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行政指导程序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20 12:29
随着我国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政府执法理念也由命令式执法逐步向服务型执法转变。行政指导作为一种能够灵活适应各种复杂多变的经济、社会管理需要的“柔性执法”方式,越来越广泛地为我国政府所采用。但是,由于立法的滞后性,我国目前还没有任何专门针对行政指导的法律、法规层面上的立法①,行政指导行为的作出和实施只能由行政机关根据行政实际的需要自由裁量决定,而行政相对人由于行政主体的行政指导行为遭受损害时更是救济无门。从依法行政和保障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的角度出发,我国必须制定和完善行政指导的相关立法。又由于行政指导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执行性,因而对行政指导的法律规制,更重要的应该是程序法规制。因而有必要对行政指导程序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本文在介绍行政指导的相关理论、行政指导程序的涵义和价值、分析我国行政指导程序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考察和借鉴国外和我国台湾地区关于行政指导程序的立法实践和经验的基础上对我国行政指导程序立法和制度的制定和完善提出了系统全面的建议和对策。基于此,本文主要通过五部分来展开论述:第一部分是行政指导程序的涵义。主要对行政指导的概念、法律属性、功能以及行政指导程序的含义...
【文章来源】:山东大学山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行政指导程序概述
(一) 行政指导的涵义
(二) 行政指导程序的涵义
(三) 行政指导程序的价值
二、我国行政指导程序存在的问题
(一) 我国行政指导程序理论研究上存在的问题
(二) 我国行政指导程序立法上存在的问题
(三) 我国行政指导程序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三、国外及我国台湾地区行政指导程序考察
(一) 日本
(二) 韩国
(三) 我国台湾地区
(四) 对以上国家和地区行政指导程序的总结
(五) 以上国家和地区行政指导程序对我国的启示
四、完善我国行政指导程序的总体构想
(一) 完善我国行政指导程序相关立法的总体思路
(二) 科学界定行政指导的法律属性
(三) 确立行政指导程序的基本原则
(四) 明确行政指导的适用范围
五、完善我国政指导程序的具体对策建议
(一) 确立行政指导启动程序制度
(二) 确立行政指导决策程序制度
(三) 完善行政指导实施程序制度
(四) 建立行政指导救济程序制度
(五) 确立行政指导责任追究程序制度
(六) 建立行政指导的监督程序制度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行政指导程序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J]. 尹霞,朱贵平. 行政与法. 2008(09)
[2]试论我国行政指导程序的规范和完善[J]. 王欣.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1)
[3]我国《行政诉讼法》的若干修改建议及理由说明[J]. 莫于川.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2006(05)
[4]行政指导比较研究刍议[J]. 陈凯.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06(05)
[5]行政指导程序研究[J]. 林巧. 前沿. 2006(01)
[6]行政指导相对人及其权利保障[J]. 曹静晖. 理论探索. 2005(03)
[7]行政指导基本问题研究[J]. 章志远.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01)
[8]行政指导救济制度研究[J]. 莫于川. 法学家. 2004(05)
[9]行政指导比较研究[J]. 莫于川. 比较法研究. 2004(05)
[10]浅析行政指导的法律救济[J]. 肖兴政.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04(04)
硕士论文
[1]我国行政指导程序问题研究[D]. 朱贵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09
本文编号:2989046
【文章来源】:山东大学山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行政指导程序概述
(一) 行政指导的涵义
(二) 行政指导程序的涵义
(三) 行政指导程序的价值
二、我国行政指导程序存在的问题
(一) 我国行政指导程序理论研究上存在的问题
(二) 我国行政指导程序立法上存在的问题
(三) 我国行政指导程序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三、国外及我国台湾地区行政指导程序考察
(一) 日本
(二) 韩国
(三) 我国台湾地区
(四) 对以上国家和地区行政指导程序的总结
(五) 以上国家和地区行政指导程序对我国的启示
四、完善我国行政指导程序的总体构想
(一) 完善我国行政指导程序相关立法的总体思路
(二) 科学界定行政指导的法律属性
(三) 确立行政指导程序的基本原则
(四) 明确行政指导的适用范围
五、完善我国政指导程序的具体对策建议
(一) 确立行政指导启动程序制度
(二) 确立行政指导决策程序制度
(三) 完善行政指导实施程序制度
(四) 建立行政指导救济程序制度
(五) 确立行政指导责任追究程序制度
(六) 建立行政指导的监督程序制度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行政指导程序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J]. 尹霞,朱贵平. 行政与法. 2008(09)
[2]试论我国行政指导程序的规范和完善[J]. 王欣.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1)
[3]我国《行政诉讼法》的若干修改建议及理由说明[J]. 莫于川.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2006(05)
[4]行政指导比较研究刍议[J]. 陈凯.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06(05)
[5]行政指导程序研究[J]. 林巧. 前沿. 2006(01)
[6]行政指导相对人及其权利保障[J]. 曹静晖. 理论探索. 2005(03)
[7]行政指导基本问题研究[J]. 章志远.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01)
[8]行政指导救济制度研究[J]. 莫于川. 法学家. 2004(05)
[9]行政指导比较研究[J]. 莫于川. 比较法研究. 2004(05)
[10]浅析行政指导的法律救济[J]. 肖兴政.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04(04)
硕士论文
[1]我国行政指导程序问题研究[D]. 朱贵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09
本文编号:29890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29890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