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安转刑事案件“自动投案”的认定分歧与规范化建议
发布时间:2021-07-11 02:20
对于治安转刑事案件,"自动投案"认定时应当以哪次到案经过为准一直存在争议,但从"自动投案"的含义、自首的本质及行刑衔接的角度来看,治安案件到案情况理应作为"自动投案"的考量因素。认定"自动投案"时应将投案的自由性、主动性、自愿性作为核心标准。
【文章来源】: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 2020,(04)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问题的提出
二、产生分歧原因探析
(一)对“自动投案”含义的理解不同
(二)对自首本质的认识存在差异
三、处理分歧的意见与理由
(一)“自动投案”的内容包含治安案件“主动投案”
(二)“自动投案”的本质涵盖治安案件“主动投案”
(三)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具有程序上的衔接性
四、“自动投案”认定的相关规范化建议
(一)认定规则层面:以自动投案的本质为核心
(二)证据审查层面:严格审查“到案经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行政犯自动投案问题分析[J]. 王志. 中国检察官. 2019(04)
[2]行、刑衔接中的证据问题研究——以《刑事诉讼法》第52条第2款为分析文本[J]. 董坤. 北方法学. 2013(04)
[3]自首制度的程序法解读[J]. 万毅.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13(01)
[4]浅析自动投案的审查与认定——以《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若干具体问题的意见》执行为背景[J]. 杨旭. 中国检察官. 2012(06)
[5]行政优于刑事:行刑衔接的机制构建[J]. 田宏杰. 人民司法. 2010(01)
[6]治安处罚中“自首”情节的认定与运用[J]. 郑红梅. 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 2009(02)
[7]对“自动投案”的认定——结合自首的本质探究[J]. 梁经顺,肖洪,黄悦.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08(06)
[8]自首制度异化的原因与对策[J]. 韩忠义,张桂云. 法律适用. 2004(08)
本文编号:3277132
【文章来源】: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 2020,(04)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问题的提出
二、产生分歧原因探析
(一)对“自动投案”含义的理解不同
(二)对自首本质的认识存在差异
三、处理分歧的意见与理由
(一)“自动投案”的内容包含治安案件“主动投案”
(二)“自动投案”的本质涵盖治安案件“主动投案”
(三)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具有程序上的衔接性
四、“自动投案”认定的相关规范化建议
(一)认定规则层面:以自动投案的本质为核心
(二)证据审查层面:严格审查“到案经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行政犯自动投案问题分析[J]. 王志. 中国检察官. 2019(04)
[2]行、刑衔接中的证据问题研究——以《刑事诉讼法》第52条第2款为分析文本[J]. 董坤. 北方法学. 2013(04)
[3]自首制度的程序法解读[J]. 万毅.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13(01)
[4]浅析自动投案的审查与认定——以《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若干具体问题的意见》执行为背景[J]. 杨旭. 中国检察官. 2012(06)
[5]行政优于刑事:行刑衔接的机制构建[J]. 田宏杰. 人民司法. 2010(01)
[6]治安处罚中“自首”情节的认定与运用[J]. 郑红梅. 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 2009(02)
[7]对“自动投案”的认定——结合自首的本质探究[J]. 梁经顺,肖洪,黄悦.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08(06)
[8]自首制度异化的原因与对策[J]. 韩忠义,张桂云. 法律适用. 2004(08)
本文编号:32771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32771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