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行政法论文 >

高校软暴力归因分析与应对策略

发布时间:2021-07-08 10:19
  软暴力是指不使用传统的直接硬暴力行为,而是代替使用冷漠、蔑视、嘲讽、侮辱等一系列对人心理产生极大伤害的精神暴力行为,使人虽不能在肉体上直接感知其痛苦,但令其身心遭受长期的压抑和煎熬。近几年"软暴力"的社会关注度达到了新的高度,在"两高一部"《关于依法惩处侵害公民个人信息犯罪活动的通知》中就使用了滋扰型"软暴力"的说法。可以看出软暴力在司法实践中受到了高度重视,之后在我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软暴力被最高检明确划为暴力犯罪的范畴。当前我国对于软暴力的违法性惩罚及软暴力犯罪的内涵方面有了较为专业系统的研究,但软暴力无处不在,其触角早已伸到单纯的校园生活,通过了解发现,我国当前并没有系统的校园软暴力研究,其实证研究更是少之又少。当下高校学生的极端行为频繁发生,社会舆论的无脑式风暴更是将软暴力的威力发挥到极点。笔者通过走访调查和发放问卷,对其高校学生的软暴力行为现状、诱因和应对策略进行深度解析。 

【文章来源】:法制与社会. 2020,(22)

【文章页数】:3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模因-顺应视域下的大学生网络暴力语言探究[J]. 杨偃成.  昭通学院学报. 2014(06)
[2]语言暴力对孩子最致命的伤害[J]. 文嘉.  体育博览(运动健康). 2007(04)
[3]校园语言暴力的成因与对策[J]. 陈华安.  现代教育论丛. 2007(04)
[4]科学家越轨行为的多维分析与道德防范[J]. 马向真.  学海. 2004(06)
[5]高校学生中精神暴力现象初探[J]. 张晓莹.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4(04)

硕士论文
[1]刑法中的暴力行为研究[D]. 张维.西南政法大学 2014
[2]重庆市高校学生间精神暴力问题研究[D]. 刘佳.西南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2713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32713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2a8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