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行政法论文 >

企业基金会设立宗旨与目的法律规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02 21:20
  截至2018年4月18日,我国企业基金会共计868家,占全国基金会总数的13.4%。我国企业基金会的发展可以说是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今后随着企业家们反哺社会意愿的不断增强,公众对慈善事业的持续关注,企业基金会的数量还将继续增长。企业基金会设立宗旨与目的体现着设立者的意愿,自创立之初就影响着企业基金会的发展,覆盖到其活动的方方面面,对企业基金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在规制企业基金会设立宗旨与目的时,我们首先需要梳理企业基金会设立宗旨和设立目的的不同内涵,企业基金会设立宗旨一般反映了企业设立基金会的初衷以及其具体方向、方法;而企业基金会设立目的则是指基金会从事的业务范围。另外,由于我国基金会发展深受政策影响,政策在某种程度上是基金会前进的方向标,本文还专门介绍了我国现行的基金会法律制度,以期能看出企业基金会设立宗旨与目的的立法态度。目前我国的企业基金会设立宗旨与目的还未得到很好的规范,存在一些现实的问题,如:部分企业基金会没有宗旨或者宗旨设立得过于宽泛;企业基金会设立宗旨与目的混同;目的广泛和资助对象不在目的之内;关注领域扎堆、项目设计同质化;基金会设立目的与企业业务无甚关联。在结合财团法人... 

【文章来源】:中南民族大学湖北省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企业基金会设立宗旨与目的法律规制研究


历年基金会数量变化(1981年-2018年)

基金会,数量变化,企业,历年


图 2-2:企业型基金会占全国基金会数量之比(2015 年)资料来源:基金会中心网,数据中心。截止日期:2015 年 12 月 31 日纵观十来年间我国基金会发展,2004 年全国非公募基金会数量较少,当时金会大多是公募基金会,其中非公募基金会 176 家,而公募基金会有 557 家公募基金会数量的三倍多。之后,非公募基金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从 20始,非公募基金会逐渐开始占据全国基金会的半壁江山,其增速远超公募。而作为非公募基金会的企业基金会在 2004 年至 2015 年间也表现良好,增长率达到 39.3%,高于全国非公募基金会的 30.6%,远高于全国基金会7%(见图 2-3)。企业基金会能够在短短十数年间飞速发展取决于多数企业成了初始的资本积累,开始纷纷向社会创新的目标迈进,有资金也有精力慈善活动。企业携带大量资金和其他资源创设基金会,其天然优势使得企会迅速落地生根,且逐步覆盖全国。

基金会,企业,慈善组织


年12月31日,全国基金会总数达4871家,较2014年增加633家,年增长率达到14.9%。其中,公募基金会1547 家,占总数的32%;非公募基金会3267 家,占总数的68%;企业基金会数量已经占到全国基金会总数的13%(见图2-2)。39华夏慈善基金会已于 2008 年 5 月 6 日更名为爱佑华夏慈善基金会,由北京市隶属基金会变更为全国性非公募基金会。40非公募基金会和公募基金会是根据《条例》第三条规定所做的基金会分类,两者是以能否面向公众募捐为划分标准的。《慈善法》放开公募资格的限制,而采取申请式,只要慈善组织符合一定的条件即可向公众募捐,但需要注意,这是权利设定而非强制的义务,慈善组织可以自行选择是否申请。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我国企业基金会管理体制的建构[J]. 褚湛.  现代管理科学. 2017(08)
[2]慈善组织认定:制度、运作与问题——基于深圳实践的观察[J]. 俞祖成.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2017(03)
[3]美国基金会的创新功能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 孙发锋.  理论月刊. 2016(12)
[4]营利性行为分类与民间非营利组织税收优惠制度设计[J]. 张思强,朱学义,李欣.  税务与经济. 2016(03)
[5]如何实现《慈善法》的立法宗旨?——基于日本相关立法的启示[J]. 俞祖成.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2016(03)
[6]破解企业基金会发展难题:重在治理转型[J]. 李维安.  南开管理评论. 2015(05)
[7]公益慈善中的代理问题及其治理——以企业基金会为视角[J]. 李新天,易海辉.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2015(04)
[8]英国慈善目的事业立法及借鉴意义[J]. 杨道波.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15(04)
[9]企业慈善捐赠下利益输送行为的实证研究——来自中国2009~2013年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J]. 徐莉萍,赵冠男,戴薇.  软科学. 2015(07)
[10]倡导和培育内在驱动的利他导向的慈善动机——兼论“慈善不问动机”的片面性[J]. 石国亮.  理论与改革. 2015(02)



本文编号:32612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32612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81f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