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保护地役权实现国家公园多层面空间统一管控
发布时间:2021-01-10 22:18
国家公园从本质上是一种新的国土空间管理形式,但在中国要实现其管理目标面临"人、地"约束。为此,可以从自然生态、社会经济与社会—生态系统3个层面,分别识别国家公园的生态边界、生产边界与管理边界。保护地役权仅限制影响具体保护目标实现的集体土地的利用方式,而避免影响其他收益行为,这一"非占有性"特征使其契合多层面管理模式,因此有望克服"人、地"约束,实现国家公园以生态完整性保护为目标兼顾社区发展的土地利用空间统一管控。以武夷山国家公园为例,利用空间分析技术,以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为保护对象,以维持群落动态与正向演替为保护目标,分析包括以茶树种植为主要生产方式的社区的空间差异化保护需求与管理方式。分析发现不同地形与生物因素下,茶山需要差异化管理:基于社会—生态系统层面空间管控的保护地役权制度,能够解决社区土地权属复杂与生计的自然依赖性强等问题,可以打破模式化的功能区划在空间上表现出的完整边界,从而更精准地匹配社区行为与保护需求,统筹协调利益相关方的需求,实现空间统一管控并进而实现管理目标。
【文章来源】: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22(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部分图文】:
保护兼容性谱系
在生态系统空间管控层面上,核心保护对象具有一定的空间分布特征,赋予保护目标以空间特性。研究区范围内林种区域划分差异明显,东、西自然保护区与风景名胜区以特用林为主,保护等级较高;中部九曲溪生态保护区林种丰富且分布细碎,以用材林为主(图2(a))。从起源上看,天然林仍然占绝大部分,人工林集中在试点区中部(图2(b))。优势树种空间分布可见阔叶林生态系统中有大量马尾松林与杉木林。马尾松林多为阔叶林遭受人为强度破坏之后出现。结合森林起源图,杉木林多为人工种植,林种单一。区内土壤酸性较强,特别是崇阳溪、九曲溪沿岸阶地(图3(a))。图3 武夷山国家公园优势树种与土壤类型分布
武夷山国家公园优势树种与土壤类型分布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国土空间管控的方法与途径[J]. 周侃,樊杰,盛科荣. 地理研究. 2019(10)
[2]论国家公园国有土地占主体地位的实现路径——以地役权为核心的考察[J]. 秦天宝. 现代法学. 2019(03)
[3]构建促进保护地社区资源使用与保护目标协调的社会情境分析工具——武夷山国家公园试点区实践[J]. 何思源,苏杨,王蕾,程红光. 生态学报. 2019(11)
[4]国家公园利益相关者对生态系统价值认知的差异与管理对策——以武夷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建设为例[J]. 何思源,苏杨,程红光,王蕾,闵庆文.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1)
[5]中国国家公园的边界、分区和土地利用管理——来自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的启示[J]. 何思源,苏杨,闵庆文. 生态学报. 2019(04)
[6]钱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功能分区对黑麂保护的有效性评估[J]. 余建平,申云逸,宋小友,陈小南,李晟,申小莉. 生物多样性. 2019(01)
[7]规划、划界、分区,利益如何划分?——解读《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之六[J]. 苏杨. 中国发展观察. 2018(17)
[8]中国国家级保护地空间分布特征及对国家公园布局建设的启示[J]. 朱里莹,徐姗,兰思仁. 地理研究. 2017(02)
[9]三江源国家公园功能分区与目标管理[J]. 付梦娣,田俊量,朱彦鹏,田瑜,赵志平,李俊生. 生物多样性. 2017(01)
[10]中国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的相关概念、政策背景和技术难点[J]. 苏杨,王蕾. 环境保护. 2015(14)
博士论文
[1]我国自然资源保护地役权制度构建[D]. 唐孝辉.吉林大学 2014
本文编号:2969516
【文章来源】: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22(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部分图文】:
保护兼容性谱系
在生态系统空间管控层面上,核心保护对象具有一定的空间分布特征,赋予保护目标以空间特性。研究区范围内林种区域划分差异明显,东、西自然保护区与风景名胜区以特用林为主,保护等级较高;中部九曲溪生态保护区林种丰富且分布细碎,以用材林为主(图2(a))。从起源上看,天然林仍然占绝大部分,人工林集中在试点区中部(图2(b))。优势树种空间分布可见阔叶林生态系统中有大量马尾松林与杉木林。马尾松林多为阔叶林遭受人为强度破坏之后出现。结合森林起源图,杉木林多为人工种植,林种单一。区内土壤酸性较强,特别是崇阳溪、九曲溪沿岸阶地(图3(a))。图3 武夷山国家公园优势树种与土壤类型分布
武夷山国家公园优势树种与土壤类型分布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国土空间管控的方法与途径[J]. 周侃,樊杰,盛科荣. 地理研究. 2019(10)
[2]论国家公园国有土地占主体地位的实现路径——以地役权为核心的考察[J]. 秦天宝. 现代法学. 2019(03)
[3]构建促进保护地社区资源使用与保护目标协调的社会情境分析工具——武夷山国家公园试点区实践[J]. 何思源,苏杨,王蕾,程红光. 生态学报. 2019(11)
[4]国家公园利益相关者对生态系统价值认知的差异与管理对策——以武夷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建设为例[J]. 何思源,苏杨,程红光,王蕾,闵庆文.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1)
[5]中国国家公园的边界、分区和土地利用管理——来自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的启示[J]. 何思源,苏杨,闵庆文. 生态学报. 2019(04)
[6]钱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功能分区对黑麂保护的有效性评估[J]. 余建平,申云逸,宋小友,陈小南,李晟,申小莉. 生物多样性. 2019(01)
[7]规划、划界、分区,利益如何划分?——解读《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之六[J]. 苏杨. 中国发展观察. 2018(17)
[8]中国国家级保护地空间分布特征及对国家公园布局建设的启示[J]. 朱里莹,徐姗,兰思仁. 地理研究. 2017(02)
[9]三江源国家公园功能分区与目标管理[J]. 付梦娣,田俊量,朱彦鹏,田瑜,赵志平,李俊生. 生物多样性. 2017(01)
[10]中国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的相关概念、政策背景和技术难点[J]. 苏杨,王蕾. 环境保护. 2015(14)
博士论文
[1]我国自然资源保护地役权制度构建[D]. 唐孝辉.吉林大学 2014
本文编号:29695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29695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