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元结构”视野下的行政调解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06 05:08
官方文件的推崇、学界研究的蓬勃与实践运作的萎靡构成了当下行政调解制度的现实生态。行政调解自身内部机制设计不合理及外部衔接不通畅是造成其现状萎靡的两大主因。法定范围模糊、机构设置偏颇、程序设计缺失、法律效力尴尬等内部机制问题及与人民调解、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制度的外部衔接问题制约着行政调解制度的发展。在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重塑的过程中,行政调解具有相应的生存空间。“民事纠纷”和“行政争议”分立的“二元结构”是解决当下行政调解问题的全新思路,也是行政调解制度未来发展的方向。按“二元结构”的思路对行政调解的主体、程序和效力进行制度设计,并处理好与其他民事纠纷和行政争议解决机制的衔接,有望最大程度发挥行政调解在化解社会矛盾中的作用,进而为社会稳定与和谐做出特殊的贡献。
【文章来源】:苏州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行政调解与人民调解对象关系图
行政调解与行政复议受案范围衔接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在“强制”与“合意”之间:我国诉讼调解制度的困境与出路[J]. 唐力. 现代法学. 2012(03)
[2]论我国行政诉讼调解的正当性构建[J]. 邹荣,贾茵. 行政法学研究. 2012(02)
[3]人民调解制度的创新与发展[J]. 刘敏. 法学杂志. 2012(03)
[4]大调解视野下的我国行政调解制度再思考[J]. 张海燕. 中国行政管理. 2012(01)
[5]人民调解协议的效力辨析及其程序保障[J]. 赵钢. 法学. 2011(12)
[6]中国法律文本中的“行政调解”研究[J]. 章志远,顾勤芳. 江淮论坛. 2011(05)
[7]“大调解”衔接机制的理论建构与实证探究[J]. 梁平.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1(05)
[8]把行政复议制度建设成为我国解决行政争议的主渠道[J]. 应松年. 法学论坛. 2011(05)
[9]行政调解:内涵界定、法理基础和应然价值[J]. 陈永革,肖伟.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 2011(03)
[10]论司法确认[J]. 潘剑锋. 中国法学. 2011(03)
本文编号:2959987
【文章来源】:苏州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行政调解与人民调解对象关系图
行政调解与行政复议受案范围衔接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在“强制”与“合意”之间:我国诉讼调解制度的困境与出路[J]. 唐力. 现代法学. 2012(03)
[2]论我国行政诉讼调解的正当性构建[J]. 邹荣,贾茵. 行政法学研究. 2012(02)
[3]人民调解制度的创新与发展[J]. 刘敏. 法学杂志. 2012(03)
[4]大调解视野下的我国行政调解制度再思考[J]. 张海燕. 中国行政管理. 2012(01)
[5]人民调解协议的效力辨析及其程序保障[J]. 赵钢. 法学. 2011(12)
[6]中国法律文本中的“行政调解”研究[J]. 章志远,顾勤芳. 江淮论坛. 2011(05)
[7]“大调解”衔接机制的理论建构与实证探究[J]. 梁平.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1(05)
[8]把行政复议制度建设成为我国解决行政争议的主渠道[J]. 应松年. 法学论坛. 2011(05)
[9]行政调解:内涵界定、法理基础和应然价值[J]. 陈永革,肖伟.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 2011(03)
[10]论司法确认[J]. 潘剑锋. 中国法学. 2011(03)
本文编号:29599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29599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