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对学生学术不端行为处理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3 01:12
本文关键词:高校对学生学术不端行为处理机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当下社会,由于不良学术风气的滋长和追求学术地位欲望的膨胀,导致学术不端行为层出不穷。不谈频频曝光的知名学者、优秀高校教师的学术不端行为,学术研究的不良风气已经逐渐渗透到高校学生这个群体之中,尤其是高校研究生的学术不端行为呈现出屡禁屡现的态势。通过学术不端行为来达到学术研究目的这种不健康的研究方式,将给研究者自身、高校甚至社会带来极其严重的后果,这不仅违背了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初衷,也使得学术研究成果的质量不尽人意,阻碍了科学发展的进程。 近年来,社会对学术不端行为的关注度逐渐提高,学术不端、学风建设问题已经引起了国家、科研机构及各高校的重视。教育部先后发布《关于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通知》(教社科[2009]3号)、《关于切实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学风建设的实施意见》(教技[2011]1号)等文件,并在“十二五”期间开展高校学风建设专项教育和治理行动(2012-2014),要求各高等学校在学风建设机构、学术规范制度和不端行为查处机制方面做到“三落实、三公开”。可以看出,仅仅使用道德教育手段已经不能有效的遏制高校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高校必然要建立相关制度,用制度作为保障,严惩学术不端行为,以期警醒高校教师和学生遵从严谨、求真的治学之道。 本文仅针对高校学生学术不端行为处理机制进行研究。制度的制定如果要达到治理的目的,那就要求制度本身完整,并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行性。经过调查分析知识产权相关法律和国内高校已经制定的学术规范文本,可以发现高校学生学术规范仍存在很多不足,如大多数高校对学生学术不端行为的认定不能达成共识,调查和处理机构分工和责任模糊,处理程序操作性不强,相关救济制度也不够完善等。这样存在漏洞的制度,实际应用性不强,难以应对学生学术不端行为问题的日益多样化。高校在制定学术规范文本时的障碍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由于学术不端行为种类繁多,高校学生学术不端行为又具备自身特征,学术规范文本很难做到对学生学术不端行为样样记录,不同程度的学术不端行为又要区别对待,这个程度不容易掌握;二是由于学生学术不端行为的处理对学生来讲甚至是可以影响个人命运的,,所以处理此类问题要严肃认真,并且公平公正,不能草率地、不负责任地处理;三是学校机构复杂,从受理举报到最后处理整个程序都非常繁琐。这些因素都在无形中给学校施加了很大压力,随之也带来了不小的处理成本。本文在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之上,重点研究高校学生学术不端行为的认定、处理程序、监督和救济等问题,旨在提出一套完整的、公平公正的高校学生学术不端行为处理机制,希望通过完善学生学术规范文本,寻求到治理高校学生学术不端行为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高校学生 学术不端行为 学术规范 处理程序 监督救济制度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2.16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引言10-17
- (一)问题的提出和意义10-11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11-15
- 1. 国内研究现状11-13
- 2. 国外研究现状13-15
- (三)研究方法15-16
- 1. 文献研究法16
- 2. 比较分析法16
- 3. 案例分析法16
- (四)研究思路和论文结构16-17
- 一、高校处理学生学术不端行为依据17-24
- (一)高校学生学术诚信建设基本体系17-19
- 1. 国内高校学术诚信建设现状17-18
- 2. 英国剑桥大学的科研诚信体系18-19
- (二)高校学生学术规范基本要求19-22
- 1. 高校学生学术规范适用对象19-20
- 2. 高校学生学术规范基本内容20-22
- (三)高校处理学生学术不端行为基本原则22-24
- 1. 公正、公开原则22
- 2. 效率原则22
- 3. 教育为主处罚为辅原则22-23
- 4. 保障当事人权利原则23-24
- 二、高校学生学术不端行为调查处理主体24-27
- (一)主管机构职责和处理权限24-25
- 1. 主管机构具体职责24-25
- 2. 处理权限的划分25
- (二)调查组的组成事项25-27
- 三、高校学生学术不端行为认定标准和调查处理程序27-34
- (一)高校学生学术不端行为认定标准27-30
- 1. 高校学生学术不端行为界定28
- 2. 高校学生学术不端行为主要表现形式28
- 3. 高校学生学术不端行为构成要件28-29
- 4. 高校学生学术不端行为排除29-30
- (二)举报30-31
- 1. 举报主体和举报的受理30
- 2. 匿名举报和媒体曝光30-31
- (三)调查和认定程序31-33
- 1. 初步调查32
- 2. 正式调查和处理决定32-33
- (四)处理措施33-34
- 四、高校学生学术不端问题的监督与救济34-41
- (一)高校学生学术不端行为的事前监督34-37
- 1. 高校学生学术诚信建设34-36
- 2. 学校全体人员的监督义务36-37
- 3. 定期更新相关制度37
- (二)高校学生学术不端问题的救济机制37-41
- 1. 申诉制度37-38
- 2. 听证程序38-41
- 结论41-43
- 参考文献43-46
- 作者简介46-47
- 致谢4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洁;郭宁;;美国传统名校是怎样捍卫学术诚信的——普林斯顿大学本科生学术规范管理制度评述[J];比较教育研究;2008年07期
2 何晓聪;;高校学术不端成因及其治理研究[J];高教论坛;2007年01期
3 杨玉圣;九十年代中国的一大学案——学术规范讨论备忘录[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1998年05期
4 周晓菲;;高等学校学生申诉制度的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年06期
5 黄军英;;国外遏制学术不端行为的做法及对我国的启示[J];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6年04期
6 陈通明,杨杰民;学术规范的基本内容及其他——关于学术界讨论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问题的述评[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7 王海波;端正学风,创造更好的研究风气——“遵循学术规范,加强学科建设,发展世界史学科”专题研讨会综述[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4期
8 董兴佩;;学术不端行为惩戒立法论纲[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9 余三定;袁玉立;;学术不端与学术规范、学术管理对谈[J];学术界;2010年07期
10 马怀德;论听证程序的适用范围[J];中外法学;1998年02期
本文关键词:高校对学生学术不端行为处理机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26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2626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