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行政法论文 >

我国区域环境执法的模式探究

发布时间:2018-04-03 12:27

  本文选题:区域环境执法 切入点:模式 出处:《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7年06期


【摘要】:借助政府的执法实践以及学者的理论探索,我国业已形成整合、督政、合作三种区域环境执法模式。在上述三种执法模式中,整合模式和督政模式的实施成本较高且难以有效消除行政区划对环境执法的阻隔;相较而言,合作模式的实施成本较小且有利于地方政府积极性、主动性的发挥,因而更有利于保证我国区域环境执法的效果,应作为我国区域环境执法的首选模式。为了促成合作模式在我国区域环境执法领域的全面应用,应依循合作理念从下述三个层面对其进行完善:首先,明确区域环境执法的主体,并以促成上述主体间的执法合作作为实施区域环境执法的基本路径;其次,界定区域环境执法的客体,提高区域环境执法合作的针对性、实效性;最后,建立健全区域环境执法信息共享、外部监督以及利益平衡等保障机制,以促进区域内地方政府间环境执法合作的顺利实施。
[Abstract]:With the help of the law enforcement practice of the government and the theoretical exploration of the scholars, three regional environmental law enforcement modes have been formed in China: integration, supervision and cooperation.In the above three law enforcement models, the implementation cost of the integration model and the administrative supervision model is high and it is difficult to effectively eliminate the barriers of administrative divisions to environmental law enforcement; compared 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cooperation model, the implementation cost of the cooperation model is relatively small and is conducive to the enthusiasm of local governments.Therefore, it is more beneficial to ensure the effect of regional environmental law enforcement in China, and should be the preferred mode of regional environmental law enforcement in China.In order to promote the comprehensive application of the cooperation model in the field of regional environmental law enforcement in China, we should perfect it from the following three levels according to the concept of cooperation: first, make clear the subject of regional environmental law enforcement.And to promote the law enforcement cooperation among the subjects as the basic path to implement regional environmental law enforcement; secondly, define the object of regional environmental law enforcement, improve the pertinence and effectiveness of regional environmental law enforcement cooperation; finally,To establish and improve the regional environmental law enforcement information sharing, external supervision and interests balance, and other safeguard mechanisms to promote the smooth implementation of regional environmental law enforcement cooperation between local governments.
【作者单位】: 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淮海工学院;
【基金】:201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污染源环境监管的信息失灵及其治理研究》(项目编号:12BFX121) 江苏高校区域法治发展协同创新中心2014年度重点课题《区域环境治理法律机制研究》(项目编号:JSFZFZ14D06)之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D922.6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雪梅;;论我国区域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J];科技管理研究;2008年07期

2 鸥志敏;谭婷莉;;跨区域环境合作概况及运行机制的构建[J];法制与社会;2009年11期

3 马中;石磊;崔格格;;关于区域环境政策的思考[J];环境保护;2009年13期

4 任建兰;张伟;张晓青;程钰;;基于“尺度”的区域环境管理的几点思考——以中观尺度区域(省域)环境管理为例[J];地理科学;2013年06期

5 陈国阶;;区域环境学刍议[J];重庆环境科学;1989年01期

6 张四维;马斌;;用系统工程管理工业区域环境[J];经济管理;1995年02期

7 李同升,马乃喜;区域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在我校举行[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06期

8 左犀;;探索区域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之路——记全国区域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J];环境;1997年01期

9 周航;黄琳;;城镇化进程中的区域环境成本及其计量探析[J];商业经济;2014年03期

10 戴明忠,王腊春,窦贻俭;区域环境问题和区际环境协作[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万薇;张世秋;邹文博;;区域环境管理机制:国际经验与借鉴思考[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09年

2 张云;;论跨区域环境成本补偿机制[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09年

3 许奇;;改善区域环境 建设宜居宣武[A];200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卷)[C];2008年

4 钟卫红;;泛珠三角区域环境合作:现状、挑战及建议[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三)[C];2006年

5 马小玲;;大珠三角环境保护合作进展与区域环境管治分析[A];粤港澳区域合作与发展报告(2010~2011)[C];2011年

6 戈华清;;论我国跨行政区域环境监管机制[A];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防灾减灾——2012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12年

7 籍伟;;区域环境风险专项评价体系探讨[A];2014年中国环境影响评价研讨会大会报告集[C];2014年

8 杨倩;;浅论区域环境问题的法律解决机制——从区域经济的角度[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三)[C];2006年

9 马小玲;;应用产权理论推进粤港区域环境、自然资源制度创新[A];“区域经济整合:模式、策略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10 易凌;鲁勇睿;;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的区域环境法规冲突与协调——以长三角为例[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王媛;统筹规划彻底改善区域环境[N];哈尔滨日报;2013年

2 记者 陈丽平;地方政府对本区域环境负责[N];法制日报;2013年

3 本报记者 杜铭;区域环境管理应一体化[N];经济日报;2014年

4 郭海洋 博士;美国的区域环境管理[N];中国环境报;2003年

5 记者 黄勇 步雪琳;齐心协力共同应对区域环境问题[N];中国环境报;2006年

6 记者 李慧良;省环保局区域环境问题督查组督查整改情况[N];长治日报;2007年

7 闫艳 李玉芳 高杰;区域环境战略研究进展顺利[N];中国环境报;2008年

8 记者 刘作霖;我市区域环境安全防控试点工作通过验收[N];徐州日报;2011年

9 周李锋;析军事区域环境管理[N];战士报;2013年

10 记者 张晨曦;改善环境质量 推动成渝两市区域环境资源高效利用[N];成都日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仕兵;区域环境友好度评价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2 游德才;区域一体化对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作用机制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东睿;成都至兰州铁路(四川段)区域生态系统影响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2 谭炜懿;完善跨区域环境污染协作性治理的对策研究[D];湘潭大学;2015年

3 叶伦文;区域环境预警研究——以四川省邛崃市为例[D];四川大学;2003年

4 杨涛;中国区域环境督查机构职权研究[D];西北大学;2015年

5 张昕;当代城市公共艺术与区域环境的关系模式研究[D];东华大学;2013年

6 黄琳;城镇化进程中的区域环境成本管理研究[D];哈尔滨商业大学;2014年

7 李娜;日本区域环境外交研究[D];山西大学;2011年

8 许春晖;区域环境苔藓中PAHs污染特征研究及源解析[D];南昌大学;2010年

9 罗田;NAFTA背景下美国和墨西哥的区域环境合作[D];复旦大学;2010年

10 王晓岑;中部地区环境友好度分析及政策建议[D];合肥工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7051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17051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188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