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行政法论文 >

房屋征收与补偿领域行政问责制度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18 20:14
  本文通过对房屋征收与补偿引发的恶性事件的实证考察和分析研究,借用经济学上的利益相关者分析方法,反思当下违法违规征收与补偿行为背后的利益性因素,并结合政府房屋征收与补偿行为及该领域行政问责的特殊性,归纳总结了我国当下该领域行政问责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制度化建构路径。论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对房屋征收与补偿行政问责相关理论问题的阐述。本文以房屋征收与补偿领域的行政问责为研究对象,在阅读相关学者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分析了行政问责的构成要素,对行政问责的内涵与基本概念做了界定。此外,关于行政问责的研究早已有之,本文选择以房屋征收领域为研究视角,主要是考虑到该领域行政问责的特殊性。第二部分:主要是对我国当下房屋征收与补偿领域行政问责实践的现状的考察,结合实践,分析了《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可能面临的实施困境,并从文本和实践的角度对当下我国房屋征收与补偿领域行政问责的现状作了阐述。第三部分:在第二部分的基础上,指出了我国当下房屋征收与补偿领域行政问责实践存在的问题,如相关法律规范的缺失,及问责的机制及程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实际上,因房屋征收与补偿而引发的行政问... 

【文章来源】:西南政法大学重庆市

【文章页数】: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房屋征收与补偿领域行政问责制的理论考究
    (一)行政问责制的基础理论
    (二)房屋征收与补偿领域行政问责的特殊性
二、我国房屋征收与补偿领域行政问责之现状审视
    (一)《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面临的实施困境
    (二)房屋征收与补偿领域行政问责的规范分析
    (三)房屋征收与补偿领域行政问责的实证分析
三、我国当前房屋征收与补偿领域行政问责制存在的问题
    (一)缺少专门的行政问责法律法规
    (二)作为一种压力应急型问责,未形成常态机制
    (三)责任界定不明,导致问责的主体、对象和标准模糊
    (四)缺乏可操作的问责程序
    (五)缺乏对问责对象的后续追踪管理
四、房屋征收与补偿领域行政问责制度化建构路径思考
    (一)制定统一的行政问责法律法规
    (二)建立科学有效的行政问责法律机制
    (三)完善房屋征收行政问责的相关配套制度建设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土地财政三问与制度变迁[J]. 吴越.  政法论坛. 2011(04)
[2]地方政府“土地财政”是如何产生的[J]. 蒋震,邢军.  宏观经济研究. 2011(01)
[3]行政问责程序及其构建[J]. 郭渐强,羊鸣.  理论探讨. 2010(04)
[4]我国行政问责制度的文本解析[J]. 陈力予.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5)
[5]我国行政问责制度及其对问责程序机制影响的研究[J]. 陈力予,陈国权.  行政论坛. 2009(01)
[6]责任政府:行政问责从学术、立法到机制的逻辑[J]. 刘祖云,王彬彬.  学术界. 2008(05)
[7]中国地方官员的晋升锦标赛模式研究[J]. 周黎安.  经济研究. 2007(07)
[8]行政问责模式与中国的可行性选择[J]. 宋涛.  中国行政管理. 2007(02)
[9]行政责任制的结构性缺陷及其调整[J]. 宋功德.  中国行政管理. 2007(02)
[10]行政问责制度模型——基于运行程序的规范分析[J]. 赵蕾.  公共管理学报. 2006(04)

硕士论文
[1]行政问责制之责任定性研究[D]. 刘永荣.西南政法大学 2011
[2]中国食品安全监管行政问责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 胡舒.中国政法大学 2010
[3]我国行政问责制度及对问责程序机制的影响研究[D]. 陈力予.浙江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4434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34434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f07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