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正式行政行为在餐饮服务监督管理中的运用 ——以餐饮量化分级管理制度为实证调研对象
发布时间:2021-05-23 13:54
在餐饮服务监督管理工作中,食品安全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作为一种新型的科学管理手段,对加强餐饮服务单位行政许可后的监督管理工作起到了提高行政效能、促进政务公开,推动企业自律的积极作用。但仍存在内容不全面、保障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本文通过实证调研,对今后如何更好的实施该项管理制度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并从该项制度的实践中得出启示:提出以传统执法方式为基础,非正式行政行为为契机的餐饮监管模式推进构想,充分发挥非正式行政在餐饮监管中的积极作用,从而进一步丰富行政许可后监管工作的内涵和外延,强化餐饮服务环节的监督管理。
【文章来源】: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问题的提出:餐饮许可证后监管的非正式路径
二、 研究特色
三、 构成框架和主要内容
第一章 餐饮服务行政许可后监管
第一节 餐饮服务监督管理的理论基础
一、 我国餐饮服务监督管理的法律依据
二、 我国餐饮服务监管工作的实施主体及法定职责
第二节 餐饮服务行政许可后监管的具体实践:以上海市为例
一、 上海市餐饮服务监督管理现行模式
二、 当前餐饮服务监管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三节 餐饮量化分级管理制度的提出及其建立
一、 制度的定义及表现形式
二、 制度制定的法律依据
三、 制度的评定标准及执行程序
四、 制度执行的行政救济途径
第四节 餐饮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在学理上的基本定位
一、 偏向监管模式的视角:探索新型行政活动方式的可能
二、 偏向形式法治的视角:规范执法
三、 新形势下食品安全工作的需求:责任分担
第二章 餐饮量化分级管理实践:以上海闸北区为调研蓝本
第一节 2010 年-2012 年闸北区餐饮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实施情况
第二节 2010 年-2012 年闸北区餐饮单位许可证后监管数据反馈
一、 制度的实施与监督强度并未呈现强关联
二、 制度的实施对许可证后监管软实力有显著增强效果
第三节 餐饮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实施效果的问卷调查结果
一、 餐饮单位对实施餐饮量化分级管理制度的态度
二、 公众对实施餐饮量化分级管理制度的看法
三、 监督部门对餐饮量化分级管理制度的评价
第三章 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对餐饮许可证后监管的效果评价
第一节 餐饮量化分级管理制度的主要成绩和特色
一、 进一步提高了行政执法效能
二、 进一步促进了政务公开
三、 进一步推动了企业自律与内部管理
第二节 制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 量化等级评定标准尚不够简化
二、 餐饮单位对于公示不理想的评定结果态度抗拒
三、 制度的行政救济工作仍不完善
第三节 制度的完善措施
一、 确立量化分级管理制度的法律地位
二、 确立量化分级管理制度的监管地位
三、 明确量化分级管理制度的功能定位
四、 优化和调整量化分级评定制度
五、 推动食品安全监管社会参与度
第四章 量化分级管理对餐饮监管的启示——迈向非正式行政
第一节 对于行政许可后餐饮服务监管现状的反思
一、 基于公权力视角
二、 基于私权利视角
三、 现状反思的出口:以非正式行政行为为契机
第二节 非正式行政行为在餐饮服务监管中的运用及其完善
一、 非正式行政行为概念的引入
二、 非正式行政行为对餐饮监管工作的推进效应
三、 非正式行政行为的不足与完善
第三节 以非正式行政行为为契机的餐饮监管模式推进构想
一、 以传统行政执法方式为基础
二、 在餐饮监管中值得重点推进的非正式行政行为活动形态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行政指导的运用与依法行政理论的拓展[J]. 陆伟明. 兰州学刊. 2011(09)
[2]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模式的反思与重构[J]. 谭德凡.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3)
[3]餐饮企业监督公示制度运行效果分析[J]. 吴佩芬,蔡斯嘉,经重岗,陈武军,刁平,唐激文. 上海食品药品监管情报研究. 2011(01)
[4]非强制行政行为概念的功能分析——基于行政行为分类视角的考察[J]. 王欢,卢护锋. 长白学刊. 2011(01)
[5]行政法治理念的反思与重构——以“支撑性概念”为分析基础[J]. 江必新. 法学. 2009(12)
[6]创新机制 推进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监管[J]. 张宗炎,田春林. 中国药事. 2009(11)
[7]“非正式行政行为”概念界定——兼“非强制行政行为”评析[J]. 熊樟林. 行政法学研究. 2009(04)
[8]餐饮业实行食品卫生监督公示制度的实践与思考[J]. 姜文海. 中国卫生监督杂志. 2008(04)
[9]非正式行政行为的内涵——基于比较法视角的初步展开[J]. 蒋红珍. 行政法学研究. 2008(02)
[10]餐饮业试行卫生监督公示制度问答[J].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08(01)
本文编号:3202646
【文章来源】: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问题的提出:餐饮许可证后监管的非正式路径
二、 研究特色
三、 构成框架和主要内容
第一章 餐饮服务行政许可后监管
第一节 餐饮服务监督管理的理论基础
一、 我国餐饮服务监督管理的法律依据
二、 我国餐饮服务监管工作的实施主体及法定职责
第二节 餐饮服务行政许可后监管的具体实践:以上海市为例
一、 上海市餐饮服务监督管理现行模式
二、 当前餐饮服务监管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三节 餐饮量化分级管理制度的提出及其建立
一、 制度的定义及表现形式
二、 制度制定的法律依据
三、 制度的评定标准及执行程序
四、 制度执行的行政救济途径
第四节 餐饮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在学理上的基本定位
一、 偏向监管模式的视角:探索新型行政活动方式的可能
二、 偏向形式法治的视角:规范执法
三、 新形势下食品安全工作的需求:责任分担
第二章 餐饮量化分级管理实践:以上海闸北区为调研蓝本
第一节 2010 年-2012 年闸北区餐饮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实施情况
第二节 2010 年-2012 年闸北区餐饮单位许可证后监管数据反馈
一、 制度的实施与监督强度并未呈现强关联
二、 制度的实施对许可证后监管软实力有显著增强效果
第三节 餐饮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实施效果的问卷调查结果
一、 餐饮单位对实施餐饮量化分级管理制度的态度
二、 公众对实施餐饮量化分级管理制度的看法
三、 监督部门对餐饮量化分级管理制度的评价
第三章 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对餐饮许可证后监管的效果评价
第一节 餐饮量化分级管理制度的主要成绩和特色
一、 进一步提高了行政执法效能
二、 进一步促进了政务公开
三、 进一步推动了企业自律与内部管理
第二节 制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 量化等级评定标准尚不够简化
二、 餐饮单位对于公示不理想的评定结果态度抗拒
三、 制度的行政救济工作仍不完善
第三节 制度的完善措施
一、 确立量化分级管理制度的法律地位
二、 确立量化分级管理制度的监管地位
三、 明确量化分级管理制度的功能定位
四、 优化和调整量化分级评定制度
五、 推动食品安全监管社会参与度
第四章 量化分级管理对餐饮监管的启示——迈向非正式行政
第一节 对于行政许可后餐饮服务监管现状的反思
一、 基于公权力视角
二、 基于私权利视角
三、 现状反思的出口:以非正式行政行为为契机
第二节 非正式行政行为在餐饮服务监管中的运用及其完善
一、 非正式行政行为概念的引入
二、 非正式行政行为对餐饮监管工作的推进效应
三、 非正式行政行为的不足与完善
第三节 以非正式行政行为为契机的餐饮监管模式推进构想
一、 以传统行政执法方式为基础
二、 在餐饮监管中值得重点推进的非正式行政行为活动形态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行政指导的运用与依法行政理论的拓展[J]. 陆伟明. 兰州学刊. 2011(09)
[2]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模式的反思与重构[J]. 谭德凡.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3)
[3]餐饮企业监督公示制度运行效果分析[J]. 吴佩芬,蔡斯嘉,经重岗,陈武军,刁平,唐激文. 上海食品药品监管情报研究. 2011(01)
[4]非强制行政行为概念的功能分析——基于行政行为分类视角的考察[J]. 王欢,卢护锋. 长白学刊. 2011(01)
[5]行政法治理念的反思与重构——以“支撑性概念”为分析基础[J]. 江必新. 法学. 2009(12)
[6]创新机制 推进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监管[J]. 张宗炎,田春林. 中国药事. 2009(11)
[7]“非正式行政行为”概念界定——兼“非强制行政行为”评析[J]. 熊樟林. 行政法学研究. 2009(04)
[8]餐饮业实行食品卫生监督公示制度的实践与思考[J]. 姜文海. 中国卫生监督杂志. 2008(04)
[9]非正式行政行为的内涵——基于比较法视角的初步展开[J]. 蒋红珍. 行政法学研究. 2008(02)
[10]餐饮业试行卫生监督公示制度问答[J].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08(01)
本文编号:32026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32026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