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心层”群体住房保障法律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21 02:46
住宅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尊重、实现和保护公民的住宅权,则是国家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和法定义务。为此,我国建立了以廉租房制度、经济适用住房制度、住房公积金制度为主要组成部分的住房保障体系,但三者的发展并不尽如人意,在实践存在着诸多问题。并由此引发了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夹心层”。“夹心层”群体之所以被称为一个特殊群体被提出来,在于他们无法伴随着住房市场化的深入通过市场和保障这两条途径来解决其住房问题。于是,如何为那些既不符合廉租住房保障标准又购买不起经济适用住房,或不符合经济适用房申请标准又无力购买商品房的群体提供住房保障支持成为政府急需解决的重要民生问题。针对现行的住房保障制度普遍存在着法律层次较低、内容较为笼统、可操作性不强、存在某些不公平的规定的问题,本文因此有必要在法律政策领域内对住房保障制度进行分析与探索。并通过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住房保障制度,吸取其中对我国住房保障制度建设有用的先进理念,从而为解决我国城市“夹心层”群体住房问题提供有益的启示。最后本文针对我国住房制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住房保障法律制度的几点建议,希望能够对我国住房保障制度的建设有所裨益。
【文章来源】:华中科技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夹心层”群体的界定
(一) “夹心层”群体的基本含义
(二) “夹心层”群体的外延
(三) “夹心层”群体的基本特征
二“夹心层”群体住房保障政策和法律现状分析
(一) “夹心层”群体住房保障政策和法律的具体规定
(二) “夹心层”群体住房保障政策和法律存在的问题
三 典型国家住房保障制度对我国解决“夹心层”群体住房保障问题的借鉴和启示
(一) 美国
(二) 英国
(三) 新加坡
(四) 德国
(五) 借鉴和启示
四 完善“夹心层”群体住房保障法律制度的具体建议
(一) 准确认定“夹心层”群体住房保障主体资格
(二) 明确解决“夹心层”群体住房保障问题的资金来源
(三) 多渠道多形式提供房源
(四) 明确政府解决“夹心层”群体住房保障的主体责任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3294142
【文章来源】:华中科技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夹心层”群体的界定
(一) “夹心层”群体的基本含义
(二) “夹心层”群体的外延
(三) “夹心层”群体的基本特征
二“夹心层”群体住房保障政策和法律现状分析
(一) “夹心层”群体住房保障政策和法律的具体规定
(二) “夹心层”群体住房保障政策和法律存在的问题
三 典型国家住房保障制度对我国解决“夹心层”群体住房保障问题的借鉴和启示
(一) 美国
(二) 英国
(三) 新加坡
(四) 德国
(五) 借鉴和启示
四 完善“夹心层”群体住房保障法律制度的具体建议
(一) 准确认定“夹心层”群体住房保障主体资格
(二) 明确解决“夹心层”群体住房保障问题的资金来源
(三) 多渠道多形式提供房源
(四) 明确政府解决“夹心层”群体住房保障的主体责任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32941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32941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