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行政法论文 >

地方政府介入集体劳动争议的策略及其影响因素——基于北京市的典型案例

发布时间:2018-05-17 23:25

  本文选题:地方政府 + 集体劳动争议 ; 参考:《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6年03期


【摘要】:近年来我国集体劳动争议案件数量不断增多,地方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和工会等组织积极探索集体劳动争议处理的思路和方法,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处理策略。本文通过分析北京市四个典型集体劳动争议案例,探讨地方政府介入集体劳动争议的策略及其影响因素,发现地方政府介入策略可以从介入主体和控制程度两个维度进行划分,策略选择的行为逻辑是实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合法性的平衡,当地经济发展目标、案件影响范围和案件性质决定了具体的介入策略。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he number of collective labor dispute cases has been increasing in our country. Local governments, labor administrative departments and trade unions have actively explored the ideas and methods of collective labor dispute settlement, and have formed their own unique strategies for dealing with collective labor disputes. By analyzing four typical cases of collective labor disputes in Beijing,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trategie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local governments' intervention in collective labor disputes, and finds that the intervention strategies of local governments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dimensions: the main body of intervention and the degree of control. The behavioral logic of strategy choice is to achieve the balanc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social stability and legitimacy, the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goal, the scope of case influence and the nature of the case, which determines the specific intervention strategy.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
【基金】: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劳动争议调解的过程、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研究”(项目编号:15XNH061)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D922.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春鸣;浅谈企业劳动争议的调节[J];北方经贸;2000年02期

2 ;劳动争议仲裁办事手续(九)劳动争议仲裁参加人的条件[J];劳动保护;2000年08期

3 ;解决劳动争议的途径有哪些?[J];税收与社会;2000年06期

4 ;关于区域性劳动争议调解工作的调查[J];中国工运;2000年05期

5 ;解决劳动争议有哪些途径?[J];中国职工教育;2000年07期

6 ;从事兼职发生劳动争议怎么办?[J];职业技术教育;2002年05期

7 熊成涛;做好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工作[J];中国工运;2002年05期

8 姚韶军;旷工、病假引起的劳动争议[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2年03期

9 裴丽红;;劳动争议及劳动争议处理制度[J];中国社会保障;2003年01期

10 曹晓勇;关于我国劳动争议仲裁体制模式的思考[J];中国劳动;200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婉婷;;劳动争议的预防和处理[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3辑)[C];2010年

2 白保群;;劳动争议仲裁与诉讼的异同[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黄玉华;;劳动争议及其预防[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4 王建平;;当前劳动争议的特点和劳动争议处理中的特殊法律问题[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5 姚彬;黄良军;;对处理劳动争议效率的思考[A];规划·规范·规则——第六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6年

6 顾金林;;简言社区劳动争议调解是构建和谐稳定社会发展的需要[A];“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系列活动征文选[C];2008年

7 刘淑芬;;议劳动争议立法的出现及发展[A];首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0年

8 王中;陈曦;刘显中;侯继山;;我国劳动争议解决制度的反思与重整[A];中国律师2000年大会论文精选(上卷)[C];2000年

9 李航;;正确处理劳动争议仲裁案件问题研究[A];2003’江苏省劳动和社会保障论文集[C];2003年

10 马建军;;涉外劳动争议的法律适用以及司法管辖[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张伟杰;应当高度重视和充分发挥劳动争议调解的作用[N];工人日报;2006年

2 潘跃;工会力推调解解决劳动争议[N];人民日报;2007年

3 郑勇;5月起申请劳动争议仲裁不收费[N];工人日报;2008年

4 史秉恒;甘肃开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宣传日活动[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8年

5 通讯员 佚名;河北:3部门联合通知停止征收劳动争议仲裁费[N];就业时报;2008年

6 记者 顾雯 实习生 杨志;6种劳动争议 街道便可调解[N];南京日报;2009年

7 记者 王宝杰 通讯员 韩云琴;吉林 部署区域性劳动争议调解试点[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9年

8 记者 王渊 通讯员 孙鹏 卞宁;省内首家劳动争议 调解中心在保定成立[N];河北经济日报;2010年

9 任社宣;国企将示范劳动争议预防调解[N];北京人才市场报;2010年

10 陈勤 骆秉辉 黄锐;灌南人大鼎力推动工会劳动争议调解室建设[N];江苏经济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蔡毅芬;劳动争议仲裁制度之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炜炼;论我国劳动争议调解协议的法律效力[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韩笑;我国劳动争议裁审关系比较探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3年

3 谭心宇;埃塞俄比亚《劳动法》研究[D];湘潭大学;2015年

4 唐光彩;论我国劳动争议仲裁与诉讼之关系重构[D];扬州大学;2015年

5 刘鹤立;劳动争议证明责任研究[D];安徽大学;2015年

6 陈春燕;群体劳动争议的司法处理机制研究[D];广东财经大学;2015年

7 罗静;建构我国劳动争议分类处理机制探析[D];西南政法大学;2014年

8 卜文茜;劳动争议仲裁与诉讼衔接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6年

9 李盛楠;我国群体性劳动争议的影响因素与制度调整[D];华东政法大学;2016年

10 武娇龙;关于王某某劳动争议案的法律分析[D];兰州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9033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19033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710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