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聚居区社会治理存在的问题及法律对策
发布时间:2017-10-18 07:43
本文关键词:农民工聚居区社会治理存在的问题及法律对策
【摘要】:农民工聚居区是指以自发在社会经济部门从事经济和业务活动而暂住城市的农民为居民主体,以房屋租赁和安置为主导建构方式的集中居住生活区域,具有边缘性、复杂性、内聚性和稳定性等特点。农民工聚居区在为城市建设发展做出贡献的同时,也存在着社会治安混乱、居住环境恶劣、安全事故隐患严重和权益保障缺乏等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城乡二元体制产生不平等、社会治理存在盲点、法治体系不够完善和相对剥夺感驱使犯罪等。从法律层面来看,解决这些问题要从社会治理的法治理念与法治文化、户籍和社会权益保障等法律制度、社会治理模式和社区自治以及利益表达和矛盾化解机制等方面着手。
【作者单位】: 重庆警察学院法学系;
【关键词】: 农民工聚居区 社会治理 问题 对策
【基金】:公安部2014年公安理论及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14LLYJCQSJ017) 2014年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14SKQ04)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58批而上资助(2015M582509)
【分类号】:D412.6;D922.5
【正文快照】: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有了土地耕作自主权和劳动力支配权,[1]随着城市建设发展和社会服务需求的增长,大批农民纷纷背井离乡进城务工,形成了一个数量众多、引人注目的农民工群体。农民工通常基于血缘、地域、职业等裙带因素以及生活成本和心理需求等考虑聚居在城市边缘,1形成形形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寇丽平;裴岩;;城市外来人口聚居区的风险分析与治理[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2 徐晓兰;;农民工权益保障:问题、原因与对策[J];理论探索;2008年06期
3 王春雷;;社会治理法治化的创新路径探析[J];世纪桥;2014年12期
4 李桂芝;农民工边缘性特征与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J];汕头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5 谢岳;曹开雄;;集体行动理论化系谱:从社会运动理论到抗争政治理论[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6 王建革;近代华北乡村的社会内聚及其发展障碍[J];中国农史;1999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宏成;;论农民工权益保障与珠三角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以“富士康跳”现象为切入[J];法治论坛;2010年04期
2 张s,
本文编号:10537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10537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