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行政法论文 >

我国机动车驾驶许可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14 21:05

  本文关键词:我国机动车驾驶许可制度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机动车驾驶许可 禁驾 驾驶证申领 注销


【摘要】:执法实践表明,由于我国机动车驾驶许可立法上的漏洞,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在实施机动车驾驶许可过程中的一些做法倍受诟病,执法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混乱。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以下简称《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关于“禁驾”范围的表述不周延,有关“禁驾”的法律条款表述不一致。《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第一百零一条关于“禁驾”的表述是“五年内(十年内、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这里对“禁驾”范围的表述有忽略无证驾驶者之嫌,此外,《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一百零三条关于“禁驾”的表述是“3年内不得申请……机动车驾驶许可”、《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第十三条关于“禁驾”的表述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申请机动车驾驶证”,显然与《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第一百零一条关于“禁驾”的表述不一致。二是对涉嫌交通肇事或者危险驾驶罪的犯罪嫌疑人,没有申领机动车驾驶证方面的限制,实际执法中屡屡出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很难自圆其说的尴尬现象:车管所在当事人涉嫌犯罪前或者被采取强制措施期间受理其机动车驾驶许可申请,当事人在被采取强制措施期间依照机动车驾驶证申领程序顺利通过“科目一”至“科目三”考试,并在法院判决构成犯罪后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接着就因构成交通肇事罪或者危险驾驶罪,当事人新核发的机动车驾驶证又要被“依法吊销”,正文列举的“李某驾驶证拟吊销案”就是这种尴尬现象的反映。三是适用《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有关条款在计算机系统上注销当事人的驾驶证,但不履行相应的告知义务,执法实践中屡屡引起行政诉讼,正文列举的“柴某诉A市交通管理支队注销驾驶证案”反映的就是这种情况,审判机关最终认定A市交通管理支队注销柴某机动车驾驶证程序违法,判决其注销行为无效。《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关于“禁驾”表述的不周延、不一致,反映了道路交通安全立法上的不严谨,这种立法上的不严谨目前虽未造成实际执法上的严重被动,但从科学立法的角度看,《道路交通安全法》有关条款关于“禁驾”的表述仍有修订的必要。鉴于《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第一百零一条明确规定对构成危险驾驶罪或者交通肇事罪的应当吊销机动车驾驶证并实施“禁驾”,从其立法本意看,对于涉嫌交通肇事罪或者危险驾驶罪的犯罪嫌疑人申领机动车驾驶证的,《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本应作出合理的安排,实施一定程度的限制,但历次《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的修订均未涉及这个问题,由于机动车驾驶证申领程序长期存在立法上的漏洞,导致实际执法中类似“李某驾驶证拟吊销案”的尴尬现象时有出现。机动车驾驶许可在法律属性上为行政许可,以行政许可理论来审视,《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有关条款关于注销的规定内在标准不统一,混淆了作为后台管理措施的“注销”与作为具体行政行为的“注销”,对于作为具体行政行为的“注销”也没有实施程序方面的设计,这也是造成交通管理执法实践中“注销”程序缺位的主要原因。考虑到科学立法的需要,有必要修订《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关于“禁驾”的表述,统一从限制申请权入手实施“禁驾”,并在《道路交通安全法》层面将无证驾驶且构成交通肇事罪或者危险驾驶罪者纳入实施“禁驾”的范围。针对机动车驾驶证申领程序立法上存在的漏洞,充分考虑无证驾驶者涉嫌交通肇事或者危险驾驶罪的实际情况,在驾驶证申领程序中增设中止和终止程序,既能节约行政管理成本,也能避免实际执法中的尴尬。从行政许可理论出发,理清《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中各种“注销”情形的法律属性,在立法上剥离作为后台管理措施的“注销”与作为具体行政行为的“注销”,增设机动车驾驶许可变更、撤回等许可措施,并明确机动车驾驶许可撤销、撤回、变更的实施程序,既能弥补“注销”制度立法上的瑕疵,也能终结实际执法中的混乱。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22.1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杰;;增设危险驾驶罪的法理基础[J];人民检察;2010年19期

2 张兵;;风险时代的风险刑法——以《刑法修正案(八)草案》增设“危险驾驶罪”为视角[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3 叶良芳;;危险驾驶罪的立法证成和规范构造[J];法学;2011年02期

4 陆继发;;增设危险驾驶机动车罪必要性论证[J];河南警察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5 钱雄伟;;试论危险驾驶罪责刑的法律建构[J];鄂州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6 李胜恩;;危险驾驶罪认定标准研究[J];辽宁警专学报;2011年05期

7 董伟;;《刑法》中对危险驾驶若干问题的探究[J];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8 董玉庭;黄大威;;增设危险驾驶罪的必要性与正当性评析[J];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9 安颖;;刑法修正案(八)增设危险驾驶罪之问题研究[J];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10 朱琛瑶;张峰;;风险社会语境下“危险驾驶机动车罪”的具体认定[J];湖南警察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伍红梅;;从失衡走向均衡:醉驾型危险驾驶罪量刑实证研究——以S省500件醉驾型危险驾驶罪案件为样本[A];建设公平正义社会与刑事法律适用问题研究-全国法院第24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下册)[C];2012年

2 黄莹;邓凯;;期待与落差:危险驾驶罪缓刑适用问题研究——基于醉驾入刑一周年审判实践分析[A];建设公平正义社会与刑事法律适用问题研究-全国法院第24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下册)[C];2012年

3 廖北海;;“醉驾”型危险驾驶罪的量刑均衡研究——以754份一审判决书为样本的实证分析[A];建设公平正义社会与刑事法律适用问题研究-全国法院第24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下册)[C];2012年

4 张锐;;危险驾驶罪构成要件之行为分析[A];建设公平正义社会与刑事法律适用问题研究-全国法院第24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下册)[C];2012年

5 孔凡松;;论“醉酒驾驶”的规范化量刑——基于Z市法院112份危险驾驶罪判决书的分析[A];建设公平正义社会与刑事法律适用问题研究-全国法院第24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下册)[C];2012年

6 李春华;;实践理性的继承与超越——醉驾类危险驾驶罪的基准刑初探[A];建设公平正义社会与刑事法律适用问题研究-全国法院第24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下册)[C];2012年

7 高佳运;;追逐竞驶定罪量刑的“哥德巴赫猜想”[A];建设公平正义社会与刑事法律适用问题研究-全国法院第24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下册)[C];2012年

8 戚志华;韩华;;危险驾驶罪犯判后保外就医法医审核的困惑及对策[A];法医临床学专业理论与实践——中国法医学会·全国第十六届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9 文波;;简单罪状司法适用中的逻辑断层及修复——以醉驾型危险驾驶罪为视角[A];建设公平正义社会与刑事法律适用问题研究-全国法院第24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下册)[C];2012年

10 姚毅奇;蒋凌申;;交通犯罪的罪过转换与交强险理赔公平——交通事故损害赔偿司法解释(征求意见稿)第17条评析[A];建设公平正义社会与刑事法律适用问题研究-全国法院第24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下册)[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坛市检察院 管景宇;建议完善危险驾驶罪[N];江苏法制报;2012年

2 胡家平;危险驾驶案件的特点及预防[N];江苏经济报;2012年

3 庄志;摩托车危险驾驶案缘何高发[N];江苏经济报;2012年

4 黄勇鹏;危险驾驶罪亟待修改完善[N];西部法制报;2012年

5 淮安市淮阴区检察院 郑冰 秦健;危险驾驶案中的“道路”认定[N];江苏法制报;2013年

6 富心振;沪俩80后犯危险驾驶罪一审被判拘役[N];人民法院报;2013年

7 记者 王川 通讯员 黄峥;本市基层检察院首诉外国人危险驾驶案[N];上海法治报;2013年

8 刘素虹;“上路”两年 危险驾驶罪的轨迹分析[N];人民法院报;2013年

9 本报记者 袁定波;醉驾类危险驾驶罪量刑弹性大[N];法制日报;2013年

10 本报通讯员 郑雯静 陈小乐 秦颖;危险驾驶案办理困境[N];检察日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凯;交通犯罪的刑法规制[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万琨;关于增设危险驾驶罪的思考[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2 程翔;论危险驾驶行为的刑法规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3 袁胜;论危险驾驶罪[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4 贾银亮;中日危险驾驶犯罪比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5 杨慧;危险驾驶行为的刑法规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6 李英剑;我国危险驾驶罪的刑法分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7 梁曹冰;危险驾驶行为的刑法规制[D];山东大学;2011年

8 李忠秀;危险驾驶罪相关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陈建捚;论危险驾驶罪[D];吉林大学;2011年

10 雷宇;危险驾驶行为的刑法规制[D];山东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2893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12893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ecb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