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对征地补偿的影响与制度改革
本文选题:土地承包关系 + 长久不变 ; 参考:《中州学刊》2015年07期
【摘要】: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政策是我国未来农村土地制度建设的基本方向,该政策的实施势必会对征地补偿产生深远影响,因此,构建相配套的征地补偿标准测算及收益分配新规则显得十分必要。研究认为,征地补偿标准应包含农地农用状态下的权利价值和农地转用下的发展权价值两部分,国家通过税收参与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剩余土地增值收益在集体经济组织、失地农民之间根据既定规则进行有序合理分配,同时应兼顾无地农民、农村妇女、农村大学生、农地转入方等特殊群体的利益。最后,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下征地补偿制度改革应与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户籍制度改革、财政制度改革关联互动,实现相关政策制度改革的同步推进与有机衔接。
[Abstract]:The policy of "long-term invariance" of the land contract relationship is the basic direction of the future rural land system construction in China.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is policy will inevitably have a far-reaching impact on the compensation for land requisition. It is necessary to construct the corresponding compensation standard for land requisition and new rules of income distribution.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the compensation standard of land expropriation should include two parts: the value of right under the condition of agricultural land and the value of right to development under the condition of farmland conversion. The state participates in the distribution of land value-added income through taxation, and the surplus land value-added income is distributed in collective economic organizations.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rules, landless farmers should be allocated in an orderly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the interests of special groups, such as landless farmers, rural women, rural college students and agricultural land transferees, should be taken into account at the same time. Finally, the land requisition compensation system reform should interact with the land property right system reform, the household registration system reform and the financial system reform under the "long-term invariant" of the land contract relationship, so as to realize the synchronous promotion and organic connection of the relevant policy system reform.
【作者单位】: 电子科技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农地产权模糊性对征地补偿的影响与制度联动改革研究”(14SFB30029)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农地权利市场化配置下家庭农场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实现机制研究”(14CGL026) 2014年中央高校基本业务费资助项目(ZYGX2014J108)
【分类号】:D922.3;F321.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柯华庆;;法律经济学视野下的农村土地产权[J];法学杂志;2010年09期
2 刘祥琪;陈钊;赵阳;;程序公正先于货币补偿:农民征地满意度的决定[J];管理世界;2012年02期
3 罗文岚;;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土地制度改革探析[J];桂海论丛;2014年04期
4 覃刚;;如何理解农村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J];当代贵州;2010年16期
5 张红宇;李伟毅;;人地矛盾、“长久不变”与农地制度的创新[J];经济研究参考;2011年09期
6 周其仁;;农地产权与征地制度——中国城市化面临的重大选择[J];经济学(季刊);2004年04期
7 刘晓英,南灵;明晰农地产权 改革征地补偿[J];农村经济;2005年01期
8 朱一中;曹裕;;农地非农化过程中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研究——基于土地发展权的视角[J];经济地理;2012年10期
9 祝天智;张文壕;;征地中的利益关系失调及其治理[J];理论探索;2014年03期
10 朱晓刚;;发展权视角下农地征收补偿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14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申山;;建立土地征收市价补偿机制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11期
2 牛建立;;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利益保护问题的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8期
3 王慧娟;贾永飞;;南京市郊区失地农民保障问题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9期
4 刘雯波;;我国土地发展权研究现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9期
5 王青;陈志刚;周建春;;耕地保护补偿标准与分配方案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6期
6 周华波;严金泉;张星星;杨柳;;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指标与现实状况矛盾化解——以苏州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9期
7 王静;;天津市农地资源正外部性价值的测量[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4期
8 孙楠;卓成刚;;国内土地发展权理论研究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5期
9 陈晓芳;;我国土地储备制度正当性考辨——以收储范围为视角[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10 李保平;;农地过度征收及其制度约束[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怀;高磊;;我国农地流转中的多重委托代理结构及其制度失衡解析——从当前我国重庆、成都、四川、广东等省土地产权流转案例中得到的启示[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宋振兴;;关于宅基地的产权配置与征收过程中利益分配的探讨[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魏建;张广辉;;城市房屋的“拆迁”与“征收”:“责任规则”到“产权规则”[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4 柯西;柯华庆;;农村集体土地产权界定的法律经济分析[A];2012年度(第十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5 许可;;从法律博弈论看土地所有权制度设计——以征地补偿为中心[A];2012年度(第十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6 孙静静;师学义;;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分解的地方政府博弈分析——以市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例[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叶艳妹;孙帅;;征地补偿标准差异性研究——基于黑龙江省征地区片综合地价的实证分析[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许建明;;两岸农业合作中的土地问题与土地配置方式选择——以闽台为例[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姜广辉;孔祥斌;张凤荣;;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分析[A];2008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侯巧莲;贾艳杰;;征地增值收益分配思路探讨[A];2008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祥琪;我国征地补偿机制及其完善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罗瑞芳;城市化背景下农村宅基地集约利用机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林丹;基于城乡协调发展的征地补偿制度改革[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高磊;产权效率的演进逻辑与考量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5 高丽丽;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与农用地分等整合方法及成果应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6 刘金国;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价格评估理论与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齐睿;我国征地冲突治理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张丽;农地城市流转中的农民权益保护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朱静辉;地权增值分配的社会机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10 孙建伟;涉地农民住房权与生存权保障实证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荣鑫;农地家庭经营法权关系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郭华炜;论集体荒地承包经营权制度的完善[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涂如兰;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完善[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4 张奇;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5 丘文荣;南登屯村庄规划的人类学考察[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6 赵伟;城中村区域租赁住宅特征价格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7 张歌;上海市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不同类型的比较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8 张亚静;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分配方法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1年
9 李鑫;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尚慧;丘陵区耕地种植规模与生产效率的关系[D];西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端洪;;排他性与他者化:中国农村“外嫁女”案件的财产权分析[J];北大法律评论;2003年00期
2 莫扶民;公有产权市场度理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06期
3 蔡运龙;霍雅勤;;中国耕地价值重建方法与案例研究[J];地理学报;2006年10期
4 刘宁;;农民集体成员征地补偿款分配权的司法保护[J];厦门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1期
5 毛峰;政府该为失地农民做什么——对2942户失地农民的调查[J];调研世界;2004年01期
6 顾钰民;;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7 冯琦;冯叶;叶鹏;;农村集体土地征收补偿费分配纠纷案件特点、成因及对策[J];法律适用;2007年09期
8 "农村土地问题立法研究"课题组;陈小君;;农村土地法律制度运行的现实考察——对我国10个省调查的总报告[J];法商研究;2010年01期
9 杜新波,孙习稳;城市土地增值原理与收益分配分析[J];中国房地产;2003年08期
10 罗文岚;;中国城市化发展模式的土地制度检讨[J];改革与战略;2012年06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郑振源;[N];中国经济时报;2006年
2 浙江省农业厅副厅长 赵兴泉;[N];农民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兴雷;城市扩展过程中的农地非农化:代价性消耗与过度性消耗[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国务院批转农业部关于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意见的通知[J];河北政报;1995年05期
2 ;国务院批转农业部关于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意见的通知[J];河南政报;1995年05期
3 ;国务院批转农业部关于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意见的通知[J];云南政报;1995年05期
4 ;国务院批转农业部关于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意见的通知[J];广西政报;1995年06期
5 ;国务院批转农业部关于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意见的通知[J];江西政报;1995年08期
6 ;国务院批转农业部关于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意见的通知[J];四川政报;1995年12期
7 ;国务院批转农业部关于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意见的通知[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1995年09期
8 ;关于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的意见[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1995年09期
9 ;国务院批转农业部关于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意见的通知[J];陕西政报;1995年10期
10 ;国务院批转农业部关于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意见的通知[J];湖北政报;1995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薛永宏;;稳定土地承包关系是发展农村经济的基础[A];陕西省经济学学会会员代表会议暨第十九次年会论文集[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市委讲师团;为什么要保持现有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N];德州日报;2008年
2 于文静 王立彬;现有土地承包关系将长久不变[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8年
3 北京市人民政府农林办原主任 刘福海 中国农业大学农民问题研究所所长 朱启臻;长包制:土地承包关系 长久不变的实现形式[N];北京日报;2009年
4 北京市人民政府农林办公室原主任 高级经济师 农业部土地永包制研究课题组主持人 刘福海;永包制: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的探索[N];北京日报;2010年
5 记者 欧阳蕾昵;青浦“六结合”稳定完善土地承包关系[N];东方城乡报;2010年
6 徐爱丽;稳定完善土地承包关系切实保护农民合法权益[N];中国改革报;2005年
7 记者 赵彤;长春土地承包关系稳定[N];长春日报;2009年
8 李晓翠;迪庆:进一步稳定土地承包关系[N];云南政协报;2007年
9 全国政协委员 亿利资源集团董事长 王文彪;关于稳定沙漠土地承包关系的建议[N];中华工商时报;2014年
10 ;关于稳定沙漠土地承包关系的建议[N];人民政协报;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胡昕宇;农民视角下的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8918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18918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