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行政法论文 >

食品消费惩罚性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05 08:32
  《食品安全法》中惩罚性赔偿责任的制定目的,在于通过严厉的惩罚手段,以达到震慑、惩罚违法行为人的目的,为实现该目的,精准的构成要件必不可少。现行《食品安全法》第148条第2款没有采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55条的表述方式,没有将违约和侵权两种不同情形下的惩罚性赔偿责任予以区分,虽其增加了“损失”的赔偿方式以对应侵权责任,但不同性质的民事责任的有不同的请求权基础和构成要件,统一表述易造成司法适用上的混乱。同时,《食品安全法》采用了“食品安全标准”作为惩罚性赔偿的构成要件,其虽有其优势及合理性,但因该要件繁杂且不完善的特点,一方面其不能涵盖部分严重违法行为,另一方面其又将部分轻微违法行为涵盖进来,导致“罪责”不均衡,但书部分的除外规定试图修正这一不均衡的状态,但其用了过多的限定要件(标签、说明书,食品安全,瑕疵,误导),使得该除外规定不仅适用起来复杂、困难,还造成了新的不均衡情形。本文通过对食品消费惩罚性赔偿的立法沿革及司法适用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分析,试图对食品消费惩罚性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进行修正,提出在认定食品消费惩罚性赔偿责任的问题上,采用“两层次”的认定方式,先对补偿性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 

【文章来源】:南昌大学江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3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食品消费惩罚性赔偿制度的立法沿革及评析
    1.1 2009 年食品消费惩罚性赔偿制度的首次确立
    1.2 《食品药品解释》对知假买假及违约领域惩罚性赔偿的肯定
    1.3 2015 年《食品安全法》增加赔偿方式及除外规定
        1.3.1 首付责任制及“经营者”概念的使用
        1.3.2 增加损失三倍的赔偿方式
        1.3.3 但书对于“食品安全标准”缺陷的修正
第2章 食品消费惩罚性赔偿责任构成要件存在的问题
    2.1 未对惩罚性赔偿进行违约和侵权的区分
        2.1.1 适格被告的问题
        2.1.2 违约和侵权的惩罚性赔偿构成要件不同
    2.2 以“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作为构成要件的缺陷
        2.2.1 “食品安全标准”有轻重之分
        2.2.2 “食品安全标准”无法涵盖所有严重违法行为
第3章 《食品安全法》148 条第2 款但书部分对构成要件修正的局限
    3.1 “瑕疵”的认定
    3.2 “食品安全”的认定
    3.3 “误导”作为认定标准的缺陷
        3.3.1 “误导”与“欺诈”的异同
        3.3.2 误导所承担的惩罚性赔偿责任与其违法性不对等
第4章 食品消费惩罚性赔偿责任构成要件的修正
    4.1 惩罚性赔偿的前提条件—补偿性赔偿
    4.2 权利主体要件—消费者身份
    4.3 主观要件—“明知”
    4.4 违法性要件—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或食品安全标准
    4.5 除外规定—食品安全标准的修正
    4.6 立法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食品安全惩罚性赔偿立法的反思与完善——以经济法义务民事化归责的制度困境为视角[J]. 肖峰,陈科林.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8(02)
[2]论《食品安全法》民事责任条款的适用——以第147条和第148条为例[J]. 曾文远.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4)
[3]商品欺诈惩罚性赔偿责任适用范围争议之我见[J]. 杨立新.  江汉论坛. 2017(01)
[4]《食品安全法》惩罚性赔偿适用的限制——从第148条第2款但书出发[J]. 陈澜鑫.  研究生法学. 2016(04)
[5]消费者合同三题:知假买假、惩罚性赔偿与合同终了[J]. 韩世远.  法律适用. 2015(10)
[6]论消费者倾斜性保护的逻辑[J]. 蓝寿荣,周艳芳.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03)
[7]惩罚性赔偿的规范构造——以最高人民法院第23号指导性案例为中心[J]. 税兵.  法学. 2015(04)
[8]论“损失”在惩罚性赔偿责任构成中的地位[J]. 陈承堂.  法学. 2014(09)
[9]我国消费者保护惩罚性赔偿的新发展[J]. 杨立新.  法学家. 2014(02)
[10]惩罚性赔偿制度的演进与适用[J]. 朱广新.  中国社会科学. 2014(03)

博士论文
[1]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反思与重构[D]. 张晓梅.上海交通大学 2014
[2]我国惩罚性赔偿制度研究[D]. 陈年冰.山东大学 2013
[3]惩罚性赔偿制度研究[D]. 张诺诺.吉林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0648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30648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9a9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