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行政法论文 >

区块链技术下《公共图书馆法》的实施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01 21:23
  区块链的去中心化、智能合约、不可篡改等技术特征,有助于促进实施《公共图书馆法》规定的通借通还、流动和自助服务、捐赠和志愿者服务。利用文献调研和专家访谈的方法,以天津市某区图书馆为调研对象,研究区块链技术对于《公共图书馆法》实施的促进作用,以及公共图书馆区块链筹建与运行的主要障碍。有必要促进区块链技术下公民参与意识的培育、区块链技术标准化的公共图书馆参与、区块链技术下公共图书馆版权制度的完善、区块链技术下的公共图书馆人才培养,推动《公共图书馆法》的实施。有必要积极探索高校科研机构、公益性技术专家与公共图书馆深度合作,积极探索文理兼修的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复合学科背景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区块链技术等在推动《公共图书馆法》实施过程中发挥作用。 

【文章来源】:图书馆学研究. 2020,(09)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0 引言
1 区块链技术及其特点
    1.1 区块链技术的概念与分类
    1.2 区块链技术的特点
        1.2.1 去中心化
        1.2.2 智能合约
        1.2.3 不可篡改性
        1.2.4 分布式存储
2 区块链技术对于《公共图书馆法》实施的促进
    2.1 区块链技术对于新型服务的促进
        2.1.1 区块链技术对于通借通还、图书漂流服务的促进
        2.1.2 区块链技术对于流动、自助服务的促进
    2.2 区块链技术对于捐赠和志愿者服务的促进
        2.2.1 区块链技术对于图书捐赠的促进
        2.2.2 区块链技术对于志愿者服务的促进
    2.3 区块链技术对于用户生成内容(UGC)的促进
    2.4 区块链技术对于自建资源孤儿作品问题的解决
    2.5 机器学习技术对于涉公共图书馆法律纠纷的预防
3 区块链技术下公共图书馆法实施的建议
    3.1 促进区块链技术下公民参与意识的培育
    3.2 促进区块链技术标准化的公共图书馆参与
    3.3 促进区块链技术下公共图书馆版权制度的完善
    3.4 促进区块链技术下的公共图书馆人才培养
4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区县级公共图书馆通借通还系统探究——以天津市西青区图书馆为例[J]. 李佳芳.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17(S1)
[2]“互联网+”视域下公共图书馆志愿者服务探究[J]. 郭英.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17(09)
[3]当代公共图书馆流动空间再造与用户服务升级[J]. 李鹤松,熊伟.  图书馆论坛. 2017(12)
[4]公共图书馆赠书工作的规范控制[J]. 苏健.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08(04)



本文编号:35270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35270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f2f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