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行政法论文 >

集体土地征收补偿市场标准的立法构建

发布时间:2018-03-09 02:01

  本文选题:集体土地征收补偿标准 切入点:产值倍数 出处:《理论月刊》2015年1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土地征收的关键在于确定其补偿标准,公平补偿是其理性目标。然而,现行的"产值倍数"、"区片综合地价"标准之于公平补偿目标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基于被征土地原用途的"产值倍数"标准忽略了土地区位、土地发展权等因素;"区片综合地价"标准忽视了土地所有权的财产价值,是对被征地农民的一次性综合补偿。在市场经济时期,集体土地征收补偿引入市场价格机制,按"市场价格"标准进行补偿,能充分保障农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同时,应通过公正的参与程序和制度规范,控制"市场价格"标准下的土地投机风险。
[Abstract]:The key to land expropriation is to determine its compensation standard, and fair compensation is its rational goal. The current "multiple of output value" and "comprehensive land price of area" have some limitations to the objective of fair compensation. The criterion of "multiple of output value" based on the original use of the land has neglected the land location. The criterion of "comprehensive land price" ignores the property value of land ownership and is a one-off comprehensive compensation to the peasants who have been expropriated. In the period of market economy, collective land expropriation compensation is introduced into the market price mechanism. Compensation according to the standard of "market price" can fully guarantee the peasants' right to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Meanwhile, the risk of land speculation under the criterion of "market price" should be controlled through fair participation procedure and system standard.
【作者单位】: 辽宁大学法学院;辽宁石油化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11BFX066) 辽宁省社科规划基金(L14BJY029)
【分类号】:D922.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李燕;秦明周;马小媛;张颖磊;;我国农村土地征用若干问题的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1年04期

2 李蕊;国外土地征收制度考察研究——以德、美两国为重点考察对象[J];重庆社会科学;2005年03期

3 于建嵘;土地问题已成为农民维权抗争的焦点——关于当前我国农村社会形势的一项专题调研[J];调研世界;2005年03期

4 钟水映;黄建国;;征地统一年产值标准和区片综合地价引发的新困境[J];国土资源;2007年06期

5 邵彦敏;;马克思土地产权理论的逻辑内涵及当代价值[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6年03期

6 郭岚;土地征用制度的国际比较及政策建议[J];外国经济与管理;1996年05期

7 程文仕;曹春;杜自强;刘学录;徐波;岑国璋;;基于市场决定理念下的征地补偿标准确定方法研究——以甘肃省张掖市城市规划区为例[J];中国土地科学;2009年09期

8 唐朝光;蒋文能;;基于市场价格的集体土地征收补偿研究[J];学术论坛;2012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卫红;;我国农村土地纠纷成因透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5期

2 常士正;;当前我国农民维权行为的博弈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31期

3 李雪芬;;路径依赖视角下完善土地征收制度的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0期

4 张建文;;征收中土地增值利益的公平分享问题[J];中国不动产法研究;2009年00期

5 赵云海;;各国(地区)对土地征收中公共利益法律界定之比较[J];中国城市经济;2010年11期

6 陆学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改革现行土地制度[J];东南学术;2007年03期

7 梅东海;;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农村土地冲突分析——现状、类型与趋势[J];东南学术;2008年06期

8 刘刚;;农地纠纷中的乡村权力与权威——对一起农地纠纷的调查分析[J];东南学术;2008年06期

9 樊红敏;;基层民主建设的基本特征与发展走向[J];东南学术;2010年05期

10 黄辉祥;刘宁;;农村社会稳定:现存问题剖析与实现机制探求——基于制度主义的研究[J];东南学术;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粟岚;李江云;;失地农民群体性事件应急管理初探[A];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危机预警预控管理系统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李怀;高磊;;我国农地流转中的多重委托代理结构及其制度失衡解析——从当前我国重庆、成都、四川、广东等省土地产权流转案例中得到的启示[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李志明;;空间反抗与社会公正——对城市边缘区违法建设问题的另类解读[A];城市规划面对面——2005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下)[C];2005年

4 凌学东;;集体土地上房屋估价方法研究[A];中国房地产估价与经纪2015年第1期(总第110期)[C];201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崔宝敏;我国农地产权的多元主体和性质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高磊;产权效率的演进逻辑与考量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3 刘鑫渝;土地制度变迁视野下的哈萨克牧区社会[D];吉林大学;2011年

4 杨猛;新农村建设视阈下的农村纠纷多元解决机制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方菲;伦理视阈下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张丽;农地城市流转中的农民权益保护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朱静辉;地权增值分配的社会机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8 王淑华;城乡建设用地流转法律制度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9 王心良;基于农民满意度的征地补偿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10 黄伟;我国农村承包地流转机制创新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卞晓伟;新时期我国农村纠纷的多元化解决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纪召雷;我国土地储备法律制度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梅林竹;我国城市房屋拆迁法律规制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4 蔚玲;广州市农村出嫁女权益保障实证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5 李爱平;农村群体性事件处置中公安机关的作用与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6 费薄奥;我国公益性拆迁补偿的法律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7 崔翔;现阶段中国群体性事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白东芳;我国征地补偿标准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9 赵智一;我国城市房屋征收补偿程序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10 周朋;集体土地征收实体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燕;秦明周;马小媛;张颖磊;;我国农村土地征用若干问题的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1年04期

2 张建飞;;征地过程中农民权益的法律保护——征地法律制度完善探析[J];法学杂志;2006年02期

3 黄征学;;土地征用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思路[J];中国发展观察;2006年05期

4 鲍海君,吴次芳;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J];管理世界;2002年10期

5 郑美珍;;其他国家(地区)关于土地征收补偿的规定及借鉴[J];国土资源情报;2011年10期

6 万朝林;失地农民权益流失与保障[J];经济体制改革;2003年06期

7 洪名勇;论马克思的土地产权理论[J];经济学家;1998年01期

8 邵彦敏;;马克思土地产权理论的逻辑内涵及当代价值[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6年03期

9 彭开丽;李洪波;;美国的土地征用补偿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农业科技管理;2006年06期

10 邹秀清;;农地非农化:兼顾效率与公平的补偿标准——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应用[J];农业技术经济;2006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周建春;耕地估价理论与方法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梁桂芝;;关于我国土地征收补偿制度的思考——兼论对国际土地征收补偿制度的借鉴[J];学理论;2010年36期

2 胡瓷红;;论土地征收补偿原则——以比较法为视角[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3 王兴运;;土地征收补偿制度研究[J];中国法学;2005年03期

4 薛刚凌,王霁霞;土地征收补偿制度研究[J];政法论坛;2005年02期

5 柳晶晶;;现行土地征收补偿制度的缺陷及对策[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6 何军;;试析土地征收补偿的法律理论基础[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7年04期

7 马新民;;现行农村土地征收补偿立法存在的缺陷及完善[J];乡镇经济;2007年04期

8 伍利蓉;;农村土地征收补偿中相关问题及对策[J];凯里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9 张旺;;浅析我国土地征收补偿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J];消费导刊;2007年11期

10 刘璇;;论土地征收补偿原则[J];法制与社会;2008年3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新民;;农村土地征收补偿的基本原则[A];新农村建设的制度保障[C];2005年

2 韦东;朱连奇;屠高平;;我国土地征收补偿制度的演变及创新研究[A];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创新与政策导向专辑[C];2006年

3 郑卫国;;永春县土地征收补偿问题的思考与对策[A];福建省土地学会2012年年会论文集[C];2012年

4 吴行政;;中国农村土地征收补偿法律问题研究[A];新农村建设的制度保障[C];2005年

5 任国华;;集体土地征收补偿若干问题的思考——兼为制定集体土地征收补偿条例建议[A];福建省土地学会2012年年会论文集[C];2012年

6 薛刚凌;王霁霞;;土地征收补偿制度研究[A];修宪之后的中国行政法——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汪沪平;唐胜春;;集体土地征收补偿法律问题研究[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8 岳红强;;社会转型期土地征收补偿制度的私法建构——以国外土地征收补偿制度为借鉴[A];2013年第四届全国民商法学博士生学术论坛论文摘要集[C];2013年

9 林红梅;柯水根;;从土地征用补偿案件看我国土地征收补偿制度的缺失——关于失地农民问题的理论探讨[A];“征地制度改革与集体土地流转”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10 胡建;;市民社会语境中农民与国家的冲突和缓和:以集体土地征收补偿立法为维度[A];2012年第三届全国民商法学博士生学术论坛论文摘要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全国政协委员 彭雪峰;完善农村土地征收补偿法律制度[N];人民政协报;2013年

2 杨学莹;山东:土地征收补偿安置费农民拿八成[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0年

3 重庆大学法学院 陶世祥;完善我国土地征收补偿制度的思考[N];学习时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王营;集体土地征收补偿条例初拟民间版本[N];21世纪经济报道;2012年

5 记者 郭晋晖;专家建言:集体土地征收补偿应向农民倾斜[N];第一财经日报;2012年

6 北京市延庆县人民法院 徐小飞;提高土地征收补偿 依法而行因情而变[N];人民法院报;2012年

7 记者 刘贡;三亚提高土地征收补偿标准[N];海南日报;2011年

8 彭斐;集体土地征收补偿条例或将出台[N];中国建设报;2012年

9 王德聪;把群众利益作为头等大事抓实[N];毕节日报;2011年

10 李瑛;襄阳力争将征地矛盾化解在最基层[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罗文春;基于农民意愿的土地征收补偿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2 刘征;我国土地征收补偿制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3 陈莹;土地征收补偿及利益关系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艳秋;我国土地征收补偿制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2 杨哲;我国土地征收补偿法律制度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3 刘璇;土地征收补偿方式研究[D];湘潭大学;2009年

4 陈鸿煦;我国土地征收补偿制度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5 贺斐;我国土地征收补偿法律制度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6 武光太;我国土地征收补偿制度研究[D];华侨大学;2006年

7 周娜;论我国土地征收补偿制度之完善[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8 朱胄;我国土地征收补偿法律问题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9 李琳;公路建设中土地征收补偿法律制度完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10 杨柳青;论我国土地征收补偿费用的分配[D];湘潭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5864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15864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e11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