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行政法论文 >

职务犯罪调查权制约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07 02:37
  在2018年《宪法修正案》和《监察法》通过后,监察委员会正式成为行使国家监察职能的专责机关,依法履行职务犯罪调查权。随着反腐进入新阶段,监察委员会职务犯罪调查权呈现出调查主体力量强大、调查对象扩张和调查权限增强的特点,并凭借这些优势于查办职务案件上卓有成效。但与此同时,职务犯罪调查权滥用的风险也逐渐凸显。完善职务犯罪调查权制约机制、防范职务犯罪调查权滥用成为巩固既有反腐成果,深化监察体制改革的应有之义。理性思考对职务犯罪调查权进行制约的必要性,可以从监察体制改革后职务犯罪调查权的特殊性出发,分析制约的现实需求和理论依据从而回答“为什么要制约”的问题。了解当前职务犯罪调查权制约机制存在的缺陷有助于提出针对性的对策。通过考察立法和实践发现,司法人员行使职权时对监察委员会存有一定忌惮;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功能远没有得到完全发挥;证据裁判规则适用不明导致审判机关难以对职务犯罪调查形成严格制约;外部监督有限,具体为人大监督具有滞后性,民主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不畅;内部监督而言,对自身调查措施的监督管理和专门监督机构的建立有待加强;因律师辩护权的缺位,职务犯罪被调查人防御权利不足。再观境外国家和... 

【文章来源】:杭州师范大学浙江省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选题背景
    第二节 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第三节 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基本内容
第二章 职务犯罪调查权的特殊性和制约必要性
    第一节 职务犯罪调查权的特殊性
        一、调查主体强大
        二、调查对象扩张
        三、调查权限增强
    第二节 制约职务犯罪调查权的必要性
        一、制约职务犯罪调查权的现实需要
        二、制约职务犯罪调查权的理论依据
第三章 对职务犯罪调查权进行制约的现实困境
    第一节 司法机关制约的有限性
        一、司法人员或惮于监察强权
        二、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的缺位
        三、审判机关证据规则适用不明
    第二节 外部监督力量的薄弱
        一、人大监督的滞后性
        二、民主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受阻
    第三节 内部监督机制的混乱
    第四节 被调查人防御权利的不足
第四章 境外职务犯罪调查权制约机制的考察与启示
    第一节 香港廉政公署权力制约机制
    第二节 新加坡贪污调查局权力制约机制
    第三节 境外反腐专门机构权力制约机制的启示
第五章 完善职务犯罪调查权制约机制的建议
    第一节 加强司法机关制约作用
        一、保障司法独立和权威
        二、加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
        三、以审判为中心贯彻证据裁判原则
    第二节 夯实多元化外部监督制度
        一、提高人大监督效力
        二、规范信息公开制度
        三、健全特约监察员制度
    第三节 优化监察机关内部监督机制
        一、深化双重领导体制
        二、改进内部监督机构运行机制
        三、强调监察调查内部工作机制的制衡
    第四节 赋予被调查人充分防御权利
        一、完善申诉制度
        二、期待司法救济的可能性
        三、构建律师介入制度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本文编号:33886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33886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581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