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行政法论文 >

城市个人极端犯罪和恐怖活动“一体化”打防及其法规保障体系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16 15:48
  高发、频发的城市个人极端暴力犯罪和复杂、严峻的反恐怖形势已经成为影响"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的主要因素之一。研究发现,主体参与不足、履责不力和防范模式难以满足防范需要是目前对两种类型犯罪防范的主要困境。为破解困境,在理论和国内外成功实践启示的基础上提出由"三个相同和一个同步"构成的两种类型犯罪"一体化"打防的观点。以此为始,构建能够为两种类型犯罪"一体化"打防提供保障的多元、逐级细化的法律法规和制度体系。 

【文章来源】:江西警察学院学报. 2020,(05)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两种类型犯罪“一体化”打防理路的源起
    (一)破解两种类型犯罪打防的现实困境需要
        1. 困境一:主体参与不足,履责不力的问题
        2. 困境二:现行防范模式不明确,达不到整体施治的效果
        3. 困境三:现行警务模式动员的能力不足
    (二)两种类型犯罪“一体化”打防的理论源起
        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中国化的成果的启示
        2. 社会治理理论的启示
        3. 系统科学基本理论的启示
    (三)两种类型犯罪“一体化”打防的实践源起
        1. 国内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成功实践启示
        2. 国外犯罪防范成功实践启示
二、两种类型犯罪“一体化”打防的理路
    (一)两种类型犯罪“一体化”打防理路
    (二)两种类型犯罪“一体化”打防基本目标
三、两种类型犯罪“一体化”打防法规保障体系构建
    (一)围绕参与主体及其职责确认制定或完善法律
    (二)完善理顺参与主体关系的法规
    (三)完善规制主体参与防范的行为制度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行为人视角的个人极端暴力案件治安防控研究[J]. 吕微.  北京警察学院学报. 2020(01)
[2]三大举措将派出所打造成基层公安机关的战斗堡垒[J]. 肖建华.  派出所工作. 2019(11)
[3]搭建“三座桥梁”探索“共建共治共享”[J]. 杨蓉.  派出所工作. 2019(11)
[4]个人极端暴力犯罪预防研究——以“枫桥经验”为视角[J]. 张应立.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 2019(02)
[5]社区警务中的“四微五小”新模式[J]. 李天明.  广西警察学院学报. 2018(03)
[6]“1+X”社区警务,夯实派出所基础工作[J]. 陈加旭.  派出所工作. 2016(03)
[7]南京市栖霞区仙林街道 网格化服务离不开社区社会组织这个细胞[J]. 黄观林.  中国社会组织. 2014(15)
[8]昆明“3·01”事件后城市反恐的着力点[J]. 张金平.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 2014(03)
[9]社会管理创新八议——基于社会风险视角[J]. 童星.  公共管理学报. 2012(04)

硕士论文
[1]社区警务调解制度的法律思考[D]. 万永炜.南京师范大学 2018



本文编号:29810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29810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34a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