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刑法论文 >

论道路交通“碰瓷”行为的法律性质及其认定

发布时间:2017-09-18 00:44

  本文关键词:论道路交通“碰瓷”行为的法律性质及其认定


  更多相关文章: “碰瓷”行为主体 危害公共安全 他人财物 碰瓷罪


【摘要】:道路上的“碰瓷”行为可能侵犯公私财产所有权,也可能侵犯公民的人身权,还会危及到社会的公共安全,因此,此类犯罪不仅破坏了社会诚信体系建设,而且对和谐社会治安秩序也造成了巨大冲击。在各种类型的“碰瓷”案件中,由于定性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绝大部分“碰瓷”行为主体都得逞了,这种情况进一步助长了“碰瓷”之风。“碰瓷”专业户的出现不仅拷问着违法者的良知,也反映出有关部门对该类行为打击不力、防范不足,更让我们清晰认识到准确打击和及时处理该类违法犯罪行为的重要性。目前,“碰瓷”案件呈现出的作案特点比照以往有很大改变,如以往行为人基本属于单独作案,很少多人进行勾结作案,现在已基本属团伙性进行勾结作案,作案方式更加隐蔽。另外还有部分行为人甚至把“碰瓷”当成养家糊口的职业,其次,作案工具的选择、作案方式的转变,也对司法机关打击及驾驶人预防该类犯罪提出了新的难题。总结了目前道路交通“碰瓷”案件主要的处置方法之后,本文对该类案件可能涉及的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交通肇事罪、诈骗罪和敲诈勒索罪的认定问题进行研究,根据分析结果,我们发现“碰瓷”行为的构成并不符合上述任一种罪名。部分学者和实务界工作者坚持将之归入敲诈勒索罪,这种做法有待商榷。在道路交通“碰瓷”案件中,主体的行为是兼具有欺骗和威胁性质的,作出威胁的时间与敲诈勒索罪、诈骗罪的区别不大,威胁的方式也多是当场进行的,至于胁迫的内容则有重大区别。敲诈勒索罪多以侵害人身生命、健康和名誉等为胁迫内容,但是“碰瓷”行为却是借已经发生的“交通事故”为由,以事后的公权力介入等为主要的胁迫内容,这一内容是有“前置条件”的,且胁迫的内容并不必然为被“碰瓷”人带来损害。所以“碰瓷”主体的胁迫与敲诈勒索罪中的胁迫的存在条件和后果不完全一样。另外,敲诈勒索罪属于财产性犯罪,而“碰瓷”行为则不仅侵害了他人财产安全,还严重损害了公共安全和交通秩序。因此,道路交通“碰瓷”不能被定性为敲诈勒索罪。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发现现有的刑法规范不能为处理道路交通“碰瓷”案件提供具有针对性的、强有力的法律支撑和依据。为弥补这一缺憾,我国《刑法》应增设碰瓷罪。行为人主观上故意制造交通事故,在制造交通事故的过程中,利用了某些客观条件或者相关人的过错。如有的人假装正常步行而被驾车的另一方“不小心”压到或撞到,或者驾驶机动车的一方故意去刮蹭违章违法的另一方,从而让对方陷入自身导致交通事故的错误认识。行为人故意制造交通事故的最终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索取他人财物。但是由于“碰瓷”案件的增多,人们的维权意识越来越高,所以,现在很多人被“碰瓷”之后都不愿意自掏腰包“私了”,而是选择报警处理。某些“碰瓷”行为主体自知有错,当然不愿意报警,为了得到对方的财物,可能进一步采取其他措施勒索对方,例如以暴力或者以揭发他人隐私等手段相威胁,这种情况下就一定要认清“碰瓷”行为定性中涉及的想象竞合犯、牵连犯、因果关系认定及团伙作案中的实行过限等问题,不能盲目地认为行为人只触犯了碰瓷罪,而应该将无任何重合关系的前行为与后行为分开,该数罪并罚的应当数罪并罚,有实行过限的应该分别处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贯彻罪责刑相适应的原则。
【关键词】:“碰瓷”行为主体 危害公共安全 他人财物 碰瓷罪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24.3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0
  • 引言10-12
  • 一、道路交通“碰瓷”案件的特点、危害性及处置方法12-19
  • (一) 道路交通“碰瓷”类案件表现出的特点分析12-15
  • (二) 道路交通“碰瓷”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分析15-17
  • (三) 道路交通“碰瓷”案件民间常用的处置方法17-19
  • 二、道路交通“碰瓷”行为的法律性质争议19-26
  • (一) 民事违法与刑事违法19-20
  • (二) 罪与非罪20-21
  • (三) “碰瓷”行为定性的争议观点及评析21-26
  • 三、碰瓷罪的认定26-30
  • (一) 主体方面26
  • (二) 主观方面26-27
  • (三) 客体方面27-29
  • (四) 客观方面29-30
  • 四、处理“碰瓷”案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30-38
  • (一) 道路交通“碰瓷”行为的罪数问题分析30-33
  • (二) 道路交通“碰瓷”案件中因果关系的认定33-35
  • (三) 道路交通“碰瓷”行为中实行过限问题分析35-38
  • 参考文献38-41
  • 致谢4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敲诈勒索罪[J];公安月刊;2003年07期

2 刘永强;姬广胜;;论敲诈勒索罪中的“暴力”——兼论敲诈勒索罪与抢劫罪的区别[J];四川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3 张鸥;论抢劫罪与敲诈勒索罪的区别[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4 ;一记者被控勒索380万元 检察院以涉嫌敲诈勒索罪将其公诉[J];商品与质量;2006年44期

5 窦丰;;为被强奸者私下索要赔偿是否构成敲诈勒索罪 兼论民事上债权的存在对敲诈勒索罪构成的影响[J];中国检察官;2007年09期

6 郭百顺;张啸崎;;抢劫罪、敲诈勒索罪之辨析[J];人民司法;2008年12期

7 旷凌龄;;论敲诈勒索罪与抢劫罪实践中的区分认定[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8 王清雨;;敲诈勒索罪的手段研究——兼论与抢劫罪的区分[J];法制与社会;2009年12期

9 汪红飞;;敲诈勒索罪客观方面解构[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10 梁运芳;秦江锋;;以举报偷税为由向单位索要辞退补偿是否构成敲诈勒索罪[J];中国检察官;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窦全安;;论抢劫罪与敲诈勒索罪的异同[A];规划·规范·规则——第六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越飞邋陆开存;抢劫罪、敲诈勒索罪的疑似与辨别[N];江苏经济报;2007年

2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人民法院 郑丁足;轻微暴力下抢劫罪与敲诈勒索罪的区分[N];人民法院报;2012年

3 如东县检察院 缪军 南通市检察院 曹晓洁;应调低敲诈勒索罪数额认定标准[N];江苏法制报;2013年

4 董宏新 石跃;“当场实施暴力”在抢劫和敲诈勒索中的异同[N];江苏法制报;2013年

5 于书峰;敲诈勒索罪当设罚金[N];检察日报;2003年

6 张伶 耿梅玲;是抢劫罪还是敲诈勒索罪[N];江苏经济报;2001年

7 张国宝 刘艺军 王迪忠;被告人熊某的行为是否构成敲诈勒索罪[N];人民法院报;2002年

8 胡克委 冉彩珍;以上访要挟政府构成敲诈勒索罪[N];甘肃法制报;2006年

9 酒泉中院法律政策研究室 刘玉强;以上访要挟政府不构成敲诈勒索罪[N];甘肃法制报;2006年

10 郭继品 刘春波;以上访告状相威胁索要钱财是否构成敲诈勒索罪[N];检察日报;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晶蕊;论敲诈勒索罪[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2 陈阳;敲诈勒索罪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3 陈中亮;敲诈勒索罪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4 方巍;论抢劫罪与敲诈勒索罪的区别[D];西南政法大学;2012年

5 张文婷;敲诈勒索罪行为构造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6 郑丽丽;敲诈勒索罪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2年

7 杨雪辉;敲诈勒索罪定性争议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3年

8 嘎吉措姆;敲诈勒索罪与抢劫罪的界限[D];西南政法大学;2013年

9 李易珊;论抢劫罪与敲诈勒索罪的区别[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5年

10 肖文君;侵财型犯罪中的暴力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8723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falunwen/8723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21b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