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涉法涉诉信访法律化研究
本文关键词: 涉法涉诉信访 法律化 社会治理 出处:《宁波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当下社会矛盾纠纷多发,通过涉法涉诉信访方式来解决上述矛盾成为了民众的现实选择。但由于涉法涉诉信访在实践中被扩大或异化,使得涉法涉诉信访愈演愈烈,而以行政手段处理本可以纳入法治轨道的涉法涉诉信访成了众多信访部门的首要方法。本文相信,通过搭建精密的法律程序、落实可靠的法律机制,以法律化来解决涉法涉诉信访中所存在的诉访不分家、信访部门庞杂、信访程序不清、信访终结困难等问题是很有必要的,也是切实可行的。基于信访法未出台之前我国现阶段涉法涉诉信访工作实际情况,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论证涉法涉诉信访法律化的必要性、法律化存在的主要障碍和具体对策建议。第一部分,我国涉法涉诉信访制度的历程与现状。通过辨析涉法涉诉信访以及法律化的概念和特点,从本身属性、管辖范围、办理程序等方面对涉法涉诉信访与普通行政信访进行比较,从中提炼涉法涉诉信访本身所具有的的法律属性;通过回顾涉法涉诉信访制度在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发展历程以及现阶段的状况,发现其存在意义及所需变革要求,理清我国涉法涉诉信访的发展路径,进而发现现阶段我国涉法涉诉信访在数量、诉求、形式等方面上所存在的问题,为下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做好准备。第二部分,从观念、法律以及制度等三方面着手,分析阻碍涉法涉诉信访法律化的障碍。一是通过真实案例,对赴京喊冤、花钱买平安,大闹大有、小闹小有等现象进行解读,分析群众及政府在涉法涉诉信访观念上的障碍。二是分析我国涉法涉诉信访法律化所存在的法律障碍,首先是可以依据的法律法规匮乏,其次是可以依据的规定、文件不够权威,导致我国信访工作,特别是涉法涉诉信访工作开展缺少依据和权威。三是从制度分析,发现现行信访机制中存在多种制度,同时各个级别、各个部门都设立了信访处理机构,这样虽然方便了人民群众表达诉求、解决问题,但也产生各部门相互推诿,各自不管,各自为战的问题,较难协调统一,另外,涉法涉诉信访案件的处理没有严格的程序规范和处理标准,对于未尽责的案件也没有追责,案件办理的过程中,人为因素影响过大,容易出现“以访压法”。第三部分,通过分析境外国家和地区开展类似涉法涉诉信访法律化的过程,从中学习完善我国涉法涉诉信访法律化的经验。从加快立法以及完善配套机制方面入手,提出我国涉法涉诉信访法律化的具体建议。信访立法是涉法涉诉信访法律化关键环节,加快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信访法》是本文的写作目标,通过建立完善涉法涉诉信访依法终结制度、涉法涉诉信访责任追究制度等制度体系,实现将涉法涉诉信访导入法治轨道的现实要求。在加快涉法涉诉信访法律化的同时,也要建立并完善涉法涉诉信访工作配套制度,例如人大督查专员制度,涉法涉诉信访工作联席制度等,最终做到人民群众信访有法可依、信访部门接访有法必依,形成标本兼治的社会治理体制。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 the author points out that it is necessary and feasible to solve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legal process of legal negotiation in China . The second part is to analyze the legal obstacles existing in the legal negotiation of the legal negotiation in China . The second part is to analyze the legal obstacles existing in the legal negotiation of legal negotiation in China . In the third part , we should establish and perfect the system of legal representation of legal negotiation in China by analyzing the process of legal representation of legal negotiation in foreign countries , such as the system of supervision and inspection of the people ' s congress , the system of legal negotiation and the joint system of complaint reporting , etc .
【学位授予单位】:宁波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D922.18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小军;;妥善处理涉法涉诉信访 维护社会稳定[J];行政管理改革;2010年12期
2 潘江涛;;回应·引导·沟通——应对网络涉法涉诉事件的体会[J];新闻实践;2011年04期
3 刘志鹏;;涉法涉诉案件处置机制建设探讨[J];公安研究;2009年09期
4 兰池军;;对当前妥善处理涉法涉诉信访案件的理性思考[J];中国检察官;2011年09期
5 中共北京市委政法委员会课题组;刘大为;谢超;陈星言;牛晓锐;田奕彤;吉萌;;化解涉法涉诉进京重复访的对策研究[J];法学杂志;2011年S1期
6 张正朝;;律师参与处理涉法涉诉案件探究[J];中国司法;2012年03期
7 杨林英;;对当前涉法涉诉信访的调查与思考[J];法制博览(中旬刊);2012年12期
8 赖鸿梁;;代表如何接待不同类型的来访者[J];人民政坛;2008年12期
9 霍焰;;做好人大涉法涉诉信访工作的思考[J];楚天主人;2009年12期
10 刘金川;田熙;戴珍萍;;人大试水监督涉法涉诉典型信访案[J];公民导刊;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两办印发《关于依法处理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的意见》[A];贵州法学(2014年第4期)[C];2014年
2 罗聃;;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解决涉法涉诉信访突出问题的调查与思考[A];创新沈阳文集(D)[C];2009年
3 ;检察机关涉法涉诉信访改革将重点做好三方面工作[A];贵州法学(2014年第4期)[C];2014年
4 钟泉伟;;抓好信访稳定工作 促进和谐垦区建设[A];黑龙江省农场管理学会现代化大农业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张伟;;涉诉信访的现状、困境与解决途径[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2辑)[C];2010年
6 ;揭发类信访的特点与发展趋势[A];中国当代秘书群星文选[C];1999年
7 钟泉伟;;抓好信访稳定工作 促进和谐垦区建设[A];黑龙江垦区现代化大农业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专辑下册[C];2009年
8 胡子祥;邹志辉;周净;;信访体制改革路径探析[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暨“政府行政能力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充分发挥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A];反腐倡廉理论与实践——海南省监察学会理论研讨会论文选[C];2006年
10 束锦;;民意诉求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基于“信访”视角的探讨[A];坚持科学发展 构建和谐社会——全国社科院系统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第十二届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吕游;全市涉法涉诉专项工作推进会在孙吴县召开[N];黑河日报;2007年
2 记者 邢爽;我市召开涉法涉诉访工作现场推进会[N];黑河日报;2007年
3 刘爱国 通讯员 朱丹;确保全市涉法涉诉工作位居全省前三[N];洛阳日报;2007年
4 记者 苏黎原;加快解决涉法涉诉信访问题[N];运城日报;2007年
5 牛海英;“三个到位”处理好涉法涉诉信访问题[N];河北日报;2007年
6 陈海发邋冀天福;河南表彰涉法涉诉信访先进[N];人民法院报;2008年
7 记者 孙鹏飞邋实习生 刘文鹏;加强涉法涉诉信访源头治理[N];平顶山日报;2008年
8 祝志永;德兴设立涉法涉诉救助基金[N];上饶日报;2008年
9 通讯员 张吏君;临河政法委五项措施处理涉法涉诉案件[N];巴彦淖尔日报(汉);2008年
10 唐凤伟 付相成 记者 米娜;对涉法涉诉越级访追究责任[N];黑龙江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余卫东;信访政治:乡村社会中的农民诉求与表达[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2 张炜;公民的权利表达及其机制建构[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3 李微;涉诉信访制度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4 杨雪;乡村信访过程中的国家基础权力重构[D];吉林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栋;我国涉法涉诉信访法律化研究[D];宁波大学;2017年
2 董红梅;涉法涉诉信访法治化路径探析[D];内蒙古大学;2015年
3 安建云;酒泉市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研究[D];燕山大学;2015年
4 刘欣欣;当前涉法涉诉信访的困境及其出路[D];黑龙江大学;2014年
5 吴学嘉;我国涉法涉诉信访制度废除探究[D];山东大学;2016年
6 崔超;涉法涉诉信访的现实困境和对策研究[D];河北大学;2016年
7 苏朝忠;公共治理视角下涉法涉诉信访制度改革研究[D];华侨大学;2015年
8 王凤霞;涉法涉诉信访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9 冯雪;律师参与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制度研究[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17年
10 刘慧星;律师参与涉法涉诉信访工作机制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14784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14784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