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行政法论文 >

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法律保护探究

发布时间:2017-10-10 12:30

  本文关键词: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法律保护探究


  更多相关文章: 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 法律保护


【摘要】:新疆是我国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域,在这个土地上有47个民族在此繁衍生存。以此,也造就了其文化的多样性和繁荣状。因此,该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论是在我国还是在世界上都占有着很大的比重。随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深入,越来越发现传承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在法律层面上做好传承保护工作,不但能够促进我国乃至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更能够体现出我国现时情况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新疆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法律保护情况进行实地考察和调研,能够进一步掌握法律于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中存在的现状,并进一步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发现了无论是国家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还是新疆自治区颁布的地方行政法规,不论在法律条文上,亦在法律实施层面,都对非物质文化产传承方面都有着一定的缺陷和不足。对于传承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重要性,那么如何使法律更加完善和更好的实施就是亟须解决的问题了。本文试图通过以实地调研为基础,以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所面临的实际情况出发,分析法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中的现状与问题,并剖析问题的成因,进一步提出相关的意见和建议。以促使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保护上能够更进一步,尤其在法律关于传承保护方面能够更加的合理。
【关键词】: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 法律保护
【学位授予单位】:甘肃政法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2.16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5
  • 目录5-7
  • 第一章 绪论7-13
  • 一、选题缘由7-8
  • 二、选题目的8
  • 三、选题意义8-9
  •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9-11
  • 1.国外研究现状9
  • 2.国内研究现状9-11
  • 五、研究方法11
  • 1.田野调查法11
  • 2.对比分析法11
  • 六、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11-13
  • 1.主要观点11-12
  • 2.创新之处12-13
  • 第二章 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传承保护的概况13-23
  • 第一节 统计与分布13-15
  • 一、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统计13-14
  • 二、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布14-15
  • 第二节 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15-17
  • 一、多样性15
  • 二、活态性15-16
  • 三、濒危性16-17
  • 四、国际性17
  • 第三节 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法律保护17-23
  • 一、国家法律制度和保护机制17-20
  • 二、新疆的地方性法律法规及政策和保护机制20-23
  • 第三章 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法律保护实证研究23-37
  • 第一节 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法律保护实证调研23-24
  • 一、调研方案23
  • 二、调研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况23-24
  • 三、调研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措施24
  • 第二节 调研内容24-33
  • 一、哈密木卡姆25-28
  • 二、维吾尔族刺绣28-29
  • 三、斯布孜额29-30
  • 四、九碗三行子30-31
  • 五、吐鲁番地区的木卡姆和维吾尔族鼓吹乐31-32
  • 六、沙湾县文化馆32-33
  • 第三节 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法律保护中现状与问题33-37
  • 一、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传传承保护的现状33-34
  • 二、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问题34-37
  • 第四章 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研究结果与建议37-42
  • 第一节 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法律保护研究结果37-38
  • 第二节 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法律保护研究建议38-42
  • 一、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力,加强普法教育39
  • 二、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法律监督工作39
  • 三、弱化政府机关的主导作用,完善传承人制度的建议39-40
  • 四、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进行特别法律保护工作建议40
  • 五、与相关法律进行衔接的建议40-42
  • 结语42-43
  • 参考文献43-45
  • 后记45-46
  • 在校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珠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谐社会发展中的文化传承[J];中共珠海市委党校珠海市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2 齐爱民;;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研究(二)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法律问题[J];电子知识产权;2007年05期

3 徐秉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策研究[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4 谭启术;;政府该如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J];学习月刊;2007年13期

5 田传江;;薪火相传 文明永续——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席谈[J];江淮;2007年06期

6 李晓秋;齐爱民;;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研究(四) 商业开发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异化”与“反异化”——以韩国“人类活的珍宝制度”设计为视角[J];电子知识产权;2007年07期

7 谢正普;;十堰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及其保护研究[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S1期

8 程润江;;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若干建议[J];政协天地;2007年09期

9 薄茹;;守护精神的家园——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纪实[J];北京观察;2007年10期

10 薄茹;;“不要丢掉祖先留给我们的财富”——访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国家中心主任田青[J];北京观察;2007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兴燕;;关于黔西南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与保护的探讨[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2 李玉军;冯静;;浅谈抚宁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3 张洪波;;黔西南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及思考[A];布依学研究(之九)[C];2008年

4 齐易;;从冀中“音乐会”看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一些问题[A];河北省第四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9年

5 柳霞;;山东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9年

6 贾晓峰;;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打造特色历史文化名城——以山东省平度市为个案[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9年

7 隋维娟;;青岛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9年

8 蔡文琴;;青岛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述评[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9年

9 李秀娜;石美玉;;关于建设世界城市中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研究[A];建设世界城市提高首都软实力——2010北京文化论坛文集[C];2010年

10 刘临安;马龙;;传承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策略[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人类遗产对文明进步的启示”考古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小驹;全面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N];中国文化报;2006年

2 徐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突出重点全面推进[N];中国文化报;2006年

3 单继瑜;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的重要性[N];中国文化报;2007年

4 杨红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性开发[N];中国文化报;2007年

5 檀勇 陈酿;安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后继乏人[N];中国文化报;2007年

6 记者 徐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需要全社会参与[N];中国文化报;2007年

7 孙志兵;江苏资助首批31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N];中国文化报;2007年

8 曾岩;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能重申报轻保护[N];中国文化报;2007年

9 孟贵成;河北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立法进程[N];中国文化报;2007年

10 池墨;保护“非遗”更应该重内质[N];中国文化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华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墨丝;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9年

3 韩小兵;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基本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4 吴磊;我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5 周志彬;关于中医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若干问题的探讨[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8年

6 王巨山;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及博物馆化保护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7 谭志国;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1年

8 刘洋;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路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2年

9 高晓芳;物质文化遗产的电视传播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10 盛静;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探讨[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2 崔苗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3 陈多琦;哈尔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张娜娜;我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9年

5 李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初探[D];南昌大学;2008年

6 罗艺;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立法保护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但娟;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及其法律规制[D];西南大学;2010年

8 国慧霞;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立法保护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9 张敏;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D];浙江大学;2010年

10 王娟;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政法保护及其完善[D];苏州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0064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10064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a8a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