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情境下个人信息权的保护 ——以物联网智能软件为视角
发布时间:2021-06-07 18:40
伴随着整个大数据行业的发展,物联网技术也蓬勃成长起来。物联网设备被越来越多地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去,例如可穿戴设备、智能交通、智能医疗、智能家居、智慧零售等等,小到个人生活,大到产业管理,物联网将万物连接起来,为人们提供了数据收集和管理的服务平台。物联网技术在便利人们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法律问题,最值得考量的便是个人信息的保护问题。在大数据技术领域内讨论个人信息的保护虽然不是新鲜事物,但由于这些问题至今也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笔者认为还是值得进行进一步探讨的。物联网技术有其自身特点,最突出的一点表现在物联网智能产品与人紧密连接。这种特性决定了这项技术会对个人信息的保护造成新一轮的冲击,为了具体探讨,笔者从物联网(IOT)智能软件入手,从技术和法律结合的角度,去分析物联网对个人信息权利的侵害和救济途径。为了说明大数据时代物联网对个人信息带来的冲击和对法律带来的挑战,笔者指出了 IOT智能软件对个人信息造成侵害一系列现实问题,并借助个人信息的采集、使用、储存和遗失的四个环节,结合健康运动类物联网应用,阐述在这个过程中人们的个人信息权是怎样被侵害的。与此同时,针对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和针...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物联网和个人信息权概述
(一) 物联网和IOT智能软件概述
1、物联网的概念
2、物联网的结构、技术特点
3、物联网情境下个人信息安全问题与传统个人信息安全问题的不同
4、物联网(IOT)智能软件的概念和特点
(二) 物联网情境下的个人信息权理论
1、个人信息概念与传统保护路径
2、个人信息之上的利益考察
3、个人信息的体系构建
4、保护个人信息的立场
二、近年来涉及个人信息权的物联网安全问题---以物联网智能软件为例
(一) 个人信息收集过程中的侵权行为
(二) 个人信息利用过程中的侵权行为
(三) 个人信息存储过程中的侵权行为
(四) 个人信息遗失中的侵权行为
三、物联网个人信息权立法概况及问题
(一) 近年来针对个人信息的法律
(二) 近年来针对物联网的法律
(三)立法中存在的问题
四、针对个人信息权保护的立法和实践
(一) 法律原则的提出
1、目的限制原则
2、最小化原则
3、数据保留原则
4、数据质量原则
5、信息安全原则
6、数据主体影响原则
7、信息控制者的责任原则
(二) 法律及相关保护措施
1、行业内相关法律的完善
2、促进各类机构合作,完善监管规制
3、对使用者的引导
五、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健康APP用户隐私保护政策调查分析——以《信息安全技术 个人信息安全规范》为框架[J]. 付少雄,赵安琪. 图书馆论坛. 2019(12)
[2]App个人信息安全现状及解决思路[J]. 秦博阳,靳文京. 保密科学技术. 2019(10)
[3]App申请和使用“可收集个人信息权限”案例分析[J]. 高理想,刘昊鑫,张俊楠. 保密科学技术. 2019(10)
[4]App嵌入第三方SDK安全隐患分析与对策建议[J]. 王然,陈湉,秦博阳. 保密科学技术. 2019(10)
[5]从身份识别到行为识别:个人信息侵权认定的路径选择[J]. 邓佑文,王文文.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4)
[6]物联网生态系统建设及运营商策略[J]. 程永红. 通信企业管理. 2019(06)
[7]对物联网App个人信息保护的思考[J]. 王眉林. 中国信息安全. 2019(04)
[8]近亲属的个人信息被遗忘权及其行使——以社交网络账户注销为例[J]. 李俊蓉. 民商法争鸣. 2019(01)
[9]物联网安全和隐私保护技术研究[J]. 顾清,沈杰,关光,严军辉. 信息与电脑(理论版). 2018(23)
[10]物联网时代的网络安全问题研究[J]. 徐佳. 科技传播. 2018(23)
博士论文
[1]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保护研究[D]. 李媛.西南政法大学 2016
硕士论文
[1]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的财产权保护[D]. 马智.兰州大学 2019
[2]大数据背景下个人信息民法保护研究[D]. 张玉洁.河北科技大学 2019
[3]我国个人数据保护立法问题初探[D]. 王昕.山东大学 2018
[4]APP平台经营者的民事法律地位与责任[D]. 谢自强.重庆大学 2017
[5]基于物联网的城市消防安全管理服务平台[D]. 罗云芳.电子科技大学 2014
[6]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研究[D]. 程钰杰.安徽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217095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物联网和个人信息权概述
(一) 物联网和IOT智能软件概述
1、物联网的概念
2、物联网的结构、技术特点
3、物联网情境下个人信息安全问题与传统个人信息安全问题的不同
4、物联网(IOT)智能软件的概念和特点
(二) 物联网情境下的个人信息权理论
1、个人信息概念与传统保护路径
2、个人信息之上的利益考察
3、个人信息的体系构建
4、保护个人信息的立场
二、近年来涉及个人信息权的物联网安全问题---以物联网智能软件为例
(一) 个人信息收集过程中的侵权行为
(二) 个人信息利用过程中的侵权行为
(三) 个人信息存储过程中的侵权行为
(四) 个人信息遗失中的侵权行为
三、物联网个人信息权立法概况及问题
(一) 近年来针对个人信息的法律
(二) 近年来针对物联网的法律
(三)立法中存在的问题
四、针对个人信息权保护的立法和实践
(一) 法律原则的提出
1、目的限制原则
2、最小化原则
3、数据保留原则
4、数据质量原则
5、信息安全原则
6、数据主体影响原则
7、信息控制者的责任原则
(二) 法律及相关保护措施
1、行业内相关法律的完善
2、促进各类机构合作,完善监管规制
3、对使用者的引导
五、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健康APP用户隐私保护政策调查分析——以《信息安全技术 个人信息安全规范》为框架[J]. 付少雄,赵安琪. 图书馆论坛. 2019(12)
[2]App个人信息安全现状及解决思路[J]. 秦博阳,靳文京. 保密科学技术. 2019(10)
[3]App申请和使用“可收集个人信息权限”案例分析[J]. 高理想,刘昊鑫,张俊楠. 保密科学技术. 2019(10)
[4]App嵌入第三方SDK安全隐患分析与对策建议[J]. 王然,陈湉,秦博阳. 保密科学技术. 2019(10)
[5]从身份识别到行为识别:个人信息侵权认定的路径选择[J]. 邓佑文,王文文.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4)
[6]物联网生态系统建设及运营商策略[J]. 程永红. 通信企业管理. 2019(06)
[7]对物联网App个人信息保护的思考[J]. 王眉林. 中国信息安全. 2019(04)
[8]近亲属的个人信息被遗忘权及其行使——以社交网络账户注销为例[J]. 李俊蓉. 民商法争鸣. 2019(01)
[9]物联网安全和隐私保护技术研究[J]. 顾清,沈杰,关光,严军辉. 信息与电脑(理论版). 2018(23)
[10]物联网时代的网络安全问题研究[J]. 徐佳. 科技传播. 2018(23)
博士论文
[1]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保护研究[D]. 李媛.西南政法大学 2016
硕士论文
[1]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的财产权保护[D]. 马智.兰州大学 2019
[2]大数据背景下个人信息民法保护研究[D]. 张玉洁.河北科技大学 2019
[3]我国个人数据保护立法问题初探[D]. 王昕.山东大学 2018
[4]APP平台经营者的民事法律地位与责任[D]. 谢自强.重庆大学 2017
[5]基于物联网的城市消防安全管理服务平台[D]. 罗云芳.电子科技大学 2014
[6]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研究[D]. 程钰杰.安徽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2170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32170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