期

3 刘明祥;;间接正犯概念之否定——单一正犯体系的视角[J];法学研究;2015年06期

4 张伟;;“正犯后正犯”与犯罪参与理论研究[J];法学家;2015年05期

5 黎宏;姚培培;;论受贿罪的共同正犯[J];人民检察;2015年19期

6 韩中节;黄广进;;我国当前法律硕士培养模式实践性不足的问题分析[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15年04期

7 张为易;;“教唆不满14周岁人犯罪”的适用分析——以相关法条对比评析为视角[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4期

8 李海立;;间接正犯概念之定位[J];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年01期

9 李仲民;;间接正犯概念演变及其情境[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4年11期

10 何庆仁;;共犯论中的直接—间接模式之批判——兼及共犯论的方法论基础[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4年05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黎宏;;共同犯罪行为共同说的合理性及其应用[J];法学;2012年11期

2 张明楷;;论身份犯的间接正犯——以保险诈骗罪为中心[J];法学评论;2012年06期

3 王钢;;自杀的认定及其相关行为的刑法评价[J];法学研究;2012年04期

4 阎二鹏;;论间接正犯概念的消解[J];法学论坛;2011年04期

5 克劳斯·罗克辛;劳东燕;王钢;;德国刑法中的共犯理论[J];刑事法评论;2010年02期

6 张明楷;;共同犯罪是违法形态[J];人民检察;2010年13期

7 克劳斯·罗克辛;劳东燕;;正犯与犯罪事实支配理论[J];刑事法评论;2009年02期

8 王振;武立松;;论间接正犯概念的扩张——正犯后正犯[J];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2期

9 邓毅丞;李小涛;;论间接正犯中身份要素之虚无[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10 金光旭;;日本刑法中的实行行为[J];中外法学;2008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凯;张殿军;;间接正犯之错误探析[J];红河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2 熊云武;;论间接正犯[J];法制与社会;2007年09期

3 张凯;张殿军;;间接正犯之错误探析[J];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4 郝伏晨;;间接正犯问题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07年11期

5 严丽丽;;间接正犯类型研究[J];时代经贸(下旬刊);2008年01期

6 陈志刚;;论间接正犯的正犯性——以中国立法和司法为视角[J];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7 王振;武立松;;论间接正犯概念的扩张——正犯后正犯[J];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2期

8 肖志锋;;论利用强制动作的间接正犯[J];经营管理者;2009年05期

9 肖志锋;;间接正犯若干问题探讨[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10 保建明;李志民;;论间接正犯的记述的构成要件要素[J];法制与社会;2009年2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马荣春;李君兰;;也论间接正犯[A];当代法学论坛(2007年第3辑)[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海平;强迫他人犯罪不等于间接正犯[N];检察日报;2005年

2 黎宏;本案构成强奸罪的间接正犯[N];检察日报;2005年

3 陈鹏展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轮奸是否以成立共同犯罪为前提[N];人民法院报;2006年

4 宋峰;强迫他人犯罪的行为如何定性[N];检察日报;2005年

5 哈尔滨市道外区人民检察院 徐丹 陈宝琨 郭凤春;教唆未成年人盗窃家中财物是否构成犯罪[N];检察日报;2009年

6 陈洪兵 周春荣;教唆帮助自杀是否构成犯罪[N];人民法院报;2007年

7 蔡丽明 朱铁军;本案该如何定性[N];人民法院报;2005年

8 徐建东;保险诈骗罪间接正犯的认定[N];江苏经济报;2005年

9 徐建东;保险诈骗罪间接正犯的认定[N];人民法院报;2005年

10 案例编写人 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 沈言;不具特定身份人不成立保险诈骗罪的间接正犯[N];人民法院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许青松;间接正犯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洪征;间接正犯基本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2 孙晓婷;论间接正犯[D];山东大学;2009年

3 李俊;论间接正犯[D];河南大学;2010年

4 金磊;间接正犯若干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5 王茹;间接正犯若干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6 游濠;间接正犯问题初探[D];湖南大学;2010年

7 高哲琳;间接正犯的探析[D];河南大学;2011年

8 韩建祥;间接正犯若干理论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9 陈志刚;间接正犯研究[D];河南大学;2006年

10 杨丰吉;间接正犯概念之分析[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本文编号:7330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falunwen/7330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f32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