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行政法论文 >

农村反贫困战略中的社会救助策略——《社会救助暂行办法》的分析与思考

发布时间:2018-03-31 21:32

  本文选题:农村反贫困 切入点:贫困人口 出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2期


【摘要】:农村摆脱贫困,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社会救助的价值追求与反贫困的目标高度契合,成为农村反贫困战略必须坚持的正确选择。剖析现有策略的不足,通过分析《社会救助暂行办法》的规定提出:完善社会救助法律链接;均衡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联动社会救助与就业机制;严格审核救助资格,实行分类施保和动态管理;拓宽救助资金来源渠道,健全资金监管制度。使社会救助策略在推动农村反贫困中发挥最大功能。
[Abstract]:Getting rid of poverty in rural areas is an important goal of building a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and building a well-off society in an all-round way. The value pursuit of social assistance is highly compatible with the goal of anti-poverty. To become the correct choice of the rural anti-poverty strateg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existing strategies, and puts forward the following points: perfecting the legal link of social assistance, balancing economic policy and social policy, and analyzing the provisions of "interim measures for Social Assistance". Linkage social assistance and employment mechanism; strict examination of relief qualifications, implementation of classified protection and dynamic management; broaden the sources of relief funds, improve the system of supervision of funds, so that social assistance strategy in promoting rural anti-poverty play the largest role.
【作者单位】: 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资助项目(2013SC47)
【分类号】:F323.8;D922.182.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李乐为;王丽华;;就业激励和援助:贫困救助制度演进和优化的基本取向[J];甘肃社会科学;2011年03期

2 王丽华;孟湘泓;;反贫困视觉下的我国社会救助制度安排[J];甘肃社会科学;2012年02期

3 褚福灵;;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科学架构研究[J];社会保障研究;2010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丽华;孟湘泓;;反贫困视觉下的我国社会救助制度安排[J];甘肃社会科学;2012年02期

2 褚福灵;;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构建“大社会保障”理论体系[J];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3 华逢林;;县域社会工作委员会职能的行使路径——以“专业社会工作者的工作模式”为发展方向[J];社会工作(下半月);2010年10期

4 田朝晖;孙饶斌;张凯;;三江源生态移民的贫困问题及其社会救助策略[J];生态经济;2012年09期

5 金家厚;;2012年中国社会学:研究与观点[J];前沿;2013年01期

6 李春根;应丽;;指标代理法:农村低保对象瞄准新机制[J];社会保障研究;2014年01期

7 蒋悟真;陈陌阡;;社会救助措施的立法现状及其走向[J];社会保障研究;2014年03期

8 文建龙;;新中国前30年的反贫困实践及其经验教训[J];攀登;2014年05期

9 罗云方;于高杨;;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农民土地发展权研究[J];人民论坛;2014年35期

10 马世硕;;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筹集模式浅析[J];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2014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胡永健;王宝剑;;准家计调查与农村低保瞄准机制研究[A];科学发展·生态文明——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九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吴连霞;中国养老保险制度变迁机制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2年

2 谭磊;中国城镇社会福利事业社会化转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3 文雯;中国城市低保制度的减贫与再分配效应研究[D];南开大学;2013年

4 丁杨;城市化背景下的粮食安全保障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5 范永忠;中国农村扶贫资金效率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刘玉森;于彤;李玉芬;;借鉴浙江经验 建立农村低保制度[J];中国科技投资;2006年03期

2 李春根;李建华;;农村低保制度:政府行为与政策结论[J];财政研究;2009年01期

3 张时飞;唐钧;;辽宁、河北两省农村低保制度研究报告[J];东岳论丛;2007年01期

4 刘国根;罗华菊;王玉萍;;贫困山区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实践与思考[J];财政与发展;2007年06期

5 李琴;;农村低保群体的社会态度及影响因素分析[J];法制与社会;2011年16期

6 党晓锋;;甘肃省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J];发展;2008年10期

7 洪大用;;社会救助的目标与我国现阶段社会救助的评估[J];甘肃社会科学;2007年04期

8 李乐为;王丽华;;就业激励和援助:贫困救助制度演进和优化的基本取向[J];甘肃社会科学;2011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李春根邋李建华;[N];农民日报;2007年

2 胡锦涛;[N];人民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振军;甘肃省不同类型区域的农村社会保障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勇;中国政府农村反贫困战略措施的缺失及其优化[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2 赵天石;从文化出发的反贫困战略措施[J];理论前沿;1999年12期

3 王永成;;中国反贫困战略评析[J];理论与当代;2006年06期

4 柯元;杨和明;;基于公平与效率视角的中国农村反贫困战略评析与展望[J];求实;2012年10期

5 陈国荣;实施生态化反贫困战略 实现可持续发展[J];前进;1999年12期

6 张乖利;扶贫到户个体反贫困战略的形成与实施[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7 王治坤,廖鸿,高华俊,任振兴,顾磊,张世峰,陈日发;我国城镇贫困状况与反贫困战略[J];中国民政;2001年08期

8 季建林;;实施反贫困战略 巩固党的执政地位[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9 陶成玉;;论反贫困与社会发展[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10 张俊海;从陕西扶贫运作实践谈反贫困战略调整[J];青年学刊;199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赵心愚;;反贫困战略藏区现代化问题刍议[A];“西藏和其他藏区现代化道路选择”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2 陈剩勇;;下山脱贫与西民东迁——浙江农民“下山脱贫”的经验与我国反贫困的战略选择[A];人类学与乡土中国——人类学高级论坛2005卷[C];2005年

3 康晓光;;90年代中国贫困与反贫困战略[A];中国扶贫论文精粹[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赵曦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西部农村传统反贫困战略须转型[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本报评论员 付小为;思考中国反贫困战略及前景[N];长江日报;2011年

3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张晓 西安交通大学 叶普万;世界反贫困战略若干问题探析[N];中国人口报;2006年

4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洪大用;推进更加积极务实的反贫困战略[N];中国社会报;2008年

5 中国人民大学 郑功成;我国新时期的反贫困战略[N];光明日报;2014年

6 本报特派记者 李新烽;恢复内战创伤[N];人民日报;2001年

7 本报评论员 肖擎;中国反贫困战略步入新阶段[N];长江日报;2011年

8 省委党校学术委员会委员 教授 宋圭武;提高贫困群体的幸福水平[N];甘肃日报;2013年

9 记者 裴闯 石新荣;乡村旅游:中国反贫困战略的黄金道[N];新华每日电讯;2004年

10 黄方毅;民企应制定反贫困战略[N];中华工商时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尚sベ,

本文编号:16925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16925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bdd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