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式执法之何去何从
发布时间:2021-09-17 20:58
运动式执法作为中国特色的行政执法方式有其存在的历史渊源和现实基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会规模不断扩大,而相应配置性资源的缺乏与之形成不可磨灭的鸿沟,这种执法方式的弊端也显现出来。虽然运动式执法不是最佳手段,但又是中国国情下打击违法活动不可或缺的手段,所以本篇论文以运动式执法方式为角度,在阐述运动式执法概念和特征的基础上对运动式执法存在的合理性和实务中存在的弊端分别进行讨论,同时也对域外国家和地区相关执法方式进行了介绍,旨在保持运动式执法"速效性"的前提下,避免不公正性的发生。最后又提出对运动式执法方式的修正建议,意图将修正后的运动式执法成为制度性执法的补充,有机融入我国行政执法体系。
【文章来源】:老字号品牌营销. 2020,(11)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一、案例引入
二、运动式执法的概念与特征
(一)运动式执法的概念
(二)运动式执法的特征
1.运动式执法具有临时性
2.运动式执法具有短期性
3.运动式执法具有强制性
4.运动式执法具有不彻底性
三、运动式执法在我国存在的合理性
(一)外部原因
(二)内部原因
三、运动式执法的弊端
(一)运动式执法有悖于法治精神,损害了法律至上性
(二)运动式执法不利于行政部门公信力的提升
(三)运动式执法治标不治本,易导致违法行为周期性增加
(四)运动式执法成本投入与效益产出的比例严重失衡
(五)运动式执法忽视了程序正义,导致相对人合法权利得不到保障
四、域外国家或地区经验介绍
(一)日本打击暴力集团违法犯罪政策
(二)中国香港打击有组织违法活动的政策
(三)对中国的启发
五、对运动式执法的修正
(一)有关部门做好运动式执法向常态化管理的良好过渡
(二)普及法律知识,提高执法透明度
(三)明确各个部门的权限职能和管辖范围,加强政府间合作
(四)建立多元监管的治理机制
六、结束语
本文编号:3399487
【文章来源】:老字号品牌营销. 2020,(11)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一、案例引入
二、运动式执法的概念与特征
(一)运动式执法的概念
(二)运动式执法的特征
1.运动式执法具有临时性
2.运动式执法具有短期性
3.运动式执法具有强制性
4.运动式执法具有不彻底性
三、运动式执法在我国存在的合理性
(一)外部原因
(二)内部原因
三、运动式执法的弊端
(一)运动式执法有悖于法治精神,损害了法律至上性
(二)运动式执法不利于行政部门公信力的提升
(三)运动式执法治标不治本,易导致违法行为周期性增加
(四)运动式执法成本投入与效益产出的比例严重失衡
(五)运动式执法忽视了程序正义,导致相对人合法权利得不到保障
四、域外国家或地区经验介绍
(一)日本打击暴力集团违法犯罪政策
(二)中国香港打击有组织违法活动的政策
(三)对中国的启发
五、对运动式执法的修正
(一)有关部门做好运动式执法向常态化管理的良好过渡
(二)普及法律知识,提高执法透明度
(三)明确各个部门的权限职能和管辖范围,加强政府间合作
(四)建立多元监管的治理机制
六、结束语
本文编号:33994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33994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