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行政法论文 >

我国国家公园与自然保护地法律制度衔接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08 18:05
  我国既有的各类自然保护地存在空间交叉重叠、权责模糊、多头管理等突出问题,成为制约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难题。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正是国家破解这一难题的制度举措。文中在介绍国家公园与自然保护地概念、分析我国自然保护地现有法律制度存在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国家公园与自然保护地法律制度衔接的设想。在国家公园体制建设的过程中,理顺国家公园与既有自然保护地之间的关系,加强国家公园与自然保护地法律制度的衔接显得尤为重要。具体思路为:在宏观政策法律层面,从国家统一立法、提升立法协调性、扩大公众参与等方面提出国家公园体制法律建构的整体设想;在微观制度保障层面,吸纳保护原则、差异原则及衔接原则,建立国家统一自然保护地管理制度。建议以《国家公园法》的制定为契机,统筹考量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统领自然空间保护的基本法——《自然保护地法》。 

【文章来源】:世界林业研究. 2020,33(05)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1 国家公园与自然保护地概述
    1.1 国家公园概念界定
    1.2 自然保护地概念界定
    1.3 国家公园与自然保护地的关系
2 我国自然保护地既有法律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3 国家公园与自然保护地法律制度的衔接
    3.1 宏观层面:国家公园体制的法律构建整体设想
    3.2 微观层面:国家公园与自然保护地法律衔接关系构建
        3.2.1 二者共同适用的法律原则
            1)保护原则。
            2)差异原则。
            3)衔接原则。
        3.2.2 建立国家自然保护地统一管理制度
    3.3 以《国家公园法》为契机制定我国统一的《自然保护地法》
4 结语与展望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英国国家公园公众参与机制建设经验及启示[J]. 秦子薇,熊文琪,张玉钧.  世界林业研究. 2020(02)
[2]我国国家公园立法存在的问题与管理思路[J]. 闫颜,唐芳林.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3)
[3]公众参与下环保PPP项目运营监管演化博弈分析[J]. 陆如霞,王卓甫,丁继勇.  科技管理研究. 2019(06)
[4]关于自然保护地立法的新思考[J]. 吕忠梅.  环境保护. 2019(Z1)
[5]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立法思考[J]. 吕忠梅.  生物多样性. 2019(02)
[6]美国国家公园管理的成功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借鉴作用[J]. 李丽娟,毕莹竹.  世界林业研究. 2019(01)
[7]美国国家公园特许经营制度分析与启示[J]. 刘翔宇,谢屹,杨桂红.  世界林业研究. 2018(05)
[8]论我国国家公园立法的几个维度[J]. 秦天宝.  环境保护. 2018(01)
[9]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J]. 唐小平,栾晓峰.  林业资源管理. 2017(06)
[10]国际经验对我国国家公园立法的启示[J]. 李博炎,李俊生,蔚东英,朱彦鹏.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17(05)



本文编号:34839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34839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5f3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