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化型抢劫罪研究
本文关键词:转化型抢劫罪研究
【摘要】:在司法实践中,盗窃、诈骗、抢夺和抢劫均为易发、多发犯罪,其中由盗窃、诈骗、抢夺转化为抢劫犯罪的也不在少数。随着刑法修正案将入户盗窃的行为单独规定为盗窃罪,使得原本就存在争议的“入户盗窃”转化为“入户抢劫”的问题在实际定罪量刑中更加突出,有研究分析的必要。首先,从我国刑事立法中转化型抢劫罪的历史沿革和域外刑法中关于转化型抢劫罪的立法概揽两个角度,介绍了关于转化型抢劫罪的立法概况。第二,以司法实践的视角,结合基本犯罪理论,从转化型抢劫犯罪前提条件、主体条件、主观条件、客观条件等四个成立条件详细的分析了构成要件。具体论证了转化型抢劫犯罪的前提条件真正含义是“包括违法情形在内的所有盗窃、诈骗、抢劫行为”;评析了未成年人也应当成为转化抢劫的犯罪主体的观点,并从犯罪构成要件模式的对比分析中强化了论证力度;强调了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毁灭罪证的特殊犯罪目的在认定转化型抢劫犯罪中的极端重要性,阐明了实施暴力行为与主观特定目的的同时性。在涉及“当场”的问题上,提出了承继性的判断标准,也就是“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不问断性。从被害人及执法者的角度看,从犯罪现场为起点开始,违法犯罪行为人不能脱离有效控制范围。”在对“暴力”的认定上采取了对比、中庸的态度,与普通抢劫对比转化型抢劫的“暴力”要重一些,排除了明显轻微的推搡等本能性的反抗动作。第三,讨论完转化型抢劫犯罪的基本犯罪构成,笔者又重点讨论分析了未完成形态和共同犯罪两种转化型抢劫犯罪修正构成。笔者根据刑法基本原理确定了转化型抢劫犯罪亦存在犯罪的未完成形态,但该罪的未完成形态只有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不可能存在犯罪预备。而后重点讨论了常见的犯罪未遂的认定,并提出了认定标准即“行为人的暴力窝藏赃物行为、暴力抗拒抓捕行为及暴力毁灭罪证的行为,如果出现造成他人轻伤以上伤情、窝藏赃物完毕、占有了财物、毁灭罪证成功等四种结果一种以上的均认定为既遂,否则认定为未遂。”对于比较复杂的转化型抢劫与共同犯罪竞合的问题,紧紧抓住“主观罪过”是定罪的核心、唯一依据这一关键,从基本的共同犯罪理论出发结合具体的案例进行分类讨论分析,得出了四种类型的处理方式,为司法实践提供了操作模式方面的指引。第四,接着讨论了以“入户抢劫”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两种常见加重情节的转化型抢劫为代表,以最高人民法院2000年11月28日发布《关于审理抢劫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为研究对象,从三个方面对该类转化型抢劫犯罪中争议问题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简要分析了抢劫罪的加重情节与转化型抢劫的关系,提出了处理四种司法实践中经常涉及“入户抢劫”情形的方案。笔者认为司法解释规定“入户抢劫”的认定本身就有有越权之嫌,因此,在处理“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抢劫等其他加重抢劫的情形时,笔者反对援引、类推适用该解释,严格控制加重转化型抢劫的成立、认定范围。一并提出了适当规范立法权限的观点。最后,笔者根据自己的遇到的疑难案例,文章提出了四条具体的立法建议:第一,建议将“犯盗窃、诈骗、抢夺罪”的表述改为“实施盗窃、诈骗、抢夺违法犯罪行为”。第二,调整“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毁灭罪证”的排列顺序,将抗拒抓捕放在最后。第三,修改“窝藏赃物”的表述。建议将“窝藏赃物”写改为“非法占有”。第四,建议使用刑法修正案的形式对抢劫罪的加重情节是否可以适用于转化型抢劫,以及如何适用的问题作出明确的规定。
【关键词】:当场 暴力 共同犯罪 犯罪未遂 立法完善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4.35
【目录】:
- 摘要8-10
- Abstract10-13
- 转化型抢劫罪研究13-14
- 一、转化型抢劫罪的立法概况14-16
- (一) 我国刑事立法中转化型抢劫罪的历史沿革14
- (二) 域外关于转化型抢劫罪的概况14-16
- 二、对转化型抢劫罪成立条件的分析16-28
- (一) 对转化型抢劫罪的前提条件分析16-18
- (二) 对转化型抢劫罪主体条件的分析18-22
- 1、对转化型抢劫罪犯罪主体范围的争议19-20
- 2、对两种观点的评析20-22
- (三) 对转化型抢劫罪主观条件的分析22-23
- (四) 对转化型抢劫罪客观条件的分析23-28
- 1、关于“当场”如何理解的问题23-24
- 2、关于“暴力”范畴的界定24-28
- 三、转化型抢劫罪修正构成的认定28-36
- (一) 转化型抢劫罪未完成形态的认定28-32
- 1、转化型抢劫罪是否存在犯罪的未完成形态28-29
- 2、判断转化型抢劫罪未完成形态的标准29-32
- (1) 从对人身权利的侵害角度来分析29-30
- (2) 从对财产的侵害角度来分析30-32
- (二) 转化型抢劫罪共同犯罪的认定32-36
- 1、全面准确把握共同犯罪的一般概念32-33
- 2、共同犯罪问题的具体分析33-36
- 四、对转化型抢劫罪中两种常见加重情节的认定36-41
- (一) 转化型“入户抢劫”的认定36-39
- 1、先行行为特指盗窃行为36-37
- 2、入户前的犯罪故意特指单纯的盗窃目的37-38
- 3、使用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须出于两类特定目的38-39
- (二) 在公共交通工具上转化型抢劫犯罪的认定39-41
- 五、转化型抢劫罪的立法完善41-46
- (一) 建议修改“窝藏赃物”的表述41-42
- (二) 建议修改“犯盗窃、诈骗、抢夺罪”的表述42
- (三) 建议调整“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毁灭罪证”的排列顺序42-43
- (四) 建议使用“刑法修正案”的形式进行规定43-46
- 1、《解释》的内容超出司法解释的权限范畴43
- 2、《解释》用法律拟制的形式越权创设了刑事规范43-44
- 3、《解释》违反了立法法的明确规定,应予废除44-46
- 结语46-47
- 参考文献47-49
- 致谢49-50
- 附件50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铭川;;片面共犯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2 冯凡英;;也论“片面共犯”[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3 陈兴良;;犯罪:规范与事实的双重视角及其分野[J];北大法律评论;2000年02期
4 黑静洁;;反思客观归责[J];北大法律评论;2010年02期
5 方鹏;;德国刑法竞合理论与日本罪数理论之内容比较与体系解构——兼及中国罪数理论的走向选择和体系重构[J];比较法研究;2011年03期
6 陈兴良;;构成要件论:从贝林到特拉伊宁[J];比较法研究;2011年04期
7 赵秉志;;大陆法系刑法理论略述(上)[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8 李金明;;论刑法中的行为概念[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9 王太宁;;我国犯罪构成理论机能研究[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04期
10 聂昭伟;;论犯罪构成与证明责任分配的互动关系[J];当代法学;200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胡志坚;;个案裁判规范之构建是司法裁决证立的关键[A];第十六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成就·反思·前瞻——中国法律逻辑三十年)[C];2008年
2 谢天放;孙潮;顾长浩;王松林;阎锐;宋华琳;邱宝华;;行政处罚罚款设定研究[A];2003年政府法制研究[C];2003年
3 姚兵;;德国犯罪论体系中目的犯沿革考评[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4 江献军;曹根堂;;论食品监管渎职罪的成罪根据和立法建议[A];中国犯罪学年会论文集(2011年度)[C];2011年
5 周娅;吴亚楠;;虐童犯罪防控之社会因素解读——以幼师虐童事件为视角[A];犯罪防控与平安中国建设——中国犯罪学学会年会论文集(2013年)[C];2013年
6 江献军;刘亚宁;;法治思维语境下的环境犯罪防控理念与路径研究[A];第四届河北法治论坛论文集[C];2013年
7 李晓郛;;恢复性司法在生态刑事案件中的法律困境和完善措施[A];2014 年《环境保护法》的实施问题研究——2015 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1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宁;罪状解释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陈玲;背信犯罪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周旋;“公私财物”之内涵分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邓多文;论刑法的合理性解释[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5 蔡军;想象竞合犯理论的批判与重构[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6 房丽;数罪并罚限制加重原则之解构[D];吉林大学;2012年
7 刘飞;洗钱罪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8 崔胜实;过失渎职犯罪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9 任继鸿;贷款犯罪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10 秦宗文;自由心证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振光;刑法疫学因果关系问题研究[D];湘潭大学;2009年
2 陈有限;论我国刑法中的加重情节[D];湘潭大学;2010年
3 王锦洲;破坏监管秩序罪法律适用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4 李山中;绑架罪的既遂标准及其适用[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5 佟宇帆;间接正犯立法问题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6 程媛;论诱惑侦查[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7 杨玲;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罪若干问题研究[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1年
8 陈元凯;期待可能性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9 梁绍宇;浅论罪之适用过程的规范化[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10 丁灵敏;犯罪着手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7513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falunwen/7513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