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承包经营权主体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19 15:56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我国确立了家庭承包的土地经营模式,明确了农户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主体地位。但由于实践探索不足,理论基础不充分,土地承包经营权主体制度在实践过程中暴露了一些问题。比如,农户内部部分成员变动会对整体的土地承包权益产生何种影响;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法律地位如何确定。这些都是现行法律需要进一步明确的问题。故本文正是在此背景下,在现有理论研究基础之上,探讨适合新型农业时代背景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主体制度。本文正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研究了土地承包经营权主体的法律规定以及理论争议。首先,文章以现行法律规定为研究基点,分析了立法对土地承包经营权原始主体和继受主体规定存在的问题。其次,文章在明确农户内涵的前提之下,分析了农户和自然人分别作为土地承包经营权主体的法律意义和法律地位,并进一步提出了将农户归于非法人组织的分类具有相当的合理性,且农户内部成员之间准共同共有的法律关系不仅能够保障农户的整体利益,而且能适当平衡成员个体的利益。第二部分主要研究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主体困境。首先,文章结合部分司法案例,围绕着主体为农户还是个人分析了土地承包经营权主体的现实困境。其次...
【文章来源】:天津商业大学天津市
【文章页数】:3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选题背景
1.2 选题的研究现状及意义
第二章 土地承包经营权主体的法律规定与理论争议
2.1 土地承包经营权主体的法律规定
2.2 土地承包经营权主体的理论争议
2.2.1 农户说
2.2.2 自然人说
第三章 土地承包经营权主体的实践困境
3.1 土地承包经营权主体的司法认定困境
3.1.1 土地承包经营权权利归属问题
3.1.2 农户内部成员之间有关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实践冲突问题
3.2 土地承包经营权主体的社会运行困境
3.2.1 农户的流转自由受到限制
3.2.2 继受主体范围过窄
第四章 土地承包经营权主体制度的完善路径
4.1 “三权分置”下农村土地权利结构的完善及优化
4.2 “三权分置”下相关土地权利的性质界定
4.2.1 土地承包权的性质界定
4.2.2 土地经营权的性质界定
4.3 土地承包经营权主体制度的完善
4.3.1 土地承包经营权权利主体的确定
4.3.2 部分成员变动后的土地经营权权利归属
4.3.3 部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法律定位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三权分置”中的土地经营权[J]. 丁文. 清华法学. 2018(01)
[2]论农业经营主体制度的构建——以《民法总则》为视角[J]. 肖鹏.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5)
[3]农地三权分置视野下土地承包权的重构[J]. 高圣平. 法学家. 2017(05)
[4]“两户”的存废及立法建议——以民法总则的制定为视角[J]. 覃柳翠.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7(02)
[5]“三权分置”下土地经营权的物权塑造[J]. 朱继胜. 北方法学. 2017(02)
[6]我国农民集体成员权的立法抉择[J]. 陈小君. 清华法学. 2017(02)
[7]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主体[J]. 彭诚信,畅冰蕾. 山东社会科学. 2016(11)
[8]民法总则“自然人”立法研究[J]. 杨震. 法学家. 2016(05)
[9]农村土地“三权分置”的法理阐释与制度意蕴[J]. 高飞. 法学研究. 2016(03)
[10]家庭农场的民事主体地位研究[J]. 肖鹏.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2)
硕士论文
[1]论土地承包经营权主体[D]. 吴振坤.西南政法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505373
【文章来源】:天津商业大学天津市
【文章页数】:3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选题背景
1.2 选题的研究现状及意义
第二章 土地承包经营权主体的法律规定与理论争议
2.1 土地承包经营权主体的法律规定
2.2 土地承包经营权主体的理论争议
2.2.1 农户说
2.2.2 自然人说
第三章 土地承包经营权主体的实践困境
3.1 土地承包经营权主体的司法认定困境
3.1.1 土地承包经营权权利归属问题
3.1.2 农户内部成员之间有关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实践冲突问题
3.2 土地承包经营权主体的社会运行困境
3.2.1 农户的流转自由受到限制
3.2.2 继受主体范围过窄
第四章 土地承包经营权主体制度的完善路径
4.1 “三权分置”下农村土地权利结构的完善及优化
4.2 “三权分置”下相关土地权利的性质界定
4.2.1 土地承包权的性质界定
4.2.2 土地经营权的性质界定
4.3 土地承包经营权主体制度的完善
4.3.1 土地承包经营权权利主体的确定
4.3.2 部分成员变动后的土地经营权权利归属
4.3.3 部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法律定位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三权分置”中的土地经营权[J]. 丁文. 清华法学. 2018(01)
[2]论农业经营主体制度的构建——以《民法总则》为视角[J]. 肖鹏.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5)
[3]农地三权分置视野下土地承包权的重构[J]. 高圣平. 法学家. 2017(05)
[4]“两户”的存废及立法建议——以民法总则的制定为视角[J]. 覃柳翠.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7(02)
[5]“三权分置”下土地经营权的物权塑造[J]. 朱继胜. 北方法学. 2017(02)
[6]我国农民集体成员权的立法抉择[J]. 陈小君. 清华法学. 2017(02)
[7]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主体[J]. 彭诚信,畅冰蕾. 山东社会科学. 2016(11)
[8]民法总则“自然人”立法研究[J]. 杨震. 法学家. 2016(05)
[9]农村土地“三权分置”的法理阐释与制度意蕴[J]. 高飞. 法学研究. 2016(03)
[10]家庭农场的民事主体地位研究[J]. 肖鹏.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2)
硕士论文
[1]论土地承包经营权主体[D]. 吴振坤.西南政法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5053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35053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