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行政法论文 >

我国刑事错案精神损害国家赔偿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31 04:54
【摘要】:根据2010年第一次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第三十五条的规定,公安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办理刑事案件过程中,违反法律规定,错拘、错捕、错判或者违法使用武器、警械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导致严重后果的,应当支付相应的精神损害抚慰金。这一规定体现了人权司法保护的精神,也彰显国家对刑事错案勇于担责的态度。但是,近些年的司法实践中,由于法律规定的模糊性,不同地区的司法机关在刑事错案精神抚慰金的赔偿范围、数额、标准、计算方法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这种差异严重影响了法律适用的公平性和严肃性,因此,检视我国刑事错案精神损害国家赔偿制度,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以我国近年来发生的多起刑事错案作为研究样本,借鉴两大法系代表性国家的成熟经验,结合我国国情,提出完善我国刑事错案精神损害国家赔偿制度的对策。本文采用规范分析、比较研究和实证研究方法,阐释刑事错案精神损害国家赔偿制度一般法理,借鉴域外国家刑事错案精神损害国家赔偿的有益经验,分析我国刑事错案精神损害国家赔偿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我国刑事错案精神损害国家赔偿制度的对策。本文共分四大部分:第一部分:刑事错案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一般法理。阐释我国刑事错案精神损害赔偿制度中错案、精神损害、精神损害赔偿的含义与特征,并阐述了刑事错案精神损害国家赔偿制度的价值。第二部分:考察域外刑事错案精神损害国家赔偿制度。重点介绍以英国、美国为代表的英美法系国家,以法国、德国、日本为代表的大陆法系国家的刑事错案精神损害国家赔偿制度。在评析域外制度的基础上,指出对于我国的借鉴意义。第三部分:我国刑事错案精神损害国家赔偿制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近年来发生的典型刑事错案精神损害国家赔偿实践为分析样本,剖析我国精神损害国家赔偿在立法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导致问题的原因。第四部分:完善我国刑事错案精神损害国家赔偿制度的对策。建议将精神损害国家赔偿由抚慰性转为救济型,适当扩大精神损害国家赔偿的范围,明确错案认定标准,完善赔偿程序和配套制度。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D92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宇辰;;刍议刑事错案中为何正义迟来——对于“监狱耳目”的思考[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年12期

2 何志浪;;论刑事错案责任追究制度[J];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9年03期

3 吴鑫;;论证据裁判视角下刑事错案的成因与对策[J];集宁师范学院学报;2019年03期

4 项雪;宋晓丽;;论刑事错案的防范对策[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年01期

5 李国强;;刑事错案的预防机制研究[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12期

6 王岩;;我国刑事错案成因分析及预防对策[J];理论观察;2018年01期

7 王露;;法官错案责任追究制度探析[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8年06期

8 宛孝林;;刑事错案责任追究程序方面存在的问题与完善建议[J];法制与社会;2018年07期

9 李文捷;;建立独立刑事错案发现机构及相关机制构想探索[J];黑河学院学报;2018年03期

10 高亚敏;;论哲学视域下的刑事错案[J];文化学刊;201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岳红丽;;刑事错案的认定及相关研究[A];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第六届河北法治论坛(上册)[C];2015年

2 陈敏;杨明德;广文革;;打破“窠臼”:证据裁判视角下刑事错案的透视与防治——基于20起典型错案的实证分析[A];尊重司法规律与刑事法律适用研究(下)——全国法院第27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C];2016年

3 李辉品;安宁;;超越面子:刑事错案纠正的面子维护与规制[A];尊重司法规律与刑事法律适用研究(下)——全国法院第27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C];2016年

4 卢森;陈璐瑶;;刑事错案成因之检讨与纠正——以结果导向裁判方法的偏差为切入点[A];尊重司法规律与刑事法律适用研究(下)——全国法院第27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C];2016年

5 潘俊美;;司法责任制下的刑事错案标准研究[A];尊重司法规律与刑事法律适用研究(下)——全国法院第27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C];2016年

6 曹红军;;解构与续造:现行刑事错案责任追究机制之完善[A];尊重司法规律与刑事法律适用研究(下)——全国法院第27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C];2016年

7 冯耀辉;;从念斌案看刑事错案的防范[A];以审判为中心与审判工作发展——第十一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15年

8 李晓庆;李菁;;由合法性审查到真实性审查——筑牢刑事错案的第二道防线[A];第八届中部崛起法治论坛论文集[C];2015年

9 应敏骏;;海恩法则和墨菲定律在减少刑事错案中的应用[A];第九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其他[C];2013年

10 赵言泽;周强;;科学证据与刑事错案的发生[A];尊重司法规律与刑事法律适用研究(下)——全国法院第27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C];201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外国刑事错案纠正与防范[N];人民法院报;2014年

2 姚树举;一部传授美国刑事错案防范经验的杰作[N];法制日报;2015年

3 姚剑;刑事错案责任追究应厘清构成要素[N];江苏法制报;2015年

4 李学军;刑事错案的预防[N];法制日报;2015年

5 王威;武汉:七种情形导致刑事错案将终身追责[N];人民公安报;2015年

6 贵阳市南明区人民检察院 姜小强;如何防止刑事错案[N];贵州民族报;2013年

7 刘猛 武汉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刑事错案认定及预防之我见[N];人民法院报;2014年

8 本报通讯员 刘桃荣 罗永鑫 杨玲娜;刑事错案防范:健全机制是破题之径[N];检察日报;2014年

9 华东政法大学教授 刘宪权;美国:四步构建刑事错案防控与问责[N];法制日报;2013年

10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 张建伟;刑事错案原因与对策的域外观察[N];检察日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陈士渠;刑事错案的证据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2 胡志风;刑事错案与侦查程序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3 董凯;中美刑事错案比较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7年

4 李春刚;刑事错案基本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5 刘元璋;刑事审判伦理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沈云涛;刑事错案发生机制与预防机制的证据分析[D];烟台大学;2019年

2 李春芬;刑事错案的成因及防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7年

3 何浩然;侦查环节刑事错案成因及防治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8年

4 孙亚婕;论我国刑事错案责任追究制度[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7年

5 王露;法治国家进程中刑事错案责任追究制度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9年

6 徐佳琦;我国法官刑事错案责任追究制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9年

7 张鑫杰;论我国刑事错案救济机制之完善[D];华侨大学;2017年

8 明哲;我国刑事错案精神损害国家赔偿制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8年

9 史安娜;预防刑事错案视角下侦查取证规范化研究[D];山西大学;2018年

10 仇玲玲;刑事错案无辜者回归社会的救济问题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6085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26085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ed7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