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行政法论文 >

第三方认证权的法律属性与基本特征——基于社会中间层主体理论的分析

发布时间:2018-03-03 02:23

  本文选题:第三方认证权 切入点:社会中间层 出处:《河北法学》2015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在行政审批缩量改革背景下,传统意义上的行政许可正逐步为第三方认证所替代。第三方认证机构事实上在经济、社会生活中承担了市场失灵和社会管理干预者的角色,其独立于供方与买方,具有缓解市场失灵、降低交易费用、协作监管的功能。从社会中间层主体理论的视角,在探讨第三方认证机构经济法主体地位基础之上,阐释了第三方认证权的社会权力属性及基本特征,为政府规制实践提供认识论基础。
[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reform of administrative examination and approval volume reduction, the traditional administrative license is gradually replaced by the third party certification. In fact, the third party certification organization has assumed the role of market failure and social management intervention in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life. Independent of suppliers and buyers, it has the functions of alleviating market failure, reducing transaction costs and cooperating with supervis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theory of social middle body,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tatus of economic law subject of third party certification organization.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social power attribute and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hird party certification right, and provides the epistemological basis for the government regulation practice.
【作者单位】: 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
【分类号】:D92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国钧;;经济法连带责任研究——以第三方认证机构“不实认证”规制为中心[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15年03期

2 龚向和;;社会权的概念[J];河北法学;2007年09期

3 倪才龙;祝红霞;;论社会中介组织的新一类经济法主体地位[J];时代法学;2006年04期

4 陈晓军;;行业标准与认证中的反垄断法问题[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5 郭道晖;权力的多元化与社会化[J];法学研究;2001年01期

6 何鹰;;我国质量认证法律制度若干问题评析[J];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03年02期

7 朱垭梁;;论权利与社会空间——基于实践哲学的权利二元论反思与重释[J];河北法学;2015年05期

8 王宝治;;社会权力概念、属性及其作用的辨证思考——基于国家、社会、个人的三元架构[J];法制与社会发展;2011年04期

9 吴建平;;理解法团主义——兼论其在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中的适用性[J];社会学研究;2012年01期

10 高秉雄;张江涛;;公共治理:理论缘起与模式变迁[J];社会主义研究;2010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付小飞;我国行业协会权力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王莉;构建我国规范化认证制度的思考[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2 张佳军;我国产品认证及其规制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3 周嫱;论我国市场监督鉴证机构的经济法主体地位[D];湖南大学;2011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昌麒;李永成;;科学发展观与政府角色定位的经济法思考[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2期

2 宁立志;曹亚玲;;从经济法视角看社会团体的法主体地位[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2期

3 孟庆瑜;徐超;;论预算行为与我国《预算法》的修改[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4 张武;论政府经济职权的概念和基本特征[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5 余京华;;论马克思唯物史观的道德批判精神[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6 苏全有;;论清末舆论放大现象的成因[J];安徽史学;2012年01期

7 行燕舞;论反不正当竞争请求权——以知识产权保护为基础[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8 巫肇胜;;听证制度:一个妥协视角的公正命题[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9 陈建华;;论商会的法律性质[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10 王兆良;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概念[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原平方;;社会网络化(SNS)与中国公民社会想象[A];中国传媒大学第五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高洪贵;;农民工参与公共决策探析——以协商民主理论为视角[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3 赵娇婷;沈美娇;;从“三鹿奶粉”事件论我国的食品监管法律制度完善[A];创新沈阳文集(C)[C];2009年

4 王耀东;;技术向工程转化中媒体的社会责任[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虞崇胜;;WTO与新世纪中国政治文明建设之路[A];入世与政府先行[C];2002年

6 虞崇胜;王洪树;;论政府在公共理性形成机制中的作用[A];政府创新的理论与实践[C];2006年

7 陶庆;;旋转的“认同环”:“福街商会”的象征与仪式[A];北京大学海峡两岸第二届公共管理论坛——传统文化与公共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时红秀;;从细节中窥见历史,在真实中发现理论——对《打工者社会空间的生产——番禺打工者文化服务部的个案研究》一文的评论[A];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广东卷)(第六集)[C];2008年

9 师曾志;;近年来我国网络媒介事件中公民性的体现与意义[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多元文化、和谐社会与可选择的现代性:新媒体与社会发展”新闻传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7年

10 许静;辛亮;;新媒体环境下公共领域的建构——从“黑砖窑事件”谈起[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多元文化、和谐社会与可选择的现代性:新媒体与社会发展”新闻传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康德强;传统体育养生的文化哲学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丁宇飞;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法律探索[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吴晓晖;论宏观调控决策的法律调整[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吴瑛;中国话语权生产机制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黄芳;跨语际文学实践中的多元文化认同[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张海斌;转型社会中的乡村自治与法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夏桂平;基于现代性理念的岭南建筑适应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10 银晓丹;企业国有资产监管法律制度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廉靖;基于社区发展的我国农村矛盾化解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杜国宏;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我国农业投资法律制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胡纯;基于社区发展的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张兵;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张磊;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6 李红颜;商人自治组织的发展及相关法律思考[D];河北大学;2007年

7 苏焕菊;我国农村养老保险法律制度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8 侯成智;国际环境非政府组织与国际环境法的发展:参与·创新·推动[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9 顾博;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理论探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10 肖兴;环境权入宪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守文;略论经济法上的调制行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5期

2 管斌;;中国经济法学总论30年研究:关键词视角[J];北方法学;2009年04期

3 冯果;;法解释学等传统法学方法——未来中国经济法学的主流研究方法[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4 李国强;加快推进我国行业协会管理体制改革[J];中华纸业;2004年04期

5 莫于川;行政职权的行政法解析与建构[J];重庆社会科学;2004年01期

6 张献勇;刍议行政委托的概念和特征[J];当代法学;2003年04期

7 韩宁;程林;;行政委托若干问题研究[J];当代经理人;2006年07期

8 郭忠华;吉登斯的权力观[J];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9 郑春荣;;合作主义理论在德国的发展与实践[J];德国研究;2008年04期

10 王保树,邱本;经济法与社会公共性论纲[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单吉X;从有机认证制度看中国有机农业发展[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2 蔡磊;非营利组织基本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3 张利国;安全认证食品管理问题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4 雷华;政府规制理论与实证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7年

5 于永娟;第三方认证信用的品牌经济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会斌;技术性贸易壁垒中的国际认证问题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2 黄勇;非营利性中介组织的经济学分析[D];浙江大学;2001年

3 晏胜昔;论我国统一认证法律制度的建立[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4 叶长青;我国国际认证对出口影响的研究[D];暨南大学;2004年

5 孙大伟;我国质量认证体系运行机制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6 张金岭;经济法视域内经济民主的解析与建构[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

7 邓淑芬;基于博弈方法的食品安全问题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8 金玲玲;WTO对食品安全问题的规制[D];吉林大学;2007年

9 熊小玲;产品认证法律制度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10 罗理勇;茶叶质量安全认证现状及发展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一周人物[J];中国经济周刊;2014年30期

2 ;[J];;年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申东;缺第三方认证汽车消费维权“长进”缓慢[N];法制日报;2013年

2 通讯员 邓春 刘丽平;第三方认证首次引入电力系统[N];中国电力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吴琼;第三方认证有望推动二手车市[N];上海证券报;2008年

4 记者 赖文忠;第三方认证纳入检验检疫日常监管[N];福建日报;2010年

5 郑娟;采信第三方认证让检企受益[N];中国国门时报;2012年

6 记者 董馨;二手车销售新模式 第三方认证引领行业健康发展[N];长春日报;2013年

7 王惜纯;近3000家企业获第三方认证[N];中国国门时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王惜纯;出口到美国的食品需经第三方认证[N];中国质量报;2008年

9 王迪;拟推第三方认证体系[N];医药经济报;2009年

10 学友;申请第三方认证[N];国际商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于永娟;第三方认证信用的品牌经济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高琦;第三方网上支付的经济学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3年

2 郭胜男;第三方网上支付使用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3 谢俊;第三方信任印章披露内容与消费者信任的实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4 龚裕娟;第三方认证检测实验室的项目管理[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5591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15591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4a7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