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行政法论文 >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权利公法保护研究

发布时间:2022-08-13 11:24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智慧结晶,也凝聚了各民族独特的精神。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人类创造力的发挥、民族文化传承、文化多样性的保护、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科学技术飞速更新,世界一体化加快,各民族文化趋同性效应渐趋增强,但是少数民族却逐渐在政治上被边缘化、经济上被边缘化、文化被边缘化。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权利的保护逐渐成为世界范围内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目前,我国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权利法律保护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人们普遍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给人类带来可能的生活变革认识不够。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研究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权利保护的重要性。本文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导论,介绍了学者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权利的应定性为公权性、还是私权性两种不同观点的争论并阐述了本文写作立场与视角;第一章,通过对少数民族概念的界定、法律视野下少数民族文化权利及遗产权利概念的界定,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权利的概念的界定及少数民族非文化遗产权利的主体、客体、内容,用以确定本文讨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权利的基础性概念;第二章,首先,讨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法的正... 

【文章页数】: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语
第一章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权利概述
    第一节 少数民族文化遗产权利概念界定
        一、 一般视野下少数民族概念界定
        二、 法律视野的少数民族文化权利及遗产权利概念界定
    第二节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权利概念界定
        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界定
        二、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权利概念界定
    第三节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权利主体、客体、内容及法律属性
        一、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权利主体、客体及内容
        二、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权利法律属性
第二章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权利公法保护正当性及必要性分析
    第一节 公法保护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权利的正当性分析
        一、 从社会多样性角度来看,公法保护具有正当性
        二、 从政治认同角度来看,公法保护具有正当性
        三、 从法律平等角度来看,公法保护具有正当性
    第二节 公法保护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权利的必要性分析
        一、 少数民族弱势性决定了公法保护的必要性
        二、 私法保护局限性决定了公法保护的必要性
        三、 社会和谐与文化安全决定了公法保护的必要性
        四、 国际法上人权保障趋势决定了公法保护的必要性
第三章 我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权利公法保护的现状与不足
    第一节 我国现行公法保护少数民族文化遗产权利的现状
        一、 我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权利立法保护现状
        二、 我国政府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权利保护现状
        三、 我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权利保护司法现状
    第二节 我国少数民族文化遗产权利公法保护的不足
        一、 我国公法立法上保护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权利存在的问题
        二、 我国政府保护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权利存在的问题
        三、 我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保护的司法实践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 我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权利公法保护可能的进路
    第一节 建构统一的公法保护法律体系
        一、 制定《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并采用单独立法模式
        二、 确立“以人为本”、“原生态”为原则,作为立法价值取向
        三、 进一步提高立法技术水平,并梳理相关法律、法规
    第二节 提高政府在公法保护下的行政服务效能
        一、 国务院应加大资金投入,并制定《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二、 国务院应建立与《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配套实施机制
    第三节 促进司法实践中公法保障权利的实现
        一、 设立各民族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委员会,并赋予其诉权
        二、 将宪法救济机制下的可诉性纳入公法保护内容
        三、 其它行政、刑事法律责任的承担及民事公益诉讼机制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一、 杂志类
    二、 著作及译著类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文化遗产权[J]. 王云霞.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11(02)
[2]文化多样性和人权能完美结合吗[J]. 伊冯娜·唐德斯,黄觉.  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 2011(01)
[3]多元文化主义的兴衰?关于多样性社会中接纳和包容的新争论[J]. 威尔·金里卡,焦兵.  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 2011(01)
[4]权利冲突:一个基于“资源—需求”模型的解释[J]. 何志鹏.  环球法律评论. 2011(01)
[5]非物质文化遗产权——一种超越知识产权的新型民事权利[J]. 韩小兵.  法学杂志. 2011(01)
[6]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法令的几个问题[J]. 严永和.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6)
[7]中国少数民族文化权利的法理依据新论[J]. 司马俊莲.  法学评论. 2010(06)
[8]“法的正当性”语义考辨[J]. 胡波.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2009(04)
[9]文化多样性的主权、人权与私权分析[J]. 吴汉东.  法学研究. 2007(06)
[10]“和而不同”:儒道释和谐思想分疏及其当代启示[J]. 邵汉明,漆思.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5)

博士论文
[1]中国少数民族文化权利法律保障研究[D]. 田艳.中央民族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6769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36769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314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