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行政执法柔性化问题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05 23:11
行政执法问题一直是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近些年来,传统的刚性行政执法方式由于其生硬的执法手段与善意的行政目的之间达不到和谐的统一,导致行政执法环境陷入了僵局,其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步伐。和谐社会条件下,为建设服务型政府,迫切需要在行政执法领域进行行政执法的改革,使行政执法方式改变其传统的强制性向柔性化方向发展。行政执法柔性化是一种以以人为本为核心理念的新型行政执法方式。行政执法柔性化符合现代法治行政的基本理念和要求,能够契合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是现代行政发展的必然趋势。“柔性执法”的新型行政执法方式由于其执法方式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在各地区、各领域相继成功推行,并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本文将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行政执法柔性化的理论基础研究,主要分析了行政执法方式柔性化的基本概述、理论源起及推行行政执法柔性化转变的实践价值。第二部分是关于行政执法柔性化的实证分析,主要分析国内外行政执法柔性化方式在实践中的具体运用形式及行政执法柔性化实施所面临的阻碍因素。第三部分也是全文的重点阐述章节,是关于推行行政执法柔性化的建议和措施。主要是从转变执法理念、改善执法组织、...
【文章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行政执法柔性化的理论基础
一、行政执法柔性化概述
(一)行政执法柔性化的内涵界定
(二)行政执法柔性化的基本特征
二、行政执法柔性化的理论源起
(一)人道主义理念
(二)实质法治理念
(三)行政管理创新理念
三、行政执法柔性化的实践意义
(一)改善执法环境,保障法治实现
(二)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
(三)改善政府形象,提高行政品位
(四)扩大行政参与,实现行政民主
(五)减少行政纠纷,构建和谐社会
第二章 行政执法柔性化的实证分析
一、行政执法柔性化的类型
(一)行政指导
(二)行政契约
(三)行政资助
(四)行政奖励
(五)行政计划
(六)行政给付
(七)行政调解
(八)行政协调
二、我国行政执法柔性化面临的困境
(一)执法理念的滞后
(二)执法程序的缺失
(三)法律监督机制不健全
(四)救济渠道不畅通
第三章 我国行政执法柔性化的若干建议
一、转变执法理念
(一)力行依法行政理念
(二)树立行政效率理念
二、改善执法组织
(一)内强素质,提升行政执法能力
(二)外树形象,实行“人性化执法”
三、改变执法方式、手段
(一)改变执法方式,注重激励和指导
(二)规范执法、刚柔相济相结合
(三)推行现代信息化执法
四、完善执法程序
(一)集中便民执法
(二)公开透明执法
五、建立监督评估机制
六、健全法律救济
(一)行政复议制度
(二)行政申诉制度
(三)行政诉讼制度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066017
【文章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行政执法柔性化的理论基础
一、行政执法柔性化概述
(一)行政执法柔性化的内涵界定
(二)行政执法柔性化的基本特征
二、行政执法柔性化的理论源起
(一)人道主义理念
(二)实质法治理念
(三)行政管理创新理念
三、行政执法柔性化的实践意义
(一)改善执法环境,保障法治实现
(二)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
(三)改善政府形象,提高行政品位
(四)扩大行政参与,实现行政民主
(五)减少行政纠纷,构建和谐社会
第二章 行政执法柔性化的实证分析
一、行政执法柔性化的类型
(一)行政指导
(二)行政契约
(三)行政资助
(四)行政奖励
(五)行政计划
(六)行政给付
(七)行政调解
(八)行政协调
二、我国行政执法柔性化面临的困境
(一)执法理念的滞后
(二)执法程序的缺失
(三)法律监督机制不健全
(四)救济渠道不畅通
第三章 我国行政执法柔性化的若干建议
一、转变执法理念
(一)力行依法行政理念
(二)树立行政效率理念
二、改善执法组织
(一)内强素质,提升行政执法能力
(二)外树形象,实行“人性化执法”
三、改变执法方式、手段
(一)改变执法方式,注重激励和指导
(二)规范执法、刚柔相济相结合
(三)推行现代信息化执法
四、完善执法程序
(一)集中便民执法
(二)公开透明执法
五、建立监督评估机制
六、健全法律救济
(一)行政复议制度
(二)行政申诉制度
(三)行政诉讼制度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0660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30660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