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国家网络安全观下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13 16:04
新时代国家网络安全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当前及未来网络空间法治化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本文主要对新时代国家网络安全观下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进行研究,从国家网络安全观对信息网络传播权可能产生的限制进行分析,为网络空间中的公权与私益的平衡寻求解决路径。首先,从新时代国家网络安全观对信息网络传播权的影响入手,对新时代国家网络安全观进行全面解读,对公法与私法所保护的法律价值进行理论分析,并从立法、司法、行政执法角度分析国家网络安全观对信息网络传播权的影响。探究国家网络安全观的内在含义,准确把握其对信息网络传播权的影响。国家网络安全观从宏观上对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保护提出了更明确的要求,即立法机关要不断完善网络空间法律体系,行政机关要依法治理网络空间信息传播,司法机关要依法审判网络空间的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其次,从国家网络安全与信息网络传播权所涉及的权益平衡进行探究。国家网络安全是公法要保护的法益,是公权所追求的价值目标,信息网络传播权是私法所保护的权利,代表私人利益,在平衡中寻求私权保护的最优路径,寻求二者之间权力与权益的平衡是文章的重心所在。一是从立法角度进行...
【文章来源】:长春理工大学吉林省
【文章页数】:4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
第2章 新时代国家网络安全观对信息网络传播权的影响
2.1 国家网络安全观释义
2.1.1 国家网络安全观产生的“新时代”背景
2.1.2 国家网络安全观内涵
2.1.3 国家网络安全观的内容
2.2 网络安全法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的价值
2.2.1 秩序价值与自由价值的冲突与协调
2.2.2 安全与发展价值的统一
2.3 影响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体现
2.3.1 立法层面的影响
2.3.2 司法层面的影响
2.3.3 执法层面的影响
第3章 新时代国家网络安全与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益平衡
3.1 网络安全法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的冲突性与一致性
3.1.1 法律义务的衔接
3.1.2 法律责任的承担与法律适用的衔接
3.2 公权与私益的冲突与协调
3.2.1 私权扩张与公权介入的冲突与解决
3.2.2 网络安全公益与私权自由行使的冲突与协调
3.2.3 网络服务提供者义务的合理与失衡
第4章 新时代国家网络安全观对信息网络传播权的限制
4.1 权利限制的正当性
4.2 限制路径的可行性及实现
4.2.1 谨慎新增合理使用类型
4.2.2 充分利用许可使用制度
4.2.3 构建法定许可新类型
4.2.4 禁止权利滥用
4.3 公权力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侵权豁免
4.3.1 明确侵权豁免的主体资格
4.3.2 确保侵权豁免目的正当性
4.3.3 明确侵权豁免的合理范围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裁判文书援引学说的基本原理与规则建构[J]. 金枫梁. 法学研究. 2020(01)
[2]论著作权法中的“行政介入”条款[J]. 熊琦,朱若含.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1)
[3]中国著作权法立法论与解释论[J]. 熊琦. 知识产权. 2019(04)
[4]著作权公益诉求机制研究[J]. 孙登科. 北外法学. 2019(01)
[5]网络版权治理的困境及破解路径[J]. 彭桂兵,陈煜帆. 网络传播. 2019(02)
[6]我国信息网络传播权法律保护的完善建议[J]. 李佳欣.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8(12)
[7]习近平网络安全重要论述研究述评[J]. 方正. 贵州省党校学报. 2018(06)
[8]著作权法公共利益的结构[J]. 付继存. 武陵学刊. 2018(06)
[9]“信息网络传播行为”视为“复制发行”的正当性分析[J]. 栾莉.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5)
[10]网络空间法治化建设探讨——兼析我国《网络安全法》[J]. 孟璐.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5)
本文编号:3586741
【文章来源】:长春理工大学吉林省
【文章页数】:4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
第2章 新时代国家网络安全观对信息网络传播权的影响
2.1 国家网络安全观释义
2.1.1 国家网络安全观产生的“新时代”背景
2.1.2 国家网络安全观内涵
2.1.3 国家网络安全观的内容
2.2 网络安全法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的价值
2.2.1 秩序价值与自由价值的冲突与协调
2.2.2 安全与发展价值的统一
2.3 影响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体现
2.3.1 立法层面的影响
2.3.2 司法层面的影响
2.3.3 执法层面的影响
第3章 新时代国家网络安全与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益平衡
3.1 网络安全法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的冲突性与一致性
3.1.1 法律义务的衔接
3.1.2 法律责任的承担与法律适用的衔接
3.2 公权与私益的冲突与协调
3.2.1 私权扩张与公权介入的冲突与解决
3.2.2 网络安全公益与私权自由行使的冲突与协调
3.2.3 网络服务提供者义务的合理与失衡
第4章 新时代国家网络安全观对信息网络传播权的限制
4.1 权利限制的正当性
4.2 限制路径的可行性及实现
4.2.1 谨慎新增合理使用类型
4.2.2 充分利用许可使用制度
4.2.3 构建法定许可新类型
4.2.4 禁止权利滥用
4.3 公权力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侵权豁免
4.3.1 明确侵权豁免的主体资格
4.3.2 确保侵权豁免目的正当性
4.3.3 明确侵权豁免的合理范围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裁判文书援引学说的基本原理与规则建构[J]. 金枫梁. 法学研究. 2020(01)
[2]论著作权法中的“行政介入”条款[J]. 熊琦,朱若含.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1)
[3]中国著作权法立法论与解释论[J]. 熊琦. 知识产权. 2019(04)
[4]著作权公益诉求机制研究[J]. 孙登科. 北外法学. 2019(01)
[5]网络版权治理的困境及破解路径[J]. 彭桂兵,陈煜帆. 网络传播. 2019(02)
[6]我国信息网络传播权法律保护的完善建议[J]. 李佳欣.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8(12)
[7]习近平网络安全重要论述研究述评[J]. 方正. 贵州省党校学报. 2018(06)
[8]著作权法公共利益的结构[J]. 付继存. 武陵学刊. 2018(06)
[9]“信息网络传播行为”视为“复制发行”的正当性分析[J]. 栾莉.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5)
[10]网络空间法治化建设探讨——兼析我国《网络安全法》[J]. 孟璐.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5)
本文编号:35867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35867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