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独家庭救助法律问题分析
本文选题:失独家庭 + 救助措施 ; 参考:《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5年03期
【摘要】:我国失独群体日益庞大,失独家庭普遍面临着物质与精神上的双重困境。失独困境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对失独家庭的救助存在着力度与广度的不足,救助形式单一、缺乏针对性,忽视精神层面救助等问题。在既有法律救助的基础上,采用国务院行政法规的立法形式,内容上兼顾失独老人的物质与精神需求,综合国家、社会和失独者自身的力量,完善失独家庭救助法律体系。
[Abstract]:Loss of independence group in China is growing larger and larger. Families are faced with both material and spiritual difficulties. The dilemma of losing independence is the result of the joint action of many factors.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rescuing families without independence, such as lack of strength and breadth, single form, lack of pertinence, neglect of spiritual level, and so on. On the basis of the existing legal aid, it adopts the legislative form of the administrative regulations of the State Council, takes into account the material and spiritual needs of the elderly who have lost independence, synthesizes the strength of the country, society and the people who have lost independence, and consummates the legal system of the family assistance for the lost independence.
【作者单位】: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
【分类号】:D922.5;D92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史探径;我国社会保障法的几个理论问题[J];法学研究;1998年04期
2 黄建;;失独家庭社会救助问题研究[J];理论探索;2013年06期
3 马一;;当代中国失独家庭救济机制的系统建构[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蒋大平;国企改革过程中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2 唐志明;关于处理社会保险争议的法律思考[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3 周德军;冯琳;;试论和谐社会与社会保障制度建设[J];沧桑;2006年01期
4 张姝;;对我国社会保障争议解决机制的理论反思——基于权利救济的考察[J];当代法学;2009年06期
5 关怀;姜俊禄;;1998和1999年劳动法学与社会保障法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法学家;2000年01期
6 张俊;;社会保障法之法律地位论[J];法制与社会;2009年11期
7 常凯;论社会保险权[J];工会理论与实践.中国工运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8 周德军;;浅议和谐社会与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J];甘肃农业;2006年01期
9 林俏;;统筹城乡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路径分析[J];商业研究;2012年08期
10 金毅;;失独者困境分析与社会救助对策探究[J];经营管理者;2014年3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刘锦城;社会保障权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2 林俏;基于法律视角的中国城乡统筹社会保障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3年
3 刘婧;家庭伦理的松动:“临时夫妻”的婚姻、家庭、生育与性[D];武汉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丽坤;论社会保障权的司法救济[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2 陈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3 张勃;退休返聘人员李某工伤认定案分析[D];兰州大学;2011年
4 胡伟菊;经济社会转型期构建江西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1年
5 邓妍;第三人侵权之工伤救济模式的选择与思考[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6 安瑞鹏;工伤保险赔偿与民事侵权赔偿关系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7 罗丽华;我国企业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立法完善[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8 陈毓安;论完善我国企业养老保险法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9 张素凤;我国社会保障法若干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1年
10 陈维松;当代中国的社会保障法[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马芒;;构建独生子女风险家庭的社会支持网络[J];中国发展观察;2011年05期
2 马欣;张栩;;论立法赔偿[J];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3 谢勇才;黄万丁;王茂福;;失独群体的社会救助制度探析——基于可持续生计视角[J];社会保障研究;2013年01期
4 汪新胜;行政立法不作为的国家赔偿责任探析[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年01期
5 王元朋;;国家立法赔偿的逻辑[J];行政法学研究;2008年02期
6 杨福忠;;立法不作为侵权赔偿:国家赔偿责任形式的新发展[J];政治与法律;2008年09期
7 朱狄敏;;立法赔偿制度初探[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芳;;美国无家可归儿童:定义、现状及救助措施[J];中国青年研究;2012年01期
2 朱玲;俄罗斯的社会救助措施[J];中国经贸导刊;2001年02期
3 汪维海;赵庆祥;;纳雍县贫困地区弱势群体现状及救助建议[J];现代农业科技;2014年08期
4 白云;刘芹;;中国古代社会救助措施的历史作用与启示[J];管子学刊;2014年01期
5 黄向辉;;浅析晚清灾荒救助的措施[J];传承;2009年20期
6 吴光兵;刘方平;;枣阳市妥善安排好困难群众生活[J];中国民政;2009年02期
7 吕洁;;我国商业银行接管的法律问题[J];中外企业家;2010年06期
8 李作艳;;生命不能承受之痛——关于失独现象的报告[J];法制与社会;2014年01期
9 何北明;;1924年北京水灾及官方救助初探[J];兰台世界;2013年16期
10 卢小芳;;镇江市政协建言完善社会救助体系[J];江苏政协;2013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吴海涛;于文善;;近代淮河流域灾害与社会保障[A];近代中国的社会保障与区域社会[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重点实验室主任 刘煜辉;可采取金融救助措施治理高存量债务[N];中国经济导报;2013年
2 河南省鲁山县人民法院 李永超 张利娜;司法救助措施不可滥用[N];法制日报;2002年
3 刘明;万山出台助学救助措施[N];铜仁日报;2010年
4 徐智渊 刘传勇;婚姻中的救助措施[N];江苏经济报;2004年
5 姚斌 车贤仁;大通县5项社会救助措施暖人心[N];青海日报;2007年
6 记者 王晖邋实习生 路畅;我省200多万元援助川籍家庭受灾学生[N];河南日报;2008年
7 李海春;百丽捐款800万现金1200万物资[N];消费日报;2008年
8 黄恢月 浙江省旅游质监所;旅行社是否采取预防和救助措施的纠纷及其处理[N];中国旅游报;2010年
9 张晓明;欧债危机亟待推出有效的救助措施[N];法制日报;2012年
10 通讯员沙玲;乌恰五项救助措施关爱弱势群体[N];克孜勒苏报(汉);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沈忱;欧元区主要成员国财政可持续性及欧债危机救助措施分析[D];浙江大学;2012年
2 王e,
本文编号:20827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20827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