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行政法论文 >

农村征地补偿制度:从生存权到发展权

发布时间:2018-09-17 13:02
【摘要】:我国现行征地补偿制度无论是补偿标准、补偿方式、补偿范围还是补偿的分配都是一种生存权补偿机制。完善征地补偿制度,保障失地农民发展权补偿不仅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内在要求,也是推动城市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减少征地冲突、维持社会稳定的现实需要。应加快建立基于失地农民发展权补偿的征地补偿体系,完善土地管理制度、征地制度、土地产权制度等相关制度,同时从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流转市场、建立失地农民生活水平衡量指标体系等方面加强相关配套措施的改革。
[Abstract]:The current compensation system of land expropriation in China is a kind of compensation mechanism for the right of existence, whether it is the standard of compensation, the way of compensation, the scope of compensation or the distribution of compensation. Perfecting the compensation system of land requisition and guaranteeing the compensation of peasants' right to development are not only the inherent requirements of maintaining social justice, but also the inevitable requirement of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and the realistic need to reduce the conflict of land requisition and maintain social stability. It is necessary to speed up the establishment of land expropriation compensation system based on the compensation of landless farmers' right to development, to perfect the land management system, land expropriation system, land property right system and so on, and at the same time, to establish a unified land circulation market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To strengthen the reform of relative supporting measures in setting up the living standard index system of landless farmers.
【作者单位】: 江苏师范大学法政学院;
【基金】:江苏省社科规划基金项目“基于农民参与的江苏征地生态补偿法律机制研究”(14FXC002) 江苏省法学会2014年青年立项课题“基于农民参与的江苏征地生态补偿法律机制研究”(SFH2014C10)
【分类号】:D922.32;F321.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永芳;刘玉振;艾少伟;;土地征收中生态补偿缺失对农民权利的影响[J];地理科学进展;2008年01期

2 郑杭生;农民市民化:当代中国社会学的重要研究主题[J];甘肃社会科学;2005年04期

3 黎晓武;陈威;;生存权与发展权视野下的土地征用补偿制度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09年10期

4 陈伟;;以土地发展权为核心 深化征地补偿制度改革[J];宏观经济管理;2014年05期

5 黄小虎;;关于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的若干建议[J];开放导报;2013年06期

6 喻磊;王光玲;;浅议我国征地中的生活权补偿制度——中外生活权补偿制度比较[J];企业经济;2009年07期

7 彭小霞;;关于农村土地征收补偿标准之反思与重构[J];攀登;2014年04期

8 梁亚荣,万颖萍;对土地承包经营权应予以补偿——《农村土地承包法》对土地征用补偿的影响[J];中国土地;2003年04期

9 黎建飞;论立法目的[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2年01期

10 吴岩;董秀茹;王秋兵;刘洪斌;杨见志;崔爱玲;;失地农民生活水平评价体系构建[J];中国土地科学;2011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洪玲;;困境与出路:新时期农民工政治参与探微[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2 钱凤魁;王秋兵;;建立和完善失地农民多途径安置模式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3期

3 郭爱请;王辉;;城乡结合部被征地农民利益保护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4期

4 李红旗;刘惠英;;关于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几点思考——以南京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1期

5 蔡为民;杨世媛;汪苏燕;周楠;;湿地自然保护区建立的外部性问题及其对策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9期

6 李江南;宋玲;;耕地保护中农户利益补偿量的博弈[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2期

7 宋雅松;;半城市化背景下农民工市民化的社会保障问题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9期

8 陈永杰;卓成刚;刘建强;;农户耕地保护补偿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武汉市洪山区的实证调查[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0期

9 李凤梅;;农地承包经营权收益权的缺失及完善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1期

10 文晓波;;农地征收利益分配机制研究——基于马克思地租理论的分析[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永杰;;农户耕地保护补偿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武汉市洪山区的实证调查[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7分会场——城乡一体化与“三农”创新发展研讨会论文集(下)[C];2011年

2 张小平;柳林;;城市规划的社会职能——以新生代农民工居住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杨乐;;失地农民的就业选择——以厦门市同安工业集中区为例[A];福建省社会学2007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肖芳;;半城市化阶段都市圈失地农民转移就业模式的探讨[A];2010·中国·廊坊基于都市区辐射功能的京津廊一体化研究——同城全面对接暨京津廊经济一体化学术会议论文[C];2010年

5 ;导论:社会保障是和谐社会安全网[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暨“社会保障问题研究”课题讨论会论文集[C];2008年

6 ;城镇养老保险制度发展研究[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暨“社会保障问题研究”课题讨论会论文集[C];2008年

7 ;城镇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发展研究[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暨“社会保障问题研究”课题讨论会论文集[C];2008年

8 ;失业保险制度发展状况与评估[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暨“社会保障问题研究”课题讨论会论文集[C];2008年

9 ;工伤保险制度的实践与对策研究[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暨“社会保障问题研究”课题讨论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女工生育保险制度发展研究[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暨“社会保障问题研究”课题讨论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祥琪;我国征地补偿机制及其完善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林丹;基于城乡协调发展的征地补偿制度改革[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周丽萍;中国人口城市化质量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4 孙波;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背景下的农民市民化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5 刘国凤;中国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滕姗姗;我国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与完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唐梅;城市化进程中转制民族社区建设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8 崔欣;中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制度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9 马爱慧;耕地生态补偿及空间效益转移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10 贾丽杰;制度约束、土地财政与地方政府互动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侃;不同类型失地农民征地补偿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袁永红;我国土地征收法律制度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吴永鑫;城中村改造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4 赵伟霞;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征收过程中农民权益保护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5 马淑明;和谐社会视角下农民工权益法律保护机制构建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0年

6 杨颖冬;失地农民就业政府帮扶对策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7 周凯;失地农民养老保险立法问题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8 刘银桥;新市民就业中的人力资本提升问题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9 贺凤娟;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10 杨延杰;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农民工问题的哲学反思[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才军;张文秀;刘瑗瑗;;基于征地补偿的失地农民生活水平评价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0期

2 杨存田;土地情结——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原点[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3 陈艳;叶慧;王雅鹏;;农民农业收入增长影响因素通径分析[J];商业研究;2005年23期

4 李冬梅;钟永圣;;论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J];财政研究;2010年05期

5 陈百明;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框架的构建与评价[J];地理科学进展;2002年03期

6 邵晓梅;刘庆;张衍毓;;土地集约利用的研究进展及展望[J];地理科学进展;2006年02期

7 龙花楼;李秀彬;;中国耕地转型与土地整理:研究进展与框架[J];地理科学进展;2006年05期

8 张虹波;刘黎明;;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研究进展与展望[J];地理科学进展;2006年05期

9 蔡运龙;霍雅勤;;中国耕地价值重建方法与案例研究[J];地理学报;2006年10期

10 温铁军;市场失灵+政府失灵":双重困境下的"三农"问题[J];读书;2001年10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N];人民日报;2004年

2 本报记者 张娜;[N];中国经济时报;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于冰;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与征地标准的平衡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2 姚晓黎;山东省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善红;;我国现行征地补偿制度的困境与出路[J];法制与社会;2008年08期

2 袁耀基;崔媛;;我国征地补偿制度的立法思考[J];知识经济;2009年01期

3 汤;左静;;我国现行征地补偿制度的缺陷[J];当代社科视野;2009年Z1期

4 张君子;;论我国征地补偿制度的缺陷及完善[J];法制与社会;2009年31期

5 侯少夫;侯利球;;论创新我国征地补偿制度[J];求索;2012年07期

6 乔宁;;征地补偿制度的比较研究[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S4期

7 伟民;;征地补偿制度“变法”[J];浙江人大;2013年04期

8 成祥;;浅谈我国农村征地补偿制度的发展进路[J];法制与社会;2013年33期

9 朱道林;;我国征地补偿制度改革的前世今生[J];行政管理改革;2011年07期

10 阿计;;征地补偿制度“变法”[J];公民导刊;201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詹小华;何祖庆;;浅议征地补偿制度[A];福建省土地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龙长青;;基于法经济学视角的征地补偿制度创新[A];2007年中国土地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余强毅;;构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 推进征地补偿制度改革[A];2007年中国土地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王莎莎;胡昊;赵岩;;完善征地补偿制度 做好安置工作的思考[A];2007年中国土地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特约记者 李绍荣 通讯员 郭宁 孙艳;江西加力推进征地补偿制度改革[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2年

2 博杰;征地补偿制度需要依法完善[N];上海证券报;2007年

3 江苏省张家港市国土资源局大新国土资源所 王延强;对现行征地补偿制度不足的思考[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9年

4 万栋 实习生 夏子航;完善征地补偿制度[N];经济参考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张博邋张和力;改革征地补偿制度 确保被征地农民长远生计[N];吉林日报;2008年

6 虞春霞 吉林省敦化市国土资源局;征地补偿制度改革构想[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9年

7 记者 周婷玉 赵超;完善征地补偿制度[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8 席险峰;征地补偿制度改革构想[N];中国房地产报;2004年

9 何勇;还应建立“发展共享机制”[N];人民日报;2006年

10 弘毅 本报记者 董昭武;“土地增值”再考征地补偿制度[N];中国经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林丹;基于城乡协调发展的征地补偿制度改革[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元庆;我国征地补偿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与路径创新研究(1949-2013)[D];辽宁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美琴;征地补偿制度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2 王丽娟;制度伦理视野下的农村征地补偿制度[D];吉林大学;2011年

3 刘耀辉;完善我国征地补偿制度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4 凌斌;完善征地补偿制度的对策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5 赖艳红;完善我国征地补偿制度的路径选择[D];三峡大学;2011年

6 李峰;成都市征地补偿制度改革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4年

7 乔宁;集体征地补偿制度的法律探析[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8 屠雪姣;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征地补偿制度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9年

9 张滢;征地补偿制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10 樊好;农村集体土地征地补偿制度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2460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22460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b82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