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行政法论文 >

我国食品安全风险交流法律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31 11:42
【摘要】:在世界各国都在极力倡导食品安全问题的这一国际大背景下,我国新《食品安全法》最终确立了食品安全风险交流法律制度。我国现阶段的食品安全风险交流是一种单向的信息发布制度,缺少社会大众、产业界、学界等各利益相关方的互动交流。虽然我国《食品安全法》第23条原则上确立了风险交流的基础性法律制度,但学界对于该领域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成果主要分散在非法学领域,主要是对国外风险交流制度和经验的介绍,法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很少,实践中也更显力不从心。并且《食品安全法》毕竟是食品安全治理领域的基本法,第23条的规定非常原则和笼统,可操作性亟待提升,要使这项新制度能真正从“纸面上的法”变为“行动中的法”,充分发挥其作用,还需要对这一制度进行更加具体、细致、规范的设计。本文采取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对比的方法。外部层面是将我国的食品安全风险交流法律制度与国际上其他国家的食品安全风险交流法律制度进行对比,本文主要所列的国家有美国、欧盟、澳大利亚以及日本。内部层面主要是将我国在历史上各个阶段的食品安全风险相关制度进行总结归纳和对比,以及将食品安全风险交流法律制度与其他相关法律制度进行对比。从食品安全风险交流的全过程这一运作动态出发,本文分析并深入探讨了其存在的相关制度缺陷和理论欠缺。现阶段,由于我国才刚刚确立起食品安全风险交流的法律制度,因此在风险交流的主体、风险交流的方式以及风险交流的内容、以及追责机制等都存在着一些缺陷。在风险交流的主体方面,进行风险交流的相关主体的地位不平等将会直接导致在风险交流过程中的主动权问题,进而影响风险交流的效果,其次主要负责食品安全风险交流工作的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并没有占据着主体地位,容易受控于其他单位,以及新闻媒体对食品安全风险交流的重要影响作用。在交流的方式方面,笔者认为应该将事前交流提到一个更加重要的位置,因为食品安全风险交流的目的在于事前预防而不是事后补救。在《食品安全风险交流工作技术指南》中穷尽式列举了诸多的交流方式,但是这种穷尽式列举在另一方面也制约了具体的实践。在交流的内容方面,食品安全风险交流的内容主要是对食品安全标准进行交流,而现阶段只是对这个标准的结果进行公开而对于这个标准是怎样制定的过程不予以公布和交流,但这又是公众非常关注的内容。本文将从这几个问题入手对食品安全风险交流制度进行的深入的分析,并提出的相应的解决方法。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提出了相应的责任追责机制,为了使食品安全风险交流制度得到良好的交流效果,有必要对相关的责任主体进行责任分配,明确各相关主体具体的责任内容,并且将交流作为食品经营者的义务写入到《食品安全法》中。当然这只是理论上的理想建构,具体实践过程中将会遇到很多问题,该创新观点的不足之处在于忽视了实践的实施与理论的建构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但这又是无法避免的问题。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D922.1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彭;刘文鹏;王炳军;;我国食品安全风险预防法律制度分析[J];食品安全导刊;2018年03期

2 陈东伟;;城乡居民食品安全风险认知的现状比较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8年10期

3 李长健;张天雅;;欧美食品安全风险交流制度经验及其启示[J];食品与机械;2018年02期

4 ;如何防范食品安全风险[J];中国防伪报道;2018年10期

5 许静;刘煦尧;汪雪曼;;食品安全风险,政府如何有效应对——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罗yN访谈[J];中国食品药品监管;2016年11期

6 张璐;;欧盟怎样防范食品安全风险[J];人民论坛;2016年36期

7 周益添;;“食物银行”食品安全风险问题之我见[J];质量与标准化;2017年01期

8 ;食品安全风险预警交流:有效沟通+科学传播=信任[J];中国食品药品监管;2017年05期

9 徐信贵;康勇;高长思;;论食品安全风险警示行为的行政自制[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7年03期

10 狄琳娜;;基于食品安全风险交流架构的社群交流机制设计[J];社会科学家;2017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潘永萍;;科学认识食品安全 构建食品安全风险分析体系[A];2010年浙江省质量管理优秀论文选编论文集[C];2011年

2 刘夏阳;周鹏;黄惠敏;巫泽纯;;提升食品安全风险交流标准化工作探讨[A];第十五届中国标准化论坛论文集[C];2018年

3 迟玉聚;;食品安全风险交流问题研究[A];山东营养学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4 隋华杰;李海斌;时洪洋;;食品安全公众风险感知的影响因素——以江西省五所高校为例[A];新教育时代(2015年10月 总第2辑)[C];2015年

5 陈君石;;风险评估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作用[A];中国毒理学会饲料毒理学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全国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6 朱大方;;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体系建设发展报告[A];2015卷浙江省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发展报告[C];2015年

7 谷乐;管健;;食品安全风险认知表征初探——基于餐饮服务业的分析[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8 慕静;李庆;;创新驱动下食品安全管控体系及实施机制研究[A];第十七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5年

9 张利庠;陈姝彤;刘士星;;我国奶业发展的风险与对策分析[A];第二届中国奶业大会论文集(下册)[C];2011年

10 李勇;;德国食品安全监管特点之述评[A];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五届年会暨第四届东西方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王雪;落实“四个最严”要求 守住食品安全风险底线[N];长江日报;2019年

2 实习记者 陈菲;防治食源性污染期待化工出力[N];中国化工报;2015年

3 杨志刚;两岸共话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技术[N];科学时报;2011年

4 合肥晚报 ZAKER合肥记者 乐天茵子 吴奇 罗敏;让外卖食品安全风险“一图”看清[N];合肥晚报;2019年

5 主要执笔人 吴林海 尹世久 李锐 洪巍 陆胶 陈秀娟 吕煜昕 等;中国食品安全风险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报告[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

6 记者 王广禄;提升食品安全风险治理水平[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

7 刘志刚 记者 刘延正 黄伟伟;食品安全风险治理学术研究成果报告会在京举行[N];中国食品安全报;2018年

8 本报记者 冉隆楠;食品安全风险治理成效明显 未来仍面临新挑战[N];中国商报;2018年

9 本报记者 王薇;我国食品安全风险管理日趋从容稳健[N];中国食品报;2019年

10 记者 吴佳佳;防控食品安全风险还需管好“人”[N];经济日报;201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胡卫中;消费者食品安全风险认知的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2 王二朋;食品安全事件冲击下的消费者食品安全风险感知与应对行为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12年

3 李一川;风险认知与信任视角下的消费者食品安全风险行为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4 王扬;我国公众参与食品安全监管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6年

5 刘瑞新;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风险认知及防范研究[D];江南大学;2016年

6 王宇红;我国转基因食品安全政府规制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孔祥明;我国食品安全风险交流法律制度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8年

2 栾赵冬;南阳市食品安全风险治理研究[D];郑州大学;2018年

3 王盘;新媒体视角下的食品安全风险交流策略[D];华中科技大学;2017年

4 张婉;食品安全风险警示制度研究[D];南京大学;2015年

5 丁周敏;消费者食品安全风险感知模型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6年

6 郭小燕;消费者食品安全风险感知的共享心智模型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6年

7 任国平;食品安全风险诊断的研究与探索[D];浙江大学;2017年

8 陈东伟;城乡居民食品安全风险认知的比较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8年

9 刘雅如;我国食品安全风险法律防控机制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

10 郭文慧;山西省某市食品安全风险认知和交流调查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6090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26090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9f8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