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行政法论文 >

我国公共行政领域个人信息保护立法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29 11:25
  信息时代的到来使个人信息保护的问题日益突出,人们在享受着科技带来的便捷的同时也承受着个人信息遭受到不当收集和处理的风险。这种威胁可能来自于各种主体,尤其是行政机关。我国虽然对个人信息的保护进行了立法规定,但仍然缺乏一部统一的、专门规范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文件,对于公共行政领域个人信息保护,更是缺少相应的规范。研究公共行政领域个人信息保护法律制度,对推动相关立法的进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对公共行政领域个人信息保护的相关概念界定以及重要法理问题分析的基础上,分析我国现阶段公共行政领域个人信息保护法律制度的现状,并提出立法的若干建议。第一章阐述了公共行政领域个人信息保护的相关概念、权利基础和立法原则。首先界定了公共行政及个人信息的内涵。并分别论述了隐私权理论及信息自决权理论,通过对两种理论的比较揭示出个人信息保护是基于公民宪法上的基本权利——个人信息自决权。最后分析了以个人信息保护为出发点,行政机关应当在收集和处理公民个人信息时应遵循的原则。第二章分析了我国公共行政领域个人信息保护立法的必要性。首先从实证的角度论证了我国行政领域个人信息保护立法的现实必要性,其次阐述了公共行政领域个人信息保护立... 

【文章来源】:复旦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公共行政领域个人信息保护的相关概念、权利基础和立法原则
    第一节 公共行政领域个人信息保护的相关概念
        一、“公共行政”的界定
        二、“个人信息”的内涵界定
        三、个人信息与相似概念的比较
    第二节 公共行政领域个人信息保护的权利基础
        一、隐私权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二、信息自决权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三、隐私权理论信息自决权理论的比较
    第三节 公共行政领域个人信息保护的立法原则
        一、目的拘束原则
        二、比例原则
        三、行政公开原则
        四、禁止收集原则
第二章 我国公共行政领域个人信息保护立法的必要性
    第一节 我国公共行政领域个人信息保护的现实考虑
        一、信息技术引发的变革
        二、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
    第二节 我国公共行政领域个人信息保护立法的价值
        一、有利于实现人权保障
        二、有利于实现依法行政
        三、有利于进一步推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第三章 我国公共行政领域个人信息保护立法现状
    第一节 我国公共行政领域个人信息保护法律制度梳理
    第二节 我国公共行政领域个人信息保护立法的规范分析
        一、公民个人信息的权利和义务
        二、行政机关收集个人信息的程序
        三、行政机关对个人信息的使用程序
        四、公共行政领域个人信息保护的救济和监督机制
第四章 关于加强我国公共行政领域个人信息保护立法的若干建议
    第一节 选择统一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律规范模式
        一、域外人信息保护立法模式的经验
        二、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立法模式的选择
    第二节 明确个人信息保护法之立法目的
        一、明确个人信息保护的宪法意义
        二、促进个人信息的利用和流通
    第三节 完善个人信息保护的程序性制度
        一、个人信息自决权的具体程序权利
        二、明确对行政机关收集和处理个人信息行为的规制
    第四节 完善个人信息保护的监督和救济机制
        一、设立专门的个人信息保护监督机关
        二、公共行政领域个人信息保护的司法救济
    第五节 个人信息保护与政府信息公开的衔接问题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



本文编号:35264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35264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479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