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行政法论文 >

论重大行政决策问责机制的构建

发布时间:2019-01-02 09:22
【摘要】:重大行政决策问责机制的构建对法治政府建设具有紧迫性,但此方面的学术研究尚有欠缺,相关立法也因分散、粗疏而未竟全功。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得依全局性、广泛性、长期性特征及人数、时空、成本标准做出认定和判断。因决策在本质上是个人思考的产物且关涉利益重大,故具有可责性。而问责事由的确定得宽紧适度、清晰明确且具有可操作性。重大行政决策问责必须由法定问责主体遵循基本原则和程序,认定契合责任构成要件与否,并最终确定具体责任类型与承担方式,从而实现对相关决策者的问责。
[Abstract]:The construction of accountability mechanism for major administrative decisions is urgent to the construction of a government ruled by law, but there is still a lack of academic research in this respect, and the relevant legislation has not yet achieved full success because of its dispersion and carelessness. Major administrative decisions must be determined and judged according to the criteria of overall, extensive, long-term characteristics and number, time and space, and cost. Decision-making is essentially the product of personal thinking and is of great interest. The reason of accountability should be broad, tight and appropriate, clear and operable.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accountability of the relevant decision makers, the accountability of major administrative decisions must follow the basic principles and procedures, determine whether or not it conforms to the constitutive elements of responsibility, and finally determine the specific types of responsibility and the way to assume them.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2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朱海波;;地方政府重大行政决策程序立法及其完善[J];广东社会科学;2013年04期

2 王仰文;;行政决策责任追究的制度观察[J];法治研究;2013年12期

3 王仰文;;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问题研究[J];理论月刊;2012年01期

4 曾哲;;我国重大行政决策权划分边界研究[J];南京社会科学;2012年01期

5 张贤明;政治责任与法律责任的比较分析[J];政治学研究;2000年01期

6 朱波;;行政问责主体制度的法律思考[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2年05期

7 张淑芳;;行政决策失误的责任追究探讨[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6期

8 王锡锌;;行政决策正当性要素的个案解读——以北京市机动车“尾号限行”政策为个案的分析[J];行政法学研究;2009年01期

9 林鸿潮;;公共危机管理问责制中的归责原则[J];中国法学;2014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孟德海;;论行政问责制下党委领导的责任[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S1期

2 贾建伟;;我国行政救助制度之完善[J];今传媒;2011年07期

3 韩志明;;政府解辩性行政责任的理论探讨[J];长白学刊;2009年01期

4 李景峰;陈楠;;试论我国行政问责制的当前困境与完善途径[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2期

5 邹健;;刍议问责制中行政首长连带责任之有限性[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6年04期

6 王勤学;吴瑞勤;;经济责任审计在政府问责制建设中的作用[J];财会通讯;2010年12期

7 齐晓锦;;论煤矿安全生产行政问责制度的完善[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24期

8 韩春晖;;论行政处分对象的范围——兼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草案)》[J];研究生法学;2005年01期

9 高志宏;;我国行政问责制的现实困境、路径选择与制度重构[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10 程波辉;;现代政府的价值诉求:政治认同的视角——兼论中国现代政府建设[J];党政干部学刊;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戈菁菁;;我国行政问责复出机制的失范及对策研究[A];政府管理创新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苏玉云;;我国政府部门行政问责与绩效管理的协同性探析[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范俊荣;;浅析我国的环境问责制[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魏婧;;我国行政问责制研究——基于贵州“瓮安事件”的反思[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2辑)[C];2010年

5 马艳;;论行政问责主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3辑)[C];2010年

6 叶爱萍;;关于我国政府绩效评估的几点思考[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行政问责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07·理论专刊)[C];2007年

7 侯勇男;;当前我国开展行政问责制的实践经验与借鉴[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行政问责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07·理论专刊)[C];2007年

8 齐力;孟繁华;;当前我国行政问责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行政问责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07·理论专刊)[C];2007年

9 孔祥利;穆随心;董喜林;;延安市问责问廉问效工作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交流材料之三 问责问廉问效:行政问责制的新拓展[A];延安市问责问廉问效工作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刘琦;;完善常规行为问责的路径分析[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红竹;新时期中国行政问责制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2 郑华卿;中国突发事件行政问责功能异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梁栋;当代中国政府执行力的责任治理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4 魏云;压力型体制下的行政问责模式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5 叶航欣;海峡西岸经济区经济法治建设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6 屠飞鹏;西部贫困地区县级政府治理能力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7 李洪武;我国出版物对外贸易知识产权问题及对策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8 杨三正;宏观调控权论[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9 刘贵峰;我国警察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10 邹健;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中的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琰;政府信息延迟公开的法律责任探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贾(?);论当代中国社会团体参与问责[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肖文光;我国行政问责制的完善策略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周由明;建立中国大学校长问责制之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5 李成晓;论我国行政问责制的立法完善[D];湘潭大学;2010年

6 贺文娜;我国官员引咎辞职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7 钟秋明;道路交通管理中限行措施的法学思考[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8 胡舒;中国食品安全监管行政问责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9 门景科;建立健全我国政府问责制问题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10 吴火华;人大问责制度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卫恒志;;如何实现问责主体的多元化[J];长白学刊;2008年04期

2 杜运巧;郑曙村;;中西方“行政三分制”改革的比较与借鉴[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3 李哲;陈静;;论行政问责制主体的界定[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4 张子良;;从火线问责到制度问责[J];中国人才;2008年15期

5 周学荣;李衡;;当代政府问责制的兴起及其启示[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0年01期

6 陈振明;贺珍;;合约制政府的理论与实践[J];东南学术;2007年03期

7 王锡锌;;我国公共决策专家咨询制度的悖论及其克服——以美国《联邦咨询委员会法》为借鉴[J];法商研究;2007年02期

8 冯辉;;问责制、监管绩效与经济国家——公共安全事故问责现状之反思[J];法学评论;2011年03期

9 阮爱莺;;从公共职责理论看我国官员问责制的优化[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10 赵蕾;;高官问责制度构建模式的多维比较——以中国内地和香港为分析案例[J];公共管理学报;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刘平;费文婷;丁立;王天品;王晓妹;高俊;;上海市重大行政决策程序研究报告[A];2009年政府法制研究[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李立;[N];法制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郑华卿;中国突发事件行政问责功能异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周慧;突发事件问责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3 陈党;行政问责法律制度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从环;试论行政决策体制的现代化[J];探索与争鸣;2003年08期

2 罗峰,王伟萍;当代中国行政决策的多重要素[J];探索与争鸣;2003年11期

3 江彩云;;行政决策“从众”行为探因[J];今日海南;2003年12期

4 于永富;行政决策的基本原则及其应用[J];理论观察;2004年01期

5 贺煜;我国行政决策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途径[J];陕西省行政学院.陕西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6 王贤芳;行政决策中的政府责任分析[J];行政论坛;2004年05期

7 黄彭;政府行政决策体制优化途径[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5年08期

8 赵付科;论行政决策责任[J];理论探讨;2005年01期

9 陈炳水;论我国行政决策中的公民参与[J];社会科学;2005年02期

10 石峰;我国行政决策回应机制建设途径探索[J];陕西省行政学院.陕西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禹政敏;;论政府信息公开与公民参与行政决策[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2 崔裕蒙;;论行政决策的软约束[A];反腐倡廉理论与实践——海南省监察学会理论研讨会论文选[C];2006年

3 李伟;;论我国行政决策责任机制的完善[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朱海伦;;改革行政决策机制,建设服务型政府——基于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视角[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尚士高;;对行政决策立法的思考[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肖北庚;;论协商民主在行政决策机制中的引入[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7 杨海坤;李兵;;建立健全科学民主行政决策的法律机制[A];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法律问题——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于立深;;论我国行政决策民主机制的形成和发展[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9 徐金燕;陆自荣;;行政决策中政府责任的缺失及其强化[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会暨“政府管理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10 丁宇;;论我国行政决策听证制度的完善[A];科学发展观与行政体制改革研究——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袁子辉(作者为山东省济南市公安局党委副书记、政委);督察参与行政决策的若干思考[N];人民公安报;2004年

2 吴兢;我国超过70%市县出台专门规定规范行政决策[N];中国改革报;2007年

3 郑根岭;行政决策应杜绝“三拍”[N];甘肃日报;2007年

4 吴兢;我国行政决策新机制逐步完善[N];人民日报;2007年

5 冷水滩区委党校教师 唐艳华;试论行政决策的法律属性[N];永州日报;2008年

6 ;完善行政决策机制,提高依法行政水平[N];汕头日报;2008年

7 相国 国华 冬梅 砚才;陵县行政决策重民情[N];德州日报;2008年

8 吴骏;当好政府重大行政决策的法律智囊团[N];宜兴日报;2009年

9 早报记者 陈辉楠;旧城区改造等重大行政决策要听证[N];东方早报;2009年

10 记者 张杰;龙岩实行重大决策听证制度[N];福建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朱孟才;中国行政决策听证制度优化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苏曦凌;行政决策的非理性维度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3 张辉;组织结构、行政权力与利益关系[D];复旦大学;2005年

4 朱海伦;转型期地方政府行政决策机制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5 毛劲歌;毛泽东邓小平行政决策思想研究[D];湘潭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田旭光;重大行政决策听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隋佳昕;中国行政决策中的公民参与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0年

3 苏加标;我国行政决策听证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4 吕静;我国公民参与行政决策的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5 胡宇;我国政府行政决策的责任机制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6 蔡晓明;行政决策的法制化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年

7 马寸;行政决策过程中公共利益偏离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8 马磊;行政决策中的公民参与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9 顾宏标;中国行政决策听证制度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10 王毅;县级行政决策智囊团心理问题与对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3983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23983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50d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