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权公共域”与失地农民利益失衡的理论机理剖析:基于租金视角
本文关键词:“产权公共域”与失地农民利益失衡的理论机理剖析:基于租金视角
更多相关文章: 土地用途管制 “产权公共域”、“级差租金” 土地权益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民失地问题日益突出。集中体现是农民土地权益损失背后的利益失衡问题。失地利益失衡问题折射了现行农地制度的缺陷─土地产权管制造成土地价格扭曲,进而带来社会福利损失。基于此,本文引入"产权公共域"思想,对失地农民利益失衡矛盾进行了理论机理剖析。在分析中指出,政府在产权分配中居于主导地位,但政府由于"私利"或认知的缺陷往往会使得法律产权偏离现实的经济产权结构。而现行农地产权制度有着较强的政府干预性,农民土地所有权、土地使用权在法律上受到一系列约束。典型的事实是农民建设用地增值收益权、土地生态产权的界定缺失。在土地产权管制下,农民不能根据土地用途进行机会成本定价,获得土地最优价格,产生土地"级差租金"利益的损失,这形成了租金供给不能满足租金需求的现实矛盾。着眼于此,基于租金供求视角对失地农民利益失衡的理论机理进行剖析。在模型分析中,结合中国现实失地的特点,将"租金"的意义一般化,除土地因素外,将人口因素也纳入租金供求均衡系统,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农地"产权公共域"下失地利益失衡的作用路径。通过理论演绎,本文指出租金供求失衡的三个主要原因:农民获得土地租金低,租金供给不能满足当代人及人口增长带来的基本需求、失地形成的劳动力"过剩"、租金供给不足对经济增长的约束的"反馈效应"。本文进一步提出失地补偿应以最优租金价格为准绳、多种渠道吸纳劳动力,促进劳动力有效配置和辩证看待政府在土地制度变迁中的作用的政策建议。
【作者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西北大学早期生命研究所;
【关键词】: 土地用途管制 “产权公共域”、“级差租金” 土地权益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研究”(批准号:12&ZD07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西部区域创新环境质量评价、监测与空间差异研究”(批准号:71273209)
【分类号】:D922.32
【正文快照】: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农民失地问题也日益突出。据国土资源部报告,2000—2030年耕地将被占用5 450万亩,到2030年失地农民将达到1亿左右。然而,农民在失地利益分配中处于弱势地位,土地权益存在流失问题。据推算1952—2002年,农民无偿出让的土地收益5.153 5万亿元,土地征用补偿费不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关于劳动就业服务企业产权界定的规定[J];中国劳动科学;1997年08期
2 ;劳动就业服务企业产权界定规定[J];财会通讯;1997年09期
3 ;劳动就业服务企业产权界定规定[J];劳动世界;1997年Z1期
4 ;关于颁布《劳动就业服务企业产权界定规定》的通知[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1997年23期
5 ;劳动就业服务企业产权界定规定[J];黑龙江政报;1997年19期
6 唐德彪;;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产权制度的界定[J];经纪人学报;2006年01期
7 李永强;;立法后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产权界定[J];知识经济;2008年06期
8 张娜;;论公立学校产权的主要问题[J];现代教育论丛;2010年11期
9 ;劳动部、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国家税务局关于颁布《劳动就业服务企业产权界定规定》的通知[J];山东政报;1997年07期
10 ;《劳动就业服务企业产权界定规定》颁布[J];金属通报;1997年2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饶世权;;农村林地权改革的法与经济学研究[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下册)[C];2010年
2 任碧云;南云僧;;户外广告资源的产权界定探讨——一种法经济学的视角[A];2007年全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蒋佳林;产权与治权:一块山林纠纷的故事[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2 张文瑞;民办高校产权问题研究[D];南昌大学;2013年
3 郭昌荣;产权理论视野下自然保护区管理体制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2年
4 郑林媛;民间投资办学及其产权治理分析[D];清华大学;2004年
5 吴金芸;旅游开发中的少数民族文化产权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3年
6 延晋军;自然资源产权及其法律限制[D];山西财经大学;2007年
7 洪贺;我国野生动物产权法律制度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0492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10492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