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行政法论文 >

生态法视角下的农地发展权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7 00:26

  本文关键词:生态法视角下的农地发展权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农地发展权 环境影响评价 主体功能区划 农地发展权交易 生态补偿


【摘要】:农地发展权是土地权利体系中的一项重要权利,对于农地和生态环境保护、农民土地权益的保障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目前已有大量有关农地发展权的实践,但并未明确提出这一概念,也没有农地发展权的相关制度设计,导致农地发展权在实际运用中无法可依,造成农地和生态环境破坏。因此,本文从生态法角度,对农地发展权进行研究,为我国创设更符合生态保护要求的农地发展权提供参考。从农地发展权的概念、性质、分类、权源、要素及与其他相关权利的关系出发,阐释了农地发展权的基本内涵,系统梳理了农地发展权的基础理论。西方国家以保护农地、保护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和保护社会公共利益出发,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农地发展权制度。我国应根据具体国情和基本土地制度,借鉴国外农地发展权制度理论与经验,结合我国的主体功能区建设的现实背景,针对农地发展权实践中容易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建立和完善我国的农地发展权制度。通过分析农地发展权的归属、农地发展权行使前、行使中以及行使后整个运行过程对生态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提出相应的规制措施和制度设计,规范农地发展权行使和交易,激发农地发展权主体进行农地生态环境保护的积极性,使农地发展权创设和运行更加符合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
【关键词】:农地发展权 环境影响评价 主体功能区划 农地发展权交易 生态补偿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农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2.3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绪论8-10
  • 1.1 研究背景8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8-9
  • 1.3 研究方法9
  • 1.4 创新和不足之处9-10
  • 2 农地发展权的一般问题10-15
  • 2.1 农地发展权的界定10-11
  • 2.1.1 土地发展权10
  • 2.1.2 农地发展权10
  • 2.1.3 农地发展权的分类10-11
  • 2.1.3.1 实体农地发展权与虚拟农地发展权10-11
  • 2.1.3.2 可转让农地发展权与不可转让农地发展权11
  • 2.2 农地发展权的权源及性质11
  • 2.3 农地发展权与其他相关权利的关系11-13
  • 2.3.1 物权法上农地发展权与人权法上发展权11-12
  • 2.3.2 农地发展权与农地所有权12
  • 2.3.3 农地发展权与农地使用权12
  • 2.3.4 农地发展权与土地发展权12-13
  • 2.4 农地发展权的要素13-15
  • 2.4.1 农地发展权的主体13
  • 2.4.2 农地发展权的客体13
  • 2.4.3 农地发展权的内容13-15
  • 3 农地发展权的历史沿革15-19
  • 3.1 英国的农地发展权制度15-16
  • 3.2 美国的农地发展权制度16-18
  • 3.3 英美农地发展权制度的启示18-19
  • 4 生态法视角下农地发展权运行的现状及问题19-24
  • 4.1 农地发展权归属国家不利于农地和生态环境保护19-20
  • 4.2 农地发展权行使前的环境影响评价难以落实20
  • 4.3 农地发展权行使导致生态环境破坏20-21
  • 4.4 我国农地发展权交易缺乏制度规范21-22
  • 4.5 农地发展权行使中生态补偿制度缺失22-24
  • 5 生态法视角下我国农地发展权运行的法律对策24-36
  • 5.1 建立农地发展权归农民集体模式24-25
  • 5.2 完善并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25
  • 5.3 加强对农地发展权行使的生态限制25-27
  • 5.3.1 土地利用规划制度的限制25-26
  • 5.3.2 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限制26
  • 5.3.3 农地转用审批制度的限制26
  • 5.3.4 耕地补偿制度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的限制26-27
  • 5.4 构建符合生态保护要求的农地发展权交易机制27-32
  • 5.4.1 农地发展权规划27-29
  • 5.4.2 农地发展权当量29
  • 5.4.3 交易主体29-30
  • 5.4.4 交易动因30-31
  • 5.4.5 交易范围31
  • 5.4.6 交易方式31-32
  • 5.4.7 交易监管32
  • 5.5 建立基于农地发展权的生态补偿制度32-34
  • 5.5.1 补偿主体32-33
  • 5.5.2 受偿主体33
  • 5.5.3 补偿标准33
  • 5.5.4 补偿方式33-34
  • 5.6 完善农地发展权配套制度34-36
  • 5.6.1 纳入土地所有权统一登记范围34
  • 5.6.2 加强对农地发展权的行政监管34-35
  • 5.6.3 纳入环境公益诉讼范围35-36
  • 结语36-37
  • 参考文献37-39
  • 个人简介39-40
  • 致谢4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永安;;基于公平与效率的农地生态发展权问题探讨[J];江苏农业科学;2013年08期

2 任世丹;;区域生态补偿关系模型及制度框架[J];安徽农业科学;2013年16期

3 相蒙;于毅;;美国农地利用规划中农地发展权国家购买制度述评[J];世界农业;2012年02期

4 杜茎深;靳相木;;主体功能区建设引入土地发展权的运作机制研究[J];中州学刊;2012年01期

5 杨欣;蔡银莺;;国内外农田生态补偿的方式及其选择[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年S2期

6 尹国庆;丁四保;;土地发展权区域转移的实践需求与制度障碍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6期

7 韩纪江;任柏强;;借鉴开发权交易(TDR)推行用地指标交易的理论评述与展望[J];湖北社会科学;2011年07期

8 张蔚文;李学文;;外部性作用下的耕地非农化权配置——“浙江模式”的可转让土地发展权真的有效率吗?[J];管理世界;2011年06期

9 陈佳骊;;美国新泽西州土地发展权转移银行的运作模式及其启示[J];中国土地科学;2011年05期

10 齐楠;;农业环境资源保护视野下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3期



本文编号:10457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10457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0ff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