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而不用:一个村庄的法律实践形态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01 19:48
【摘要】:法律从文本走向实践常常要跨越巨大的鸿沟,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呈现出不同的实践形态。而在D村新农村房屋改造的运动中,法律就表现出一种特别的“寻而不用”的实践形态——一方面,当遇到问题时村民们会主动地去寻找相关的法律途径和依据;另一方面,在最终解决问题时人们却又往往会放弃使用法律。这种特殊的法律实践形态根基于当下中国农村的社会结构、经济模式、人际关系和精神道德方面的变化和特征,例如熟人社会的解体、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传统道德的衰落,既为法律的发展提供了空间和机遇,也为法律的实施制造了阻碍和挑战。同时这种实践形态也体现出了法律自身及其制定过程中仍不符合农村社会的一些因素和问题,例如法律的确定性、形式性和普遍性会给村民们运用法律带来困惑和难题,而法律制定过程中脱离实际、闭门造车的行为则导致了法律实施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本文以D村新农村房屋改造中的一系列典型案例为切入点,综合运用了法律人类学的多种研究方法。试图通过一些集中的、具体的事件群,来观察法律在其中的起承转合,归纳其“寻而不用”的状态和原因。进一步探究在社会变迁的大背景下,当前中国农村社会的现状和特点,从而反思法律在此环境下实施需要注意的问题和有待改善的地方,以期为今后法律在农村社会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D922.1
本文编号:2777919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D92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蔡宁伟;于慧萍;张丽华;;参与式观察与非参与式观察在案例研究中的应用[J];管理学刊;2015年04期
2 王启梁;高思超;;个体崛起的社会与法律后果:解放、断裂与多元的挑战[J];思想战线;2013年05期
3 李庆保;梁平;;农村纠纷中的实力博弈及其应对策略[J];河南社会科学;2013年02期
4 陈忠;;从传统和利益的角度看农民法律意识的变化——以南昌地区农村为例[J];农业经济;2013年01期
5 李凌;王翔;;论博弈论中的策略思维[J];上海经济研究;2010年01期
6 王西阁;;论新农村建设中的法治文化培育[J];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7 陈柏峰;董磊明;;乡村治理的软肋:灰色势力[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9年04期
8 曾一果;潘阳;;大众传媒与“新农村”的文化重建——对江苏省灌南县李集乡张庄村的社会调查[J];新闻大学;2009年02期
9 苟天来;左停;;从熟人社会到弱熟人社会 来自皖西山区村落人际交往关系的社会网络分析[J];社会;2009年01期
10 董磊明;陈柏峰;聂良波;;结构混乱与迎法下乡——河南宋村法律实践的解读[J];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05期
本文编号:27779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27779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