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以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的环境法制转型
本文选题:环境质量改善 切入点:环境管理模式 出处:《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中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人民群众对于环境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中国"十三五"规划提出了环境保护工作应该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以环境质量改善为目标导向的环境管理模式正在形成。新的环境管理模式更重视公众的切身感受及其环境权益的实现,其管制目标理念、法律义务和责任设定、管制措施等与污染控制为目标导向的管理模式有明显的不同。管理模式的改变对环境立法、执法和司法都提出了新要求、新挑战,应当以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进行环境法制转型,在立法目的、法律制度和司法救济等方面进行回应。
[Abstract]:China has entered the critical stage of building a well-off society in an all-round way, and the people's demand for environmental quality is increasing day by day.China 's 13th Five-Year Plan proposed that the core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work should be to improve environmental quality. The new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model is taking the environmental quality improvement as the goal direction. The new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mode pays more attention to the public's personal feeling and the realization of the environmental rights and interests, and its regulation goal idea, legal obligation and responsibility setting, The change of management mode puts forward new requirements and challenges to environmental legislation, law enforcement and administration of justice. The transformation of environmental legal system should be based on the improvement of environmental quality, and should be responded to in the aspects of legislative purpose, legal system and judicial remedy.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法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生态文明法律制度建设研究”(14ZDC029);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环境修复司法制度研究”(16AFX020)
【分类号】:D922.6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新加坡环境质量继续高居亚洲榜首[J];环境科学动态;2001年02期
2 ;关注环境质量[J];质量指南;2002年11期
3 莫成雄;海南生态和环境质量位居全国第一[J];生态经济;2004年07期
4 R·布鲁斯·赫尔 ,戴维·里彻特 ,何百华;认识环境质量(上)[J];国外社会科学文摘;2004年06期
5 ;国务院立环保“军令状” 未来十五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J];工业安全与环保;2006年03期
6 赵英民;;加大科技创新力度 为改善环境质量提供全面技术支撑[J];环境保护;2008年01期
7 ;苏泽群谈环保工作:广州环境质量迟早赶上巴黎[J];广州环境科学;2009年01期
8 杨钟馗;杨俊;;收入差异与环境质量关系效应:一个文献综述[J];改革;2011年02期
9 汪小泉;;打造一条环境质量强市之路[J];杭州(周刊);2011年12期
10 吕红;温汝俊;;环境质量的主观性感受与客观性指标刍议[J];环境保护;2013年1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骆永明;赵其国;;环境质量与持续发展[A];青年学者论土壤与植物营养科学——第七届全国青年土壤暨第二届全国青年植物营养科学工作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2 李桂祥;罗星晔;陈颖;刘三长;明洪武;;桂林市农村环境质量试点监测村土壤环境质量调查[A];十一五农业环境研究回顾与展望——第四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王轼;陈建平;;银川市经济与环境质量变化趋势分析研究报告[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09年
4 姜世中;;成都市府南河水环境质量多级灰关联评价[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5 仉志余;王煊军;刘祥萱;;一种用灰色系统理论评价环境质量的新方法[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进展——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4卷)[C];1997年
6 林宏;李刚;;环境质量的改善对城市发展的促进作用[A];发展循环经济 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王帅;;城市基础建设对沈阳市环境质量改善的影响[A];2012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12年
8 胡家忠;;环境质量地方政府负责考核机制的思考[A];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八卷)[C];2013年
9 康利荥;;浅析环境质量改善对沈阳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A];2012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12年
10 钟娇娥;金肇熙;黄昭瑜;;深圳市基本农田环境质量的监测及评价[A];全国耕地土壤污染监测与评价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凌翌;环保智囊团把脉我市环境质量[N];成都日报;2007年
2 曹小佳;四川定期分析环境质量[N];中国环境报;2006年
3 邵高波;加大监管力度 提高环境质量[N];运城日报;2008年
4 记者 易继哲;环保部表彰奥运会环境质量保障先进[N];中国石化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刘娜;我市今年城区环境质量持续改善[N];榆林日报;2012年
6 本报记者 李旭亮 通讯员 张林霞;实现环境质量领先目标[N];中国环境报;2013年
7 本报前方记者 陈昊 张晓哲 李杨;保障环境质量,,政府责无旁贷[N];中国经济导报;2013年
8 记者 郭媛;我市环境质量总体良好[N];汕头日报;2013年
9 任晓明;加快推进全面改善省城环境质量工作[N];太原日报;2013年
10 首席记者 秦德胜 实习生 金炜;突破重点难点 改善环境质量 全力完成今年生态市建设任务[N];绍兴日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郭天配;中国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及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2 李达;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D];复旦大学;2007年
3 杨丙丰;环境质量遥感评价的熵模型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0年
4 杨钟馗;收入不平等与环境质量[D];重庆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振权;安徽省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的关系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2 王勇;湖北省产业结构与环境质量的耦合协调关系研究[D];贵州大学;2015年
3 许龙;辽宁省能源消费对环境质量影响的计量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4 张豪;环境质量与宏观经济的关系[D];华侨大学;2016年
5 黄深;城市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关系的研究[D];华南农业大学;2016年
6 蒋晓东;我国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研究[D];湖南大学;2015年
7 于子江;乌鲁木齐环境质量动态模型研究[D];新疆大学;2002年
8 王伟;陕西环境质量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9 吴君兰;闵行区基本农田环境质量现状调查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10 黄莲子;浙江工业化发展水平与环境质量的关系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5908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15908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